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驳易延年的怪论(18)

火烧 2009-10-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围绕提升网站流量核心方法展开,重点解析SEO优化技巧与内容布局策略,涵盖关键词布局、网站结构优化等实用方案,帮助网站运营者通过科学方法提升用户留存与流量转化效率。

驳易延年的怪论(18)
——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演变史
 由于易延年把社会生产力作为划分社会的标准,我已经把易延年的社会生产力归结为资本的生产力。但是,由于人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分歧较大,所以我想从人类历史的演变中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演变史。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因此,劳动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类的劳动活动的结果就是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劳动就表现为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就表现为生产。
有了人就有了社会,社会就是许多个人的合作,就是相互交往的产物或结果。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在社会中,一方面,劳动者(或生产者)要与自然界发生自然关系,另一方面要与人发生社会关系。与自然界发生的自然关系表现为劳动生产力,或者说表现为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人发生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或者说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先看看在无阶级社会中的情况。无阶级社会既包括原始社会,又包括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从人类诞生到奴隶社会的诞生,存在了几十万年。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无知被动的关系,一切劳动、生产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受自然界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力非常低下,或者说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火的发现才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原始社会里,为了利用自然力为了抵御动物的侵害自然而然地要共同合作。因此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社会关系就是共同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自然的关系,根本用不着去研究。在自然界面前人人平等,共同活动,这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的来源。毫无疑义,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里人和人的关系是简单明了的合作关系。
共产主义是消灭了阶级的社会,所以叫共产主义也罢叫社会主义也罢,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重要的是阶级被消灭了。这种情况虽然至今没有在世界上出现过,但是由于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激化,消灭阶级是历史的必然。既然阶级消灭了,那么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全体社会成员必然要在资本主义传承下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基础上,把这种生产力应用到共产主义生产中去,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劳动生产力。借以达到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传承下来的的劳动生产力的使用是什么呢?就是人们的自由的劳动变换,也就是说,我今天去田里劳动,明天去厂里劳动,我上午去钓鱼,下午去上课,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是自由的人。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第一,资本主义造成的劳动生产力创造了这样的条件。第二,城市消灭了,工业分布到全国去和农业结合在一起。
资本主义造成的劳动生产力表现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 ,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我们已经看到,这个绝对的矛盾…..怎样通过工人阶级的不断牺牲、劳动力的无限制的浪费以及社会无政府状态的洗劫而放纵地表现出来。这是消极的方面。但是,如果说劳动的变换现在只是作为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并且带着自然规律在任何地方遇到障碍时都有的那种盲目破坏作用而为自己开辟道路,那么,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认劳动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的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调动的人,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马克思《资本论》。
工业分布到全国去的必然性表现为:“虽然向城市集中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但是每个工业资本家又总是力图离开资本主义生产所必然造成的大城市,而迁到农村地区去经营。….在哪些地方,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因此,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大城市的毁灭,肯定是会实现的。”恩格斯《反杜林论》。
由此可见,有了资本主义传承下来的大工业基础,有了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自由的劳动变换,像人一样生活的条件就实现了。在这里就只剩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了!
共产主义社会是共同协作的劳动关系或者生产关系,“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德意志意识形态》。
易延年最欣赏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们就看看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在奴隶社会里,随着铁器工具的使用,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劳动生产力获得了提高和发展。奴隶的劳动完成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生产着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是从原始社会中传承下来的,奴隶只有用这些生产力,来为奴隶社会的生产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生产力。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对自然力的认识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在自然界的规律制约之下,受自然规律支配,人们把不理解的自然力归结为神灵。在神的统治下进行生产。由于奴隶专事生产劳动,自然经验会积累起来,劳动能力即劳动生产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问题是,奴隶社会是从劳动的异化中诞生的,由于劳动的异化,私有财产产生了,不劳动的奴隶主产生了。为争夺私有财产的战争发生了,战争俘虏变成奴隶也产生了。不仅奴隶的劳动生产力归奴隶主所有,而且奴隶本身也归奴隶主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在生产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奴隶主不劳动,而奴隶专事劳动,而且是在奴隶主的皮鞭下劳动。这样就产生了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奴隶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毫无疑义,奴隶主作为社会财产的所有者,自然而然地要维护这种生产关系,这样就产生了奴隶主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家,自然而然地要制造舆论,也就是要制定各种法律规范,这就形成了奴隶社会的意识形态。
