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易延年的怪论(8)
本文提供实用SEO优化技巧,涵盖内容优化方法、关键词布局策略及网站结构优化等核心要点,通过科学的长尾词应用技巧提升搜索引擎排名,帮助实现高效网站优化方案。
反驳易延年的怪论(8)
——马克思主义是消灭资本的战斗武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是告诉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什么总是贫困的的圣经书,是揭示资本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财产的百科全书,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资本的战斗武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战斗武器向资本战斗的无产阶级领袖,包括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包括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中,唯有列宁,毛泽东!
自马克思主义以来,一切向往资本主义、甘愿做资本主义奴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马恩列毛逝世以后,“便企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即所谓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阉割革命的内容,磨灭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列宁语)。他们或者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这些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满怀恐惧地声明,无产阶级被自己的革命地位所推动,可能‘走得太远’。不是采取坚决的政治上的反对立场,而是全面和解;不是对政府和资产阶级作斗争,而是企图争取他们说服他们;不是猛烈地反抗从上面来的迫害,而是逆来顺受,并且承认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历史地必然发生的冲突都被解释为误会,而一切争论都以大体上我们完全一致这样的断语来结束。”(恩格斯语)。他们或者是机会主义的的代表“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这种做法可能也是出于‘真诚的’动机。但这是机会主义,始终是机会主义,而且‘真诚的’机会主义也许比其他一切机会主义更危险。”(恩格斯语)。
易延年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大理论失误了。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自相矛盾、自相冲突。
他的根据是:“然而在这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上,马克思却陷入了理论和实际自相矛盾、自相冲突的困境。一方面他提出了「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共产主义只有作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經验上才是可能的」的科学予见。”
他的结论是:“因此,我們應當如实地、客觀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創始人的這种難以避免的重大理论失誤,及時用社会实踐檢驗的結果去加以修正,而不能再把這种重大理論失誤當作「顛簸不破」的真理,更不能再把对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切科学的修正再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来残酷打击迫害。”
在易延年的长篇大论的怪论中,谈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很少,一方面他认为谈理论点击率很少,可见,易延年想哗众取宠。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还没任何人驳倒过,易延年想在这里玩玄乎是要心跳的,是要跌跤的。
易延年反对的是这样两个马克思主义的论点:第一,“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第二,“共产主义只有作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經验上才是可能的。”易延年认为马克思的这两个论点是矛盾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现了失误。因此,就要用社会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的实践绝不是无产阶级的实践而是资本主义的实践,在这种发展资资本主义的实践中怎么能和马克思主义的消灭资本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呢?这种联系只能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关于第一个论点。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我们看看这段话的前言后语。在易延年引用的这段话的前面,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情况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哪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接着就是易延年引用的话: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在易延年引用的这段话的后面,马克思说:“所以人类始终只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我们先看第一段话。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这时社会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就来到了。这种变革首先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其次才是意识形态的变革。考察变革时,不应从意识形态方面去解释,而应该在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再看第二段话,马克思着种强调的是社会生产力在一个社会中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前,这个社会是不会灭亡的,因此就没有发生革命的条件。新的社会需要的物质条件或者社会生产力在旧社会中没有成熟之前是不会出现的。
最后看第三段话,马克思的结论是,人类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这个任务只有在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正在形成的时候才能产生。
把这三段话联起来,马克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社会革命的时代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到来,或者说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消灭资本。马克思认为当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和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时,革命时代就来到了。但是,一个社会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它还会有生命力的,而且新的社会需要的条件在旧社会中没有成熟之前是不会出现的。因此,无产阶级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提出自己的任务。马克斯的意思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就不能提出消灭资本的任务。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已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虽然无产阶级已经夺取了政权,但是由于消灭资本的条件没有成熟,所以还不能消灭资本,怎么办呢?那就是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实现消灭资本的条件。而绝不是有人说的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说法抽去了是由无产阶级来补这个课呢?还是由资产阶级补这个课?因而是不科学的。正是列宁毛泽东理解了马克思的消灭资本的条件,并根据本国的实际,领导无产阶级达到消灭资本的条件。
