孔乙己家的那些事
孔乙己祖上世代农民,辛苦劳做,家境是渐至小康。孔乙己于弱冠之年,长的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其父说:我儿一脸神福像,应该送去读书,将来好博个前程功名。就这样孔乙己被送入镇上最好的私塾。孔乙己也的确争气,少年时便能倒背四书,至冠带之年便能作得极佳之八股文章,有一篇文章写的大气磅礴,惊天动地,此文章我难以全文记下,倒有两句可让朋友们窥得一斑,知孔乙己决非泛泛之辈,实仍是旷古少有之奇才,——开万世之太平,谋万世之福利——。此文深得其师称道,逢人便言:此子可教,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某日,其母生病,孔乙几书馆读书回家买糕点孝敬其母,其母在吃食当中从嘴里掉下一块,孔乙几慌忙捡起,放入自个口中慢嚼咽下,其母问之:你不嫌脏吗?孔乙几回答说:儿小时不知食过多少母亲大人口中之食,不知有多好吃,岂有说脏之理。其母大慰:我儿孝子,凭这也不枉我养你一场。此事足见年轻的孔乙几深得孝经之大道。
话说孔乙己大婚,其父因贪吃几杯竟然一命呜呼,孔乙几是先入洞房再入灵堂,之后孔乙几开始当家理事。也不知是天道不公,还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孔乙己连年科考,竟不得中,至使家道中落。屋漏偏逢连阴雨,也不知从那冒出此大鼻子小鼻子的强贼,对孔乙几家进行轮翻打劫,孔乙己不再争气,家况愈下,竟至无米下炊之地。
读书人好面子,孔乙己这国之栋梁之才更甚。某日,孔乙己弹正瓜皮小帽,穿好长袍马褂,拍净云靴上的尘土,刚一出门,远远便见儿子蹲在街角处啃食西瓜之皮,孔乙己大喝:混蛋王八羔子,家里放着他妈的大西瓜你不吃,跑出来啃这西瓜之皮,你真是要气死我也。孔乙己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儿子跟前,伸手拧住儿子的耳朵,低下头轻声说:把那块红的送到家里给你奶奶吃。唉,熟读孔孟之书的大孝子在他老子死了之后,所能孝敬其母的也只能是一块从儿子口中夺来的西瓜之皮。
每日里孔乙己是吃糠咽菜,且没有早饭,脸色已显见营养不良之色,但孔乙几始终坚持不懈的维护着读书人的面子。孔乙几着一油布挂于门后,每天清早起来,迷迷糊糊来至门后,伸手取下油布往嘴上一抹,而后开门出门。孔乙几昂首立于大街之上,有过路乡人问之:孔乙几,早饭吃的啥?孔乙己眼望黄天答之:烧饼油条。某日,其妻不甚,把小儿子之尿布覆于油而之上,清早孔乙己醒来,晕晕糊糊来至门后,伸手摘下‘油布’往嘴上一抹,开门,出门。凉风一吹精神了一点,孔乙己正了正瓜皮小帽,弄顺长袍,拍掉云靴上的泥土。孔乙己昂首立于大街之上,有过路乡人问之:孔乙几,早饭吃的啥?孔乙己翻着白眼说:烧饼油条。乡人又问:嘴上黄的是什么?孔乙己用手一擦,瞟了一眼便往嘴里一抹:鸡蛋汤。瞧,熟读四书五经的栋梁之才孔乙己吃屎吃的是那么的自然贴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纸是包不住火的,孔乙己最终还是饿的老婆改嫁,儿子们鸟兽离家,他自个也成了后来的那个样子。
孔乙己,和阿Q一样,是儒释道之理教文化熏出来的草包、混蛋和蠢货。。孔,姓氏之孔,门户之号。乙,十天干中排行老二,这自然代表着一个‘二’字。至于那个‘己’字,我就不好明说了还请朋友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吧。
今天,孔乙己那改嫁的老婆生下的小孔乙几们说话了,说万世太平,说复古西化,他们诽谤毛泽东,漫骂谬说鲁迅,因为这两个人让他们家好没面子,鲁迅先生揭他们的老底,毛泽东主席要他们不要放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