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驳易延年的怪论(14)

火烧 2009-10-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本文详解SEO标题优化方法,提供长尾关键词布局技巧和搜索引擎排名策略。通过内容结构优化提升网站流量,分享关键词密度控制技巧,帮助实现有效搜索引擎优化方案。

驳易延年的怪论(14)
——对发展生产力的看法
易延年划分三大社会和六个阶段的根据是发展生产力,易延年证明资本主义长寿的的根据也是发展生产力;易延年说资产阶级是先进阶级的根据是发展生产力,易延年说无产阶级将要消失的根据也是发展生产力;易延年论证极权平均社会主义的根据是发展生产力,易延年说毛泽东是黑太阳邓小平是红太阳的根据也是发展生产力。一句话易延年的全部怪论的立足点就是发展生产力!
由此可见,只要驳倒了易延年的发展生产力,易延年创造出来的长生不老的资本主义体系就会不攻自破,在易延年的资本主义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我的看法是:易延年推崇的发展生产力,是发展资本的生产力,而不是发展劳动的生产力,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先回答易延年的责难。
易延年对我的批评是:本本主义!我看,一语破的,说的完全正确!在人们争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的时候,坚持本本主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什么呢?
   因为,从自然规律看来,无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论社会形态都遵守一个“重复率”,都有它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人类就是根据重复率发现条件相同的事物,条件相同的社会形态,确认一个事物,一个社会的性质。所谓本本就是前人或者说哲人们,对当时的事物或社会形态的特点的总结,形成了定律、规律、法则、理论、公理、公式(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后人在认识相同条件的事物,认识相同条件的社会形态时,自然就必须学习这些定律、规律、法则、理论,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只有学习了、理解了、掌握了这个定律,我们就可以按照重复率解释我们遇到的一切物体的运动方式。如果我们不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对物体的运动方式将会莫名其妙。同样道理,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我们只有学习了、理解了、掌握了这个运动规律,我们就可以按照重复率,分析我们所要认识的社会形态(改革开放)与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从而判断我们所要认识的社会形态(改革开放)的性质。正如,我们要解一道几何题,不知道这个题的条件,不知道这个题使用的公式,我们就无法解这个题一样,我们要认识一个社会形态(改革开放)不知道这个社会存在的条件,不知道这个社会运动的规律,我们就无法认识这个社会形态。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我才坚持弄清马克思的这个本本。
   易延年蔑视马克斯的本本,自己另建立一套本本。这样做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这样做,就像我们要到南极去,前人已经告诉我们应去的方向和道路,我们就是不相信前人的指示,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或者自己再摸索、探索一条道,结果,或者是南辕北辙,或者是走了许多的弯路。
易延年还讥讽说,你想把世界几十亿人的商品经济取消。易延年你错了!不是我想,而是我要告诉人们商品经济不管你理解不理解,不管你愿意不愿,由于它的条件的发展必然要取消!这个真理和地球绕着太阳转动的真理一样是不可逆转的。当哥白尼没有发现太阳中心说以前,人们总是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当哥白尼推出太阳中心说以后,在几百年内人们总是不相信,这时伽利略也想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结果被教会处以极刑。现在谁要再说太阳是围着地球转动,不是白痴就是疯子。同样道理,马克思发现,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的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要取消商品经济。在马克思提出这个论断以来150年过去了,人们总是不相信,列宁想毛泽东想商品经济必然要消灭,包括你易延年在内的资产阶级总是诋毁列宁毛泽东。这样做能改变商品经济必然消灭的真理吗?不可能!从现在的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的情况看,消灭商品经济的时刻很快就会到来。一旦资本主义消灭,谁要是还坚持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的最好方式,不是白痴就是疯子。这就和人们已经确信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一样,人们确信没有商品经济才是人类社会的最好的生产方式。
现在说我们的本题。
什么是劳动生产力?什么是资本生产力?