在这段话里,马克思说,在考察变革时或者说考察消灭资本的条件时,必须把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也就是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发生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形式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判断一个社会的变革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这个意识应从物质经济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去解释。事实证明,斯大林xxx正是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来解释社会变革,而不是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揭示社会变革。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呢?就是政治、政策、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等等。斯大林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改为国家社会主义,斯大林把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利润、工资价值规律说成是社会主义性质,把资本是用钱赚钱的活动看作是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等等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做文章。xxx,把本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看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说什么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等,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做文章。他们都忘记了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中作文章。这就是他们的理论失败之处。这就是易延年引用的那段话的前因。易延年为了自己的目的把这个前因去掉了。
易延年引用的那段话说的就是,无论那种社会,在它的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代替旧社会的新社会(社会主义),在它的存在物质条件(消灭了资本的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意思是告诉无产阶级,不要在条件不成熟的社会里提出消灭资本的任务。而易延年没有理解马克斯的意思,而是把社会生产力引申为社会富裕的标志,抛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杜撰了他的三个社会六个阶段。他不理解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矛盾决定着社会的性质,而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单方面的富裕决定社会的性质。所以,按照社会生产力富裕程度划分社会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易延年的目的就是为xxx仅仅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制造理论根据的。因为xxx强调的,想到的是社会生产力如何尽快发展,国家如何尽快的富裕。忽视的,不愿想的恰恰就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和生产关系(打工挣钱的工人和老板之间的关)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制造了无法克服并正在不断扩大的两极分化。不断扩大的两极分化xxx是不愿看到的。但是正是因为xxx被忽视了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造了两极分化。不仅如此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必然要发生社会革命。xxx看不到这一点,易延年更是极力的用他在人民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为xxx鼓与呼,并无耻地吹捧xxx为红太阳。
我们再看看马克思在后一段话里说的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人类即无产阶级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这个任务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资本。解决这个任务的物质条件马克思认为在他那个时代在英国已经成熟了,所以就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消灭资本。试问,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消灭资本的条件成熟了嘛?我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中包括美、英、日、德、法几个老牌的帝国主义的国家里,在俄国、中国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相当一部分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除了第三世界很小的一部分贫穷国家以外,消灭资本的条件都已经成熟了。但是主流媒体说还没有成熟!我所说的这些国家,如果,从社会生产力上看,哪一个国家不比150多年前的英国高出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那时消灭资本的条件成熟了,现在倒没有成熟。如果,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看,哪一个国家的矛盾不比150多年前的英国的社会矛盾如此之多、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激烈。那时解决矛盾消灭资本的条件成熟了,现在到没有成熟。这叫什么逻辑!
由此可见,易延年断章取义的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的标志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的标志结合在一起判断社会的成熟程度的论点,修改为单用社会生产力的富裕程度判断社会的成熟,是多么无耻啊!易延年的这种无耻行径不仅表现在斯大林身上表现在xxx身上,而且表现在一切羡慕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人身上。所以,当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个论断即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来认识社会时,我们不要受这些所谓高学历、高知识、高水平的高智商的精英们的迷惑!我们的先辈告诉我们,鄙溅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无产阶级要自己解放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人帮我们学习马恩列毛的理论,我们就自己钻研,自己认真地读马恩列毛的原著,只有这样才不会受这些人的骗,才能做出自己的正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消灭资本的正确的判断。
关于第二个论点。这个论点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摘抄下来的。和第一个论点一样,易延年在这里也是断章取义。原文是这样,马克思是为了说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交往,只能产生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所以“(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或易延年引用的‘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请注意!易延年引用的这段话的结尾是逗号,后面还有半段话没有引用。这说明易延年不仅是断章取义,而且是断句取文。这难道是一个大学讲师应该做的吗?这里马克斯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共产主义只有在各民族的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一下子同时发生行动,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易延年的意思是,既然第一个论点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必须全部发挥出来,用易延年的话说,就是社会生产力必须达到最高阶段,社会才能够灭亡。而马克思现在又说,各民族一下子就能同时行动。这是自相矛盾的,自相冲突的。这样说仍是不太明白。我想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关于共产主义能不能在一个国家发生的回答,来看看马克斯的理论是不是自相矛盾的,互相冲突的。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这段话是:恩格斯回答无产阶级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这段话可以认为是对上述第二个论点的发挥。
