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文革,改革之争悖论谈

火烧 2009-10-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探讨文革与改革的悖论之争,分析左右派对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不同观点,涉及经济、政治、科技等多方面,揭示事物发展与演变规律。

文革、改革之争悖论谈。  

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三要三不要;二、改革,以经济建设中心,四项基本原则;三、和谐,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哲学角度。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事物的进化与演变。

   按老子的思想有事不过三之说,比如水分子有三种存在状态:水,冰,水蒸气,就电而言有: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人有男、女,两性人等,。。。。。这就是不完全归纳法而得到的结果。

     就政治与经济而言,任何的则重都是事物的发展结果,将二者和谐也是事物的运动规律。从这里我们提出文革与改革的悖论问题。

    在网上你收索悖论二字就有这样故事:

    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  

   以上是一个悖论的故事,下面我说的是对待文革与改革的悖论之争:从而引发人们在争论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现象,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之争。  

        右派观点:右派认为之所以对文革及前三十进行否定,是说把中国的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沿,对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要否定,比如:  

一是经济上:在人们的生活上什么都定量供应了,布票,粮票,肉票,经常吃不饱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好,企业产权制改革好。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知道咋吃,咋玩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二政治上:老干部受批判了,住牛棚了,闭关锁国了。改革开放多好啊,思想自由了。  

三、在对待改革的态度问题上,右派认为:改革还不彻底,要继续深化,要全面的私有化,不仅经济上要深化改革,政治上也改革,上层建筑也要改革,  

四、在对待腐败的态度上,右派认为,是一党执政,没有监督引起的,要投票,要选举,要多党轮流执政。反对搞群众运动。  

        左派认为:左派针对右派对前三十年,对毛泽东时期的全面否定。提出了足够的理由进行反驳,认为前三十年:  

一、经济,科学技术上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也是高速发展的,不应全面否定,认为前三十年成绩很大,比如二弹一星了,杂水稻产生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了,医疗,教育,人均寿命,比解放前那是没法比的了,环境无污染了,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学技术没有取得进展了。经济上受制于人了,外汇过高,决策失误了。  

二、政治上。前三十年,人们的思想境界好,社会风气好,干部作风好,无黄、毒,赌了。社会治安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后三十年,这些都倒退了。  

三、改革应该反思,改革的方向性问题需要争论。但对于住牛棚的部分干部与知识分子们似乎没有同情,但左派认为,这些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的人们,比现在的下岗工人,打工的农民强多了。他们只是政治上不参与了,经济上说工资并没少得。当时中国是受到帝国主义封锁的,并不是不开放,中国美关系的解冻也是毛泽东主席开创的了。改革要反思:产生新三座大山了,私有化将改变共产党的性质了,农业的增产主要依赖于优良品种与机器化程度的提高,而非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四、在对待腐败与执政问题上,左派认为要发动群众反腐败,要搞群众运动,反对用多党制反腐败。  

以上争论并没有真正的全面概括,但我们从中看出这样的事物运动的轨迹。  

就是右派要大加赞扬改革,对前三年全面的否定,是为了经济上的全面私有化,政治上的多党制,赞扬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最终导致的是共产党执政地位可能来制的竞争。  

   左派就是要对前三十年要充分地给予肯定,要反思改革,宣布改革胜利结束。阻止经济上的全面私有化,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地位,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悖论:共产党领导的不好吗?右派:前三十年不好,后三十年好,我问你前三十年不是共产党执政的吗?  

左派:共产党领导的不好吗?前三十年好,后三十年不那么好,我问你后三十年不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吗?  

从这里可以看出左右派的论述都进入了悖论的境地,虽然左右派都进入了悖论,而不能自拔,但导致事物发展的结果却是不相同的,  

左派争论的结果是导致共产党更能良好地执政。  

右派争论的结果导致可能是多党轮流执政。  

   

2009年10月2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