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选择怎样的道路
当前,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如30年前一样,再次站在了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未来中国选择怎样的道路,成为必须回答的历史问题。模糊路线,或者中间路线,已经不能再指引中国走向前进了。
中国当前面临的道路选择,从立场来看大致有两条:一条是右派的道路,一条是左派的道路。所谓右派的道路是这样一条道路:其立场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的,建立一个由少数精英统治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抑或是民主资本主义)的国家。所谓的左派的道路是这样一条道路:其立场是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立场上的,建立一个劳动人民广泛民主,劳动人民拥有切实权利和利益保障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从马克思毛泽东思想出发,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角度出发,从当前中国的社会制度出发,从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走左派的道路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合法的,也本该如此的。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领域,已经呈现出官僚买办资本操纵经济政治的大气候,而精英集团把持中国的政治走向,把持中国的主流舆论,正在急迫地推动中国走向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道路。因为只有右派的道路,才能保障他们非法利益的永久合法性,才能保障他们不被受他们残酷剥削的劳动人民清算。
对此,近期左右两派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辩论和交锋。对于右派中国的道路,应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在此,我不做过多的反驳和评论。本文,我想重点说一下左派中的一些不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观点,这些谬误的观点的存在,已经在事实上打击了左派阵营自身的影响力,降低了左派思想战胜右派思想的可能性,并为左派思想重新占据中国的思想高地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左派人士出于阶级观点和阶级立场问题,将过多的感情因素融入到对中国社会客观事实的观察和分析中,并得出了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目前,这一问题集中表现在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尽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很多左派人士对改革开放持全部否定的态度,认为改革开放一无是处,是错误的道路,将中国社会引向了腐败和黑暗。这种评价是不客观不全面的。30年前,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时中国人民的选择。在改革开放之初和中期,我国走了一条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事实和历史都证明,正是因为走了这条道路,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重大提高,中国广大人民包括工农劳动者都实现了现实利益的增长。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当初中国继续照搬马克思几百年前设定的社会主义治理模式,中国是否也会像前苏联、前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由于生产力发展先对落后(注意是相对的),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过慢,人民民主得不到真正保障,今天的中国是否还在东方屹立呢?或者,我们今天还像朝鲜那样,广大劳动人民继续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呢?其实,广大人民对自己的利益有最现实和客观的把握,主义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第二性的东西,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而正是这种朴素客观的利益,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历史诉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所谓主义。如果中国继续沿用文革那套社会治理之术,广大人民虽然当家作主但总在挨饿受冻,社会生产力发展总是赶不上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人民一定会残酷地抛弃这个社会制度,不管它叫什么主义。就像当初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一样,因为共产党人联合了占中国最大多数的农民,并用打土豪分田地的现实利益口号使他们团结在了党的周围,才使中国革命拥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如果我们错误地分析和评价了改革开放,那么我们就失去了客观现实的标准,失去了科学正义的话语权。同时,最关键的是,我们就失去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为我们不能客观现实地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正如我一直在说的一样,如果给全国人民发一份调查问卷,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回到30年前的文革年代,我想没有几个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包括广大工人农民。他们也许会对现在的社会状况抱怨,并更倾向于回到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
对于改革开放,应该给予这样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即改革开放的前期和中期由于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这样就坚持了基本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此框架内的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进,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摒弃了原有的很多社会弊端(比如工作懒散、大锅饭等),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很快发展,广大人民包括工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快提高。但在改革开放的后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经济,强调发展,而不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导致中国社会快速脱离社会主义基本道路,向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滑落,进而出现了侵害广大劳动阶级利益,社会两极分化,腐败严重,外交不振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这才是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评价,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评断。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获得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如果我们一概否定改革开放,并用文革的大旗号召广大劳动人民,那一定不会获得多少人的支持和拥护,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代表老百姓的利益诉求。或者更直白地说:对广大人民而言,如果当了社会的主人还要更加忍饥挨饿,那么他们宁可不要当这个主人,这就是他们的现实利益选择,这就是人民的主义,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并不神秘,十分残酷,但却是事实。
未来中国走怎样的道路,我认为应该是这样一条道路: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肃清思想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大力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将中国重新引向强盛之路。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评价社会,指引社会,保证中国社会工农联盟的阶级权力和阶级地位。当前,中国社会劳动人民的阶级权力和阶级地位事实上已经沦落不堪,已经从本该是统治阶级的座位上,被打压为被统治阶级,滑落到了社会生活的底层。对此,我们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重新塑造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质,重新打起工农联盟的大旗,让广大工人农民重新享受到他们应有的权力和利益,在阶级本质和社会本质上重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在经济领域,重新回到坚持公有制为主题的经济发展道路,(注意是主体而非全体),重塑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根基。
其次,肃清思想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当前,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正是因为今天中国只打了半面邓的旗帜,打起的半面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没有打起的半面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是由于失去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中国思想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势力快速攫取了中国的话语权,并开始操作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和历史进程,意图将中国引向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对此,我们要高举毛邓的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思想基本原则,肃清资产阶级自由化(所谓社会精英们)对中国思想领域的把持。
第三,大力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前苏联、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纷纷陨落,一方面是西方势力对其分化瓦解思想渗透的结果,但这只是外因,而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则是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治理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马克思在几百年前设计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本身即存在严重的系统不自洽性,从而导致坚决沿用其方法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若干年发展后,纷纷出现了权力过度集中,民主难以实现,工作效率下降,社会部门扯皮,经济运行僵化等倾向,进而逐步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减缓的现实状况。对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扬弃原则,我们要坚持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其设计的国家社会治理模式。今天,我们有必要在哲学思想领域掀起一场研究和讨论的热潮,重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下新型民主建设的原则和方法,进而掀起一场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潮。从而实现广大工农劳动者真正实现民主权力的国家治理模式,将中国引向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继续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历史证明,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就会日益陷入僵化和老化,我们的生产力发展就达不到应有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不能快速实现,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许中国人民已经抛弃了党领导的新中国。对此,我们应在前面三项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基础上,在坚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阶级立场上,在社会主义道路框架内,在人民民主真正获得权力实现的基石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道路,只能使中国走向黑暗,民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是走不通的,只有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强盛。(对于前两种道路,我将另文描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