恩格斯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第一,这里恩格斯说的革命,不是指消灭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而是消灭资本的革命。第二,因为资本利用工业这个纽带把全球的人都联系起来。大工业的发展使所有文明国家都几乎相同,都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它们的生存条件无论从政治上看,无论从经济上看到处都是一样的,只有弱和强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第三,只要在这些文明国家里有一个发生革命,开始了消灭资本的工作,那么由于条件相同,经济发展也差不多,那么,就必然会影响到条件相同的国家,这就是上一段话的“一下子同时行动的意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里必然起作用。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将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同时发生。恩格斯这里的无产阶级革命就像两群小孩打架一样,自然而然地要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人多的一定会打败人少的。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懂得,可是易延年不懂得,斯大林也不懂得,后边再说斯大林。
易延年认为这两个论点是自相矛盾互相冲突。是这样吗?在易延年看来,一方面一种社会生产力在没有达到它的最高阶段的时候,是不会灭亡的,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正处在低级阶段,要达到高级阶段还要5000年,他认为既然这样,那么社会主义就得到5000年以后才能实现。所以现在全世界人们一致起来共同搞资本主义吧!这就是易延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易延年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多么有水平啊!另一方面,在易延年看来,既然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没有达到最高水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现在就发生一下子同时行动同时革命,就是自相矛盾的互相冲突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社会生产力没有达到最高阶段社会就不会灭亡,同时他们又提出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今天又要无产阶级一下子同时行动搞革命,这就是自相矛盾。这里,易延年并不知道、不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在《反驳易延年的怪论(5)》已经证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工人的工资,减少工资就是让工人贫困。那么社会生产力发展得越快,发展的越高,工人的工资就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能不一下子同时行动,一下子同时革命吗?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问问易延年网友,如果你的老板不断地减少你的工资,而且物价又不断的上涨,你是应该感谢老板支持老板发展生产力呢?还是同老板斗争呢?我想你选择的是后者。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和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这种非常简单的关系。可是你硬是把这种关系说成是宁可饿死,也要支持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多么伟大的理论啊!
顺便在这里说说斯大林对恩格斯的这段话的否定。斯大林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胜利,证明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不能在一个国家(当时就是一个苏联)取得胜利的论断是错误的。你要说斯大林是在批判恩格斯的错误,那是冤屈斯大林。但是他为什么要一再否定恩格斯这个论断呢?联系到斯大林对恩格斯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时候就要取消商品生产这个论断的否定。我们就会发现,斯大林是为了为自己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谬论辩护,而对恩格斯的这两个论断进行否定的。第一,因为斯大林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在列宁逝世的那一年篡改为国家社会主义,所以,他就必须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已经进入社会主义。这个观点和恩格斯的论断显然是矛盾的。恩格斯说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而不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发生。而斯大林说苏联的事实证明可以在一个国家发生。因此,斯大林就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否定恩格斯的论断,借以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到底是恩格斯的论断正确呢?还是斯大林的论断正确呢?首先,我们必须认定苏联是否进入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列宁已经回答,列宁说苏联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国家社会主义。其次,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封建社会的地主贵族,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毫无疑问十月革命前俄国处于沙皇统治,虽然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并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既然俄国当时是地主贵族的封建主义占统治地位,那么,十月革命的胜利只能是民主革命的胜利,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下的论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说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科学的。由此就可以看出斯大林断定的苏联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是错误的。
恩格斯的论断为什么是正确的呢?首先,恩格斯说的是消灭资本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个革命至今未在任何国家发生,所以不能证明恩格斯的论断就是错误的。其次,因为恩格斯的前提是世界各先进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工业的生产条件都是大致一样的。所以,一旦一个国家发生消灭资本的革命,条件相同的国家的无产阶级一定会互相支持,一定会互相学习,因而就必然发生共同革命。这就是不能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例如无产阶级在美国发生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和美国条件相同的国家的无产阶级一定会进行声援,并加入战斗,与此同时也会在各自的国家里,照葫芦画瓢进行无产阶级的革命。这是人的本能决定的,是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生存条件的相同身存条件决定的。所以恩格斯的论断是正确的。
斯大林虽然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篡改为国家社会主义,但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改变就是死路一条。既然这样,那么斯大林必须在事实上执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不知道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这样斯大林就处于两难的境地:想要资本主义的基础商品经济,又不想要商品经济的结果资本主义。怎么办呢?在这种条件下,斯大林就只能把无法改变的商品生产叫做社会主义经济,并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谬论。这样一来,就和恩格斯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时应该取消商品生产的论断是矛盾的。怎么办呢?只有否定恩格斯的论断才能为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扫清理论障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斯大林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否定恩格斯的论断。
到底是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取消商品生产是正确的?还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正确的?
