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闲驳“中国需要去马克思主义化”

火烧 2009-10-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中国是否需要去马克思主义化,反驳相关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意义,指出其并非神学,而是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同时指出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无关,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意识形态。

闲驳“中国需要去马克思主义化”

近日浏览2009-10-19中国华东政法大学张雪忠的文章“中国需要去马克思主义化”,闲来无事做以下补充:

  1、马克思是西方人,作者认为中国人不应该跟着一个西方人的观点跑,那么认为康德的思想如何?他也是西方人啊!

  2、意识来源于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马克思的说法无非是将人的意识领域归结于人类对物质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一种总结,而绝非是物质可以直接产生意识,也绝非是将人的意识归为物质。作者将意识混淆为“物质”的意图就是给人错觉---物质和物质会产生意识这样的荒谬论断,直接就将人们的思想通过“移花接木式”的教育改造成为“反唯物主义论调”。

  3、作者更为有意思的是将社会化大生产直接定位于“资本主义大生产”,难道“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社会大生产吗?社会化大生产不是那种意识形态特有的,给它戴上意识形态的直接原因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决定了意识形态,靠简单的“企业股份制改革”是不可能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如果可以,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2万亿美元的美国资产,那么中国就可以将美国逐步演变为成为社会主义了,这样的笑话想象一下还是可以的!

  4、马克思主义带给世界的是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方式,就连世界上最最反“共”的人也在不知觉的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当中一些观点。他们也需要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外外界事物,虽然他们“反共”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是神学。在当今中国社会,只有很少的人才会死教条的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文,生搬硬套当做“圣旨”;不论是官员还是学生,大家最直接对待社会的的态度就是“看看再说吧”----这其实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需要综合了解评判的一种态度。如果你在工作中大谈马克思主义如何如何,那肯定你就会被当做“另类”看待。政府的最新口号就是“实践科学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具体演化。

  学者的眼睛往往还停留在学校的一亩三分地,走出去,到大众当中,你就会发现现代中国的前进脚步!

  河北石家庄 何明

《联合早报网
 
 
按,中国华东政法大学张雪忠的文章,也刊登在同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他的臭文这里不想转载了,陈词滥调,大家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他写些什么。问题是这样的人物怎么可以在华东政法大学为人师表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