但是随着奴隶的辛勤劳动生产知识逐渐增多,对自然界的认识也相对提高,生产能力提高了发展了,也就是说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发展了。奴隶首先是人,自然就会想到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占有土地,为自己生产呢?正是这种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要求摆脱奴隶主的皮鞭。奴隶主再也不可能把奴隶当做牲畜看待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再也不适合奴隶的生产力的发展了。革命从此就发生了。奴隶社会自然而然地就要灭亡了。代替它的就是新的社会封建社会。
在奴隶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奴隶发展成为农民,农民占有一小块土地,使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生产资料(土地)为自己生产,但是这种生产很快地由于争夺土地的战争,产生了地主,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的地主联合体,与此同时,奴隶主的国家制度也传承下来,便形成了各种小国家,又是由于战争就出现了像中国战国时期的那种局面。战争的最终结局就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封建社会从此就建立起来了。在封建社会中,地主贵族以及他们的皇权统治,迫使农民变成了农奴。统治阶级需要农奴并不是为了养活农奴或者说为了帮助农奴发展自己的生产,而是为了让农奴为他们生产。所以,农奴的劳动生产力既是从自己的小块土地上提高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从地主贵族皇权的土地上提高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农业劳动分散到全国广大农村,所以劳动生产力发展是极其缓慢的,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就是证明。后来随着农奴大批逃到城市,开始了手工业生产,手工业开始为市场生产,简单商品交换才得以发展。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手工业生产力只是处于附属的地位。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的大概情形。
在封建社会,地主贵族皇权权统治和广大农奴建立了一种徭役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广大农奴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生产。为了给地主贵族皇权服徭役,就无偿地为他们生产。这种生产的主体是农奴,地主贵族皇权是不劳而获者阶级。这就是封建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封建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封建国家政权,为了维持这种生产关系,自然而然地就要制定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方针政策,并形成了为此方针政策服务的意识形态。自秦朝开始到满清结束2000多年中改朝换代的历代王朝就是封建主义的国家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封建阶级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孔孟之道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封建文化就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在封建社会里,一方面,由于农奴长期进行农业劳动,经验一代接一代的积累起来,农业劳动生产力自然就不断提高和发展,地主贵族皇权所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在统治阶级内部必然出现追求豪华的享受,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内乱,从而不断加重农奴的赋税。在这种情况下,农奴起义不断发生,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已和农奴提高和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的要求发生矛盾。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社会分工也越来越厉害。随着分工的扩大,商业也就必然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商品市场这种看不见的手成了社会生产的推动力,正是这种推动力,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了第一个资本家,封建社会的财富是以土地为主,奢侈品为辅,所以地主贵族皇权发财致富的目的是土地等不动产。新生的资本家却改换门庭,把追求货币作为发财致富的目的,因为货币是物质财富的代表,所以资本家从一开始就把货币这个动产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样一来就把劳动生产力,从此就变成货币的生产力,也就是变成资本的生产力。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既不适合于农奴提高和发展的生产力,也不适合新生资本家的资本生产力,所以封建社会必然要灭亡,而且已经灭亡。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阶级一方面在封建地主贵族的商品交换中,不断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廉价的商品,不断地消灭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制造着生产资料的集中,制造着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资本家阶级继承了封建社会的手工业劳动的生产力,把手工业组织起来形成了工场手工业。在工场手工业中,由于专业工人经常进行一种操作,劳动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就提高了。随着这种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家阶级必然要扩大生产,这样就把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变成无产阶级,永远为资本家阶级服务,这样就形成了形成了劳动雇佣工资制度。资本家阶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因此,必然要减少工人的工资,减少工人工资的办法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办法就是利用机器生产,利用科学技术。从此,科学技术就蓬勃发展起来了。从此,资本家阶级一方面利用强制的手段采用监督的办法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劳动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资本家阶级利用工人的集体力,利用科学提供的自然力,而这些生产力并没有花资本家的分文。资本家阶级就是把所有这些劳动生产力变成资本生产力。这种资本的生产力在易延年的文章中捧为资产阶级的最大的功劳。可惜的是并没有分析这种资本生产力的来源,易延年不敢分析,一旦分析就会知道:这些社会生产力原来是工人阶级的劳动生产能力,是工人把这些生产力白白送给资本家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按照马克思的研究,全部资本都是工人阶级的无偿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结晶。资产阶级不过是把从工人阶级那里偷窃来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永远地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这种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为了永远保持这种生产关系,自然而然地就要建立资产阶级政府,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保证这种国家的运行自然就要征收各种税费。自然就要有管理这些税费并保证国家秩序不被破坏的专政机构,自然就要吸收各种官吏(比封建社会的官吏更多更无情)。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自然就要制定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各种法律规范,这就形成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论是民主的共和制(例如美国等),还是军事官僚制(例如希特勒德国)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保留和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除此以外再无目的。民主、自由、博爱、在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进行斗争时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一旦资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以后,就把它们变成了迷惑工人阶级的空话。