首先,斯大林的理由是苏联存在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是两个不同的所有制,所以生产资料不是归社会所有,所以恩格斯的论断有缺陷。我们看看苏联的集体农庄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基本特征就是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劳动,这和工业上的全民所有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特别是斯大林说的集体农庄的机械等大型生产资料,土地都归国家所有。这难道不是归社会所有吗?社会是什么?马克思说社会就是许多个人的合作。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就是归全国人民所有,就是全国人民的合作,就是一个社会,因而,生产资料就是归国家这个社会所有。生产资料归集体农庄所有,就是归集体农庄的全体个人所有,就是集体农庄的全体个人的合作,因此集体农庄就是一个社会,因而就是归集体农庄的社会所有。由此可见,苏联的生产资料就是归社会所有。既然是归社会所有,那么按照恩格斯的论断,就要取消商品生产。这样看来,斯大林否定恩格斯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就要取消商品生产的论断是没有道理的。这里还可以看出,斯大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玩弄文字游戏,在全民和集体本来是社会就不承认是社会的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是不对的。至于消灭资本取消商品生产,并不是由全民和集体是不是社会问题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斯大林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恩格斯的论断呢?很显然,如果接受恩格斯的论断,那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无立足之地了。
其次,社会主义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核心,所以消灭资本主义就是消灭资本。斯大林为了证明资本主义在苏联消灭了,就给资本下了一个定义,资本是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只要把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消灭了,资本就消灭了。是谁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呢?是私人资本家,那么,只要把私人资本家消灭了,资本就消灭了,资本主义就消灭了。事实是苏联的私人资本家确实消灭了。私人资本家消灭了,资本是不是也就消灭了呢?绝不是的!因为,资本的人格化,不仅仅是私人,也包括集体,也包括国家。只要资本的赚钱活动的条件存在,那么代替私人的人格化就可能是集体,就可能是国家。所以不能说,私人资本家消灭了,就断定在存在商品经济这个资本的基础的条件下,资本就消灭了。这就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所在。
由此可见斯大林为了杜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下决心和恩格斯对着干,才不遗余力地找恩格斯的毛病。历史已经证明:恩格斯的两个论断论断是完全正确,斯大林则是完全错误的。
尊敬的网友,在我反驳易延年的时候加上了对斯大林的批判,显得啰嗦,耽误了你的时间,敬请谅解。
劳动者
2009-9-25
——马克思主义是消灭资本的战斗武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是告诉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什么总是贫困的的圣经书,是揭示资本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财产的百科全书,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资本的战斗武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战斗武器向资本战斗的无产阶级领袖,包括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包括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中,唯有列宁,毛泽东!
自马克思主义以来,一切向往资本主义、甘愿做资本主义奴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马恩列毛逝世以后,“便企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即所谓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阉割革命的内容,磨灭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列宁语)。他们或者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这些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满怀恐惧地声明,无产阶级被自己的革命地位所推动,可能‘走得太远’。不是采取坚决的政治上的反对立场,而是全面和解;不是对政府和资产阶级作斗争,而是企图争取他们说服他们;不是猛烈地反抗从上面来的迫害,而是逆来顺受,并且承认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历史地必然发生的冲突都被解释为误会,而一切争论都以大体上我们完全一致这样的断语来结束。”(恩格斯语)。他们或者是机会主义的的代表“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这种做法可能也是出于‘真诚的’动机。但这是机会主义,始终是机会主义,而且‘真诚的’机会主义也许比其他一切机会主义更危险。”(恩格斯语)。
易延年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大理论失误了。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自相矛盾、自相冲突。
他的根据是:“然而在这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上,马克思却陷入了理论和实际自相矛盾、自相冲突的困境。一方面他提出了「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共产主义只有作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經验上才是可能的」的科学予见。”
他的结论是:“因此,我們應當如实地、客觀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創始人的這种難以避免的重大理论失誤,及時用社会实踐檢驗的結果去加以修正,而不能再把這种重大理論失誤當作「顛簸不破」的真理,更不能再把对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切科学的修正再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来残酷打击迫害。”
在易延年的长篇大论的怪论中,谈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很少,一方面他认为谈理论点击率很少,可见,易延年想哗众取宠。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还没任何人驳倒过,易延年想在这里玩玄乎是要心跳的,是要跌跤的。
易延年反对的是这样两个马克思主义的论点:第一,“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第二,“共产主义只有作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經验上才是可能的。”易延年认为马克思的这两个论点是矛盾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现了失误。因此,就要用社会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的实践绝不是无产阶级的实践而是资本主义的实践,在这种发展资资本主义的实践中怎么能和马克思主义的消灭资本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呢?这种联系只能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关于第一个论点。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我们看看这段话的前言后语。在易延年引用的这段话的前面,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情况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哪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接着就是易延年引用的话: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在易延年引用的这段话的后面,马克思说:“所以人类始终只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我们先看第一段话。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这时社会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就来到了。这种变革首先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其次才是意识形态的变革。考察变革时,不应从意识形态方面去解释,而应该在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再看第二段话,马克思着种强调的是社会生产力在一个社会中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前,这个社会是不会灭亡的,因此就没有发生革命的条件。新的社会需要的物质条件或者社会生产力在旧社会中没有成熟之前是不会出现的。