我们还是用马克思的本本。“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资本论》一卷。所谓劳动力,就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的行为(经济学家把劳动力在劳动生产中耗费的时间叫做价值。劳动时间因此就是价值的尺度)。劳动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发挥的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叫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发挥的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就叫劳动生产力。因此,劳动力就表现为劳动生产力,或者说劳动生产力就是劳动力。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资本论》一卷。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工人的劳动生产力或者说工人的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的程度是高还是低,是由马克思总结的这些条件判断的。如果,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科学的发展水平越高在工艺上应用越普遍,生产过程工人的结合得越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越大,自然条件越好,那么,工人的劳动力发挥的就越好、就越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力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劳动生产力一般情况下就简称生产力。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提高劳动生产力或者发展劳动生产力,就是培养和提高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就是提高和发展科学的发展水平并把科学广泛地用在工艺上,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和发展集体结合、共同活动的程度,就是提高和发展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就是提高和发展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我以为,这个结论可以作为用来衡量一个社会劳动生产力高低的标准。
所谓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或者说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自然就指的是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自己的或共同活动的劳动力、劳动生产力。我们最熟悉的社会就是目前我们生活的社会,就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劳动生产力既表现为它的自然的形式,也表现为它的资本主义的形式。我们把自然的形式叫做劳动的生产力,简称劳动生产力。我们把资本的形式叫做资本的生产力,简称资本生产力。可见我们现在说的生产力,其内容就是劳动生产力,其形式就是资本生产力。这个道理和一个产品一样,其内容就是产品,其形式就是商品,
为了认识社会劳动生产力或者资本生产力,我们还得请教马克思的本本。
第一,马克思谈到劳动者共同活动的协作力或集体力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和同样数量的单个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不论在一定的情况下结合工作日怎样达到生产力的这种高度:是由于提高劳动的机械力,是由於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是由于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是由于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是由于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而达到节约,是由于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的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资本论》一卷366页
第二,马克思谈到工场手工业的资本生产力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工人作为独立的人是单个的人,他们和同一资本发生关系,但是彼此不发生关系。他们的协作是在劳动过程中开始的,但是在劳动过程中他们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他们一进入劳动过程,就并入资本。作为协作的人,作为一个工作机的机体,他们本身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因此,工人作为社会工人所发挥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力。只要把工人置于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就无需支付报酬而发挥出来,而资本正是把工人置于这样的条件之下的。因为劳动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人在他的劳动本身属于资本以前不能发挥这种生产力,所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好像是资本天然具有的生产力,是资本内在的生产力。” (同上)370页
“在工场手工业中,也和简单协作中一样,执行职能的劳动体是资本的存在形式。由许多单个的局部工人组成的社会生产机构是属于资本家的。因此,由各种劳动结合所产生的生产力也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力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造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只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靠牺牲工人来加强资本(人们把它叫做社会财富,“国民财富”等等)自行增值的一种特殊方法。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而且靠各个工人畸形来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 (同上)403页
第三,马克思谈到机器的资本生产力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像其他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与资本家的工作日。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同上)408页
“我们已经知道,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用于生产过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等,也不费分文。工具并没有被机器排挤掉。它由人的机体的小工具,通过扩大规模,增加数量,发展成为由人创造的机构的工具。现在资本不要工人用手工工具去做工,而要工人用一个会自行操作工具的机器去做工。因此,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个地方增加劳动消耗换来的。这一点却绝不是同样一目了然的。” (同上)424页
“对资本来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他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时候才会使用机器。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的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如此等等。” (同上)483页
“采用机器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从而,在增加供资本家阶级及其仆从消费的物质时,也增加了这些社会阶层本身。”(同上)487页
第四,马克思谈到资本的生产力只会使资本致富而不会使工人致富时是这样表述的:“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只会使资本致富,也就是只会使支配劳动的权力更大,只会使资本的生产力增长。因为资本是工人的对立面,所以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观权力。”马克斯《政治经济学批判》。
从以上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劳动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共同生产的能力,是无产阶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由几代人积累起来的劳动条件,只有在这个劳动条件下,社会生产才能正常的发展,无产阶级才能像人一样生活。因此,无产阶级的任务就是采取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把这些条件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为什么资产阶级要把社会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的生产力呢?
人类的生产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发生,是随着人类的灭亡而消失。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也离不开生产。随着人类社会形式的变化,生产的形式也随之变化。不管人类社会形式多么的不同,生产的内容始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5000年以来人类处于划分为阶级的社会之中,人群划分为劳动者阶级和不劳动者阶级。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对生产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在劳动者看来,生产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不劳动的人看来,生产就是增加财富的过程。在劳动者看来,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在不劳动的人看来,生产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从此就有了社会的形式,产品从此就有了商品的形式。
   同样道理,人们对生产力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在劳动者看来,生产力就是劳动者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劳动的人看来,生产力就是增加社会财富的能力。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无产阶级看来,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力。在资产阶级看来,生产力就是资本生产力。
     由此我们就得出一个无可辩驳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劳动的资产阶级,就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变成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把产品生产变成商品生产,把劳动的生产力变成资本的生产力。与此相反,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社会里(至今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消灭资本主义),劳动的无产阶级自然而然地要把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回归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自然而然地要把商品生产回归为产品生产,自然而然地要把资本生产力回归为劳动生产力。这个新社会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叫社会主义、叫共产主义还是叫别的名字,无关紧要,这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重要的是实行上述回归的内容!代表无产阶级领导这个新社会的政党、政府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叫共产党也好,叫民主党也好,叫社会党也好,叫无产阶级政府也好,叫工人阶级政府也好,无关紧要,这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重要的是带领无产阶级实现上述回归的内容!