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就阻碍着工人阶级进行生产的劳动能力,由于热病似的生产过程,时而把工人阶级抛向街头,时而却大量吸收工人阶级后备军,从而造成更多的失业工人。由于市场的扩大赶不上生产的扩张,经济危机自然就会发生,社会劳动生产力形成了极大的浪费。所以恩格斯说:“危机暴露出资产阶级无能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反杜林论》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和社会生产力发生矛盾,就会发生革命。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说1846年的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又例如列宁说1918年德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就是这样的阶段。如果当时这两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就必然要消灭资本,消灭商品经济,消灭资本主义。实行有社会公开的和直接的管理生产力。也就是说进入社会主义。
以上就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的大概情形。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社会劳动生产力是人和自然关系的表现,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是随着人的劳动生产的产生而产生,是随着人的劳动生产的消亡而消亡。生产关系在无阶级社会中是非常简单的共同合作的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必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是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一定的生产关系在该社会的初期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到了一定的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就发生了矛盾,从这时起,社会革命就会发生,这个社会就开始走向灭亡。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力,是劳动者的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劳动经验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基础,无论是简单的手工工具,还是复杂的机器设备,无论是简单的算盘,还是复杂的电脑,都是劳动经验的运用。所以,不论社会形式如何变换,劳动生产力始终是劳动者共同创造的,而绝不是人们所歪曲的那样是资本创造的,其实就连资本也是劳动者无偿创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不劳动者阶级,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劳动者,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奴隶主霸占了生产资料,造成了像牲畜一样的奴隶。封建主霸占了土地,造成了小块土地的农奴。资产阶级霸占了生产资料,造成了无产阶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全部文章就揭露的是生产关系,毛泽东改变的就是生产关系。
第三,社会劳动生产力,代表的是生产工艺的变化,是用精确的数据可以表示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说提高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时候,完全可以用精确的数据来进行表述,例如,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就可以用人的文化程度,人的生产知识,人的劳动熟练程度,人的身体状况,人的自由程度,人的心情状况等等来表示。又例如,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就可以用农业需要的水利情况,农业连片使用农业机械的状况,农民的集体力情况,农业的土壤情况,农用化肥的情况。又例如,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用工人的熟练程度,工人的身心健康情况,工人的吃喝穿住情况,使用机器的情况,使用先进工艺的情况等等,所有这些劳动生产力就是用这些精确地数据来说明的,1984年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鉴就说明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真实情况。而易延年他们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宣传,则是人为地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为资产阶级辩护,而且往往是黑白颠倒,混淆是非,借以迷惑劳动者阶级。
第四,社会劳动生产力。不受社会形式的变化影响,在任何社会中始终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性质。奴隶主、封建主、资产阶级总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他们的功劳,因此总是想要把劳动生产力控制在他们手中,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但是当这种劳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起来反对统治阶级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就开始反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易延年把社会生产力硬是放在资本主义的框框内,那不是易延年所能左右的事情,社会劳动生产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必然要顽强地表现它的社会性。社会生产关系,则不一样,社会生产关系怎样,社会的形式就怎样。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产生奴隶社会的形式。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产生封建社会的形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成了共同劳动的关系,必然就产生社会主义的形式。所以,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动的,而绝不像易延年说的那样,资本主义可以存在几千年。易延年只能哄骗三岁小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方工人阶级心里明的跟镜一样,他们的异化劳动的生存方式、生存条件、他们的贫穷状况告诉他们,资本主义很快就会灭亡!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劳动生产力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工人阶级随着资本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贫穷。这两条不可抗拒的规律,是任何完善的法制,任何铁的专政都阻挡不了的。
第五,所以当我们谈论社会生产力的时候,万万不可用资本的生产力来代替劳动生产力。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伤害广大劳动者阶级的感情。当我们谈论生产关系的时候,万万不可只看到资产阶级的一面,看不到劳动者阶级的一面。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会伤害广大劳动者阶级的感情。我们千万要记住: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要想不覆舟,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决站在广大劳动者一边看待社会生产力,看待社会生产关系。易延年他们就不是这样,而是站在资产阶级一边,虽然他的粉丝对他表示支持,但是,总有一天他将要被创造劳动生产力的广大劳动者所唾弃!
劳动者
2009-10-1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