最后看第三段话,马克思的结论是,人类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这个任务只有在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正在形成的时候才能产生。
把这三段话联起来,马克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社会革命的时代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到来,或者说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消灭资本。马克思认为当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和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时,革命时代就来到了。但是,一个社会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它还会有生命力的,而且新的社会需要的条件在旧社会中没有成熟之前是不会出现的。因此,无产阶级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提出自己的任务。马克斯的意思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就不能提出消灭资本的任务。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已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虽然无产阶级已经夺取了政权,但是由于消灭资本的条件没有成熟,所以还不能消灭资本,怎么办呢?那就是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实现消灭资本的条件。而绝不是有人说的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说法抽去了是由无产阶级来补这个课呢?还是由资产阶级补这个课?因而是不科学的。正是列宁毛泽东理解了马克思的消灭资本的条件,并根据本国的实际,领导无产阶级达到消灭资本的条件。
在这段话里,马克思说,在考察变革时或者说考察消灭资本的条件时,必须把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也就是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发生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形式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判断一个社会的变革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这个意识应从物质经济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去解释。事实证明,斯大林xxx正是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来解释社会变革,而不是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揭示社会变革。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呢?就是政治、政策、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等等。斯大林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改为国家社会主义,斯大林把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利润、工资价值规律说成是社会主义性质,把资本是用钱赚钱的活动看作是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等等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做文章。xxx,把本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看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说什么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等,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做文章。他们都忘记了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中作文章。这就是他们的理论失败之处。这就是易延年引用的那段话的前因。易延年为了自己的目的把这个前因去掉了。
易延年引用的那段话说的就是,无论那种社会,在它的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代替旧社会的新社会(社会主义),在它的存在物质条件(消灭了资本的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意思是告诉无产阶级,不要在条件不成熟的社会里提出消灭资本的任务。而易延年没有理解马克斯的意思,而是把社会生产力引申为社会富裕的标志,抛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杜撰了他的三个社会六个阶段。他不理解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矛盾决定着社会的性质,而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单方面的富裕决定社会的性质。所以,按照社会生产力富裕程度划分社会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易延年的目的就是为xxx仅仅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制造理论根据的。因为xxx强调的,想到的是社会生产力如何尽快发展,国家如何尽快的富裕。忽视的,不愿想的恰恰就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和生产关系(打工挣钱的工人和老板之间的关)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制造了无法克服并正在不断扩大的两极分化。不断扩大的两极分化xxx是不愿看到的。但是正是因为xxx被忽视了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造了两极分化。不仅如此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必然要发生社会革命。xxx看不到这一点,易延年更是极力的用他在人民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为xxx鼓与呼,并无耻地吹捧xxx为红太阳。
我们再看看马克思在后一段话里说的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人类即无产阶级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这个任务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资本。解决这个任务的物质条件马克思认为在他那个时代在英国已经成熟了,所以就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消灭资本。试问,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消灭资本的条件成熟了嘛?我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中包括美、英、日、德、法几个老牌的帝国主义的国家里,在俄国、中国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相当一部分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除了第三世界很小的一部分贫穷国家以外,消灭资本的条件都已经成熟了。但是主流媒体说还没有成熟!我所说的这些国家,如果,从社会生产力上看,哪一个国家不比150多年前的英国高出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那时消灭资本的条件成熟了,现在倒没有成熟。如果,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看,哪一个国家的矛盾不比150多年前的英国的社会矛盾如此之多、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激烈。那时解决矛盾消灭资本的条件成熟了,现在到没有成熟。这叫什么逻辑!