   易延年的错误就在于:完全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按照资产阶级的观点,把生产看做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把生产看作商品生产,把劳动生产力看做资本生产力。
我们现在就看看易延年推崇的改革开放是怎样对待劳动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力的。
我们已经知道改革开放的生产力是由毛泽东时代传下来的。改革开放只不过是把毛泽东时代的生产力作为原料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产服务的。毛泽东时代创造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这些劳动生产力在网上广大网民已经作了详实的分析。例如,在农业上,人民公社形成了集体生产力;在人民公社中社员们自由自觉的劳动能力充分表现出来;社员们利用各种土办法洋办法改造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社员们利用人担肩挑齐心合力不讲价钱修建了旱涝保收的全国性的水利工程;国家逐步地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等等等。这些难道不是毛泽东时代创造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巨大的农业社会劳动生产力吗?可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是怎样把这些继承下来的农业劳动生产力作为原料为改革开放新的生产服务的呢?首先,解散了人民公社这个最重要的集体力改为农民的个人生产力;其次,把毛泽东时代积累下来的农业上的科学种田的经验改为粗犷的、野蛮的、仅仅为了赚钱的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再其次,把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弃而不管任其自毁;最后,把连片的大土地作业改为小块土地作业,抛弃了机械化作业的条件,从而就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真理丢掉了;如此等等,这种做法难道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吗?
又例如,在工业上,全体工人在铁饭碗的条件下,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在住房、上学、看病享受免费,在生活资料的价格保持低价稳定的情况下,在人人都有活干的条件下,工人一心进行生产没有后顾之忧,这种第一生产力不是最大的最重要的生产力吗?在工业上毛泽东时代已经建立了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工业和轻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在毛泽东时代工业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进入流通采取按计划调拨制度,为生产力的顺利发展扫清了障碍;在毛泽东时代,原料的生产分配都按照计划组织,从而减少了原料的浪费,为下一代继续生产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时代的工人,大公无私利用简陋的工具,建立了一座座工业厂房,一条条铁路公路,一栋栋公用的大型建筑(例如北京十大建筑),创造了一片片油田、煤田。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难道不是毛泽东时代创造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巨大的工业生产力吗?可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是怎样把这些继承下来的工业劳动生产力作为原料为改革开放新的生产服务的呢?首先,砸烂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叫工人下岗失业,自谋职业,造成了工人之间的竞争,把工人推向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的的社会中去,这是第一生产力的最大的不幸!其次,把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生产企业变成私人所有的企业,并推向社会自负盈亏自找出路,这样就把共同活动的社会生产能力变成个人活动的生产能力;再其次,在追求效益的条件下,迫使毛泽东时代业已建立起来的大中小企业拍卖破产;最后,把毛泽东时代创造的一切生产力都作为赚钱的工具,也就把劳动生产力变成赚钱的生产力。如此等等,这种做法难道是发展工业生产力吗?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在对待毛泽东时代传下来的劳动生产力不是继承,而是抛弃;不是发展,而是破坏;不是为业已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生产服务,而是把社会化生产拉向后退,把集体农业变成个体农业,把国营企业变成私人企业;不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是为了私人发家致富;不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而是为了降低劳动生产力。
这就是改革开放对待毛泽东时代传下来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概情形。
改革开放以后,又是如何发展资本生产力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给全国每个人进行赚钱活动大开绿灯;把一切产品都变成商品,把一切生产都变成商品生产;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让其自生自灭;自由竞争是一切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一切工人变成雇佣劳动者,在工人之间展开就业的竞争;按照三位一体的公式组织生产和分配;利用私人资本发展房地产事业;看病、上学、住房全部市场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部商业化;一切交通运输、通讯建设都为商品流通服务;一切物质、金钱全部向城市和沿海集中,制造城乡差别,沿海和内地差别;开设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建设经济特区、保税区;和国际接轨进行资本输出;等等等等,改革开放就是利用这些政策大力发展资本生产力。
这就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资本生产力的大概情形。
现在我把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生产力做一比较:
毛泽东时代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达到最先进国家的经济水平;毛泽东时代发展生产力的办法是,发动全国人民共同生产共同活动;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办法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毛泽东时代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条件是生产资料是产品不是商品,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产品生产不是商品生产,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是一切产品都是商品,一切生产都是商品生产;毛泽东时代发展生产力使用的是人和物,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使用的是权和钱;毛泽东发时代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社会占有,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国家、集体、个人平分天下;毛泽东发展生产力的社会环境是产品交换的环境,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社会环境是市场经济环境;等等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时代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劳动生产力,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资本生产力。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毛泽东时代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毛泽东时代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改革开放时代发展资本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就是改革开放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事情只能如此,事情不能不如此。

劳动者2009-10-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