由此可见,易延年断章取义的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的标志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的标志结合在一起判断社会的成熟程度的论点,修改为单用社会生产力的富裕程度判断社会的成熟,是多么无耻啊!易延年的这种无耻行径不仅表现在斯大林身上表现在xxx身上,而且表现在一切羡慕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人身上。所以,当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个论断即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来认识社会时,我们不要受这些所谓高学历、高知识、高水平的高智商的精英们的迷惑!我们的先辈告诉我们,鄙溅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无产阶级要自己解放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人帮我们学习马恩列毛的理论,我们就自己钻研,自己认真地读马恩列毛的原著,只有这样才不会受这些人的骗,才能做出自己的正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消灭资本的正确的判断。
关于第二个论点。这个论点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摘抄下来的。和第一个论点一样,易延年在这里也是断章取义。原文是这样,马克思是为了说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交往,只能产生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所以“(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或易延年引用的‘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请注意!易延年引用的这段话的结尾是逗号,后面还有半段话没有引用。这说明易延年不仅是断章取义,而且是断句取文。这难道是一个大学讲师应该做的吗?这里马克斯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共产主义只有在各民族的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一下子同时发生行动,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易延年的意思是,既然第一个论点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必须全部发挥出来,用易延年的话说,就是社会生产力必须达到最高阶段,社会才能够灭亡。而马克思现在又说,各民族一下子就能同时行动。这是自相矛盾的,自相冲突的。这样说仍是不太明白。我想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关于共产主义能不能在一个国家发生的回答,来看看马克斯的理论是不是自相矛盾的,互相冲突的。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这段话是:恩格斯回答无产阶级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这段话可以认为是对上述第二个论点的发挥。
恩格斯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第一,这里恩格斯说的革命,不是指消灭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而是消灭资本的革命。第二,因为资本利用工业这个纽带把全球的人都联系起来。大工业的发展使所有文明国家都几乎相同,都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它们的生存条件无论从政治上看,无论从经济上看到处都是一样的,只有弱和强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第三,只要在这些文明国家里有一个发生革命,开始了消灭资本的工作,那么由于条件相同,经济发展也差不多,那么,就必然会影响到条件相同的国家,这就是上一段话的“一下子同时行动的意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里必然起作用。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将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同时发生。恩格斯这里的无产阶级革命就像两群小孩打架一样,自然而然地要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人多的一定会打败人少的。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懂得,可是易延年不懂得,斯大林也不懂得,后边再说斯大林。
易延年认为这两个论点是自相矛盾互相冲突。是这样吗?在易延年看来,一方面一种社会生产力在没有达到它的最高阶段的时候,是不会灭亡的,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正处在低级阶段,要达到高级阶段还要5000年,他认为既然这样,那么社会主义就得到5000年以后才能实现。所以现在全世界人们一致起来共同搞资本主义吧!这就是易延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易延年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多么有水平啊!另一方面,在易延年看来,既然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没有达到最高水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现在就发生一下子同时行动同时革命,就是自相矛盾的互相冲突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社会生产力没有达到最高阶段社会就不会灭亡,同时他们又提出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今天又要无产阶级一下子同时行动搞革命,这就是自相矛盾。这里,易延年并不知道、不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在《反驳易延年的怪论(5)》已经证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工人的工资,减少工资就是让工人贫困。那么社会生产力发展得越快,发展的越高,工人的工资就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能不一下子同时行动,一下子同时革命吗?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问问易延年网友,如果你的老板不断地减少你的工资,而且物价又不断的上涨,你是应该感谢老板支持老板发展生产力呢?还是同老板斗争呢?我想你选择的是后者。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和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这种非常简单的关系。可是你硬是把这种关系说成是宁可饿死,也要支持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多么伟大的理论啊!
顺便在这里说说斯大林对恩格斯的这段话的否定。斯大林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胜利,证明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不能在一个国家(当时就是一个苏联)取得胜利的论断是错误的。你要说斯大林是在批判恩格斯的错误,那是冤屈斯大林。但是他为什么要一再否定恩格斯这个论断呢?联系到斯大林对恩格斯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时候就要取消商品生产这个论断的否定。我们就会发现,斯大林是为了为自己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谬论辩护,而对恩格斯的这两个论断进行否定的。第一,因为斯大林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在列宁逝世的那一年篡改为国家社会主义,所以,他就必须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已经进入社会主义。这个观点和恩格斯的论断显然是矛盾的。恩格斯说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而不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发生。而斯大林说苏联的事实证明可以在一个国家发生。因此,斯大林就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否定恩格斯的论断,借以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到底是恩格斯的论断正确呢?还是斯大林的论断正确呢?首先,我们必须认定苏联是否进入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列宁已经回答,列宁说苏联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国家社会主义。其次,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封建社会的地主贵族,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毫无疑问十月革命前俄国处于沙皇统治,虽然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并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既然俄国当时是地主贵族的封建主义占统治地位,那么,十月革命的胜利只能是民主革命的胜利,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下的论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说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科学的。由此就可以看出斯大林断定的苏联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是错误的。
恩格斯的论断为什么是正确的呢?首先,恩格斯说的是消灭资本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个革命至今未在任何国家发生,所以不能证明恩格斯的论断就是错误的。其次,因为恩格斯的前提是世界各先进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工业的生产条件都是大致一样的。所以,一旦一个国家发生消灭资本的革命,条件相同的国家的无产阶级一定会互相支持,一定会互相学习,因而就必然发生共同革命。这就是不能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例如无产阶级在美国发生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和美国条件相同的国家的无产阶级一定会进行声援,并加入战斗,与此同时也会在各自的国家里,照葫芦画瓢进行无产阶级的革命。这是人的本能决定的,是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生存条件的相同身存条件决定的。所以恩格斯的论断是正确的。
斯大林虽然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篡改为国家社会主义,但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改变就是死路一条。既然这样,那么斯大林必须在事实上执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不知道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这样斯大林就处于两难的境地:想要资本主义的基础商品经济,又不想要商品经济的结果资本主义。怎么办呢?在这种条件下,斯大林就只能把无法改变的商品生产叫做社会主义经济,并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中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谬论。这样一来,就和恩格斯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时应该取消商品生产的论断是矛盾的。怎么办呢?只有否定恩格斯的论断才能为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扫清理论障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斯大林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否定恩格斯的论断。
到底是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取消商品生产是正确的?还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正确的?
首先,斯大林的理由是苏联存在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是两个不同的所有制,所以生产资料不是归社会所有,所以恩格斯的论断有缺陷。我们看看苏联的集体农庄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基本特征就是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劳动,这和工业上的全民所有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特别是斯大林说的集体农庄的机械等大型生产资料,土地都归国家所有。这难道不是归社会所有吗?社会是什么?马克思说社会就是许多个人的合作。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就是归全国人民所有,就是全国人民的合作,就是一个社会,因而,生产资料就是归国家这个社会所有。生产资料归集体农庄所有,就是归集体农庄的全体个人所有,就是集体农庄的全体个人的合作,因此集体农庄就是一个社会,因而就是归集体农庄的社会所有。由此可见,苏联的生产资料就是归社会所有。既然是归社会所有,那么按照恩格斯的论断,就要取消商品生产。这样看来,斯大林否定恩格斯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就要取消商品生产的论断是没有道理的。这里还可以看出,斯大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玩弄文字游戏,在全民和集体本来是社会就不承认是社会的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是不对的。至于消灭资本取消商品生产,并不是由全民和集体是不是社会问题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斯大林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恩格斯的论断呢?很显然,如果接受恩格斯的论断,那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无立足之地了。
其次,社会主义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核心,所以消灭资本主义就是消灭资本。斯大林为了证明资本主义在苏联消灭了,就给资本下了一个定义,资本是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只要把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消灭了,资本就消灭了。是谁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价值呢?是私人资本家,那么,只要把私人资本家消灭了,资本就消灭了,资本主义就消灭了。事实是苏联的私人资本家确实消灭了。私人资本家消灭了,资本是不是也就消灭了呢?绝不是的!因为,资本的人格化,不仅仅是私人,也包括集体,也包括国家。只要资本的赚钱活动的条件存在,那么代替私人的人格化就可能是集体,就可能是国家。所以不能说,私人资本家消灭了,就断定在存在商品经济这个资本的基础的条件下,资本就消灭了。这就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所在。
由此可见斯大林为了杜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下决心和恩格斯对着干,才不遗余力地找恩格斯的毛病。历史已经证明:恩格斯的两个论断论断是完全正确,斯大林则是完全错误的。
尊敬的网友,在我反驳易延年的时候加上了对斯大林的批判,显得啰嗦,耽误了你的时间,敬请谅解。
劳动者
2009-9-25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