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父母为子女买房推涨房价?这种说法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这种说法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火烧 2009-10-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父母为子女买房推涨房价的说法掩盖了房改与住房私有化的实质问题。住房私有化导致房产成为资本,加重劳动者负担,房价高企与市场扭曲有关,呼吁回归公有制住房制度。

   

这种说法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我最近打开电脑,总有腾讯、skype等新闻图片出来游弋。昨天就有一条关于姚景源的文章,我看很是迷惑人的,如是就作了下面简短的评论。现在公布如此,并附上复制的原新闻:  

这种说法掩盖了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在房改,在住房的私有化。这个所谓改革,造就了少数暴富的房地产商,害苦了大多数劳动者。毛主席时期的住房公有个人租住,是最合理的。它带来的是整个房源的合理周转和利用,使房产不再变成私人资本,避免了个人的沉重负担。现在是大量房子囤积在资本家和有钱人手里待价而沽,而大多数人要倾其一生的积蓄来买房,连自己住的房子都买不起,哪来钱为子女买房。另一种问题是个人的财产大部分沉淀在房子上,即算死后无人继承,也不能用于其它消费。无论有余钱剩米千方百计为子女买房,或者老死将至,还被房子压着不能消费,罪恶的根源都在房子的私有化。  

姚先生列举了一些市场推高房价的表现,这本来是市场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本来是社会主义者革市场经济之命的理论根据。可现在的官员却把它挂上社会主义的羊头,继续给劳动人民制造灾难。奉劝那些官员和理论家学点马列主义,早点回头是岸。  

附复制原新闻:  

统计局总经济师:父母为子女买房推涨房价  

  

在美国,普通人五年左右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可中国一年收入也就只能买几平方米。”姚景源认为,这与中国文化有关:两个小青年结婚买房,是双方父母掏钱,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掏钱。  

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之后,又一位专家对房价高居不下提出了新鲜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7日表示,双方父母和祖父母为独生子女购买婚房的“第三方埋单”现象,扭曲了房屋的市场价格。  

姚景源是在此间举行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就“CPI(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为何赶不上房价”作解答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超过四成,其销售价格更是飙涨接近八成,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量价齐涨,一片红火,而与此对应的是,8月份,中国CPI同比下降1.2%,为连续第七个月负增长。  

姚景源表示,房屋是一种耐用品且具有升值可能性,买卖房子在国际上均计入投资范畴而不是消费范畴,因此,房价不会计入CPI。而国家统计局在“居住消费价格”方面已经引入了租房价格、装修及服务价格、煤电水气价格、物业管理费和住房按揭率等5个指标,较合理反映居民的居住消费价格。  

按理说,在五大指标作用下,统计局的“居住消费价格”应该与房价基本保持同步,但现实中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对此,姚景源提出了“第三方埋单”现象作为解释。  

“在美国,普通人五年左右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可中国一年收入也就只能买几平方米。”姚景源认为,这与中国文化有关:两个小青年结婚买房,是双方父母掏钱,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掏钱。  

“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学上的‘第三方埋单’,自己不掏钱,一点不心疼,所以扭曲了市场价格。”姚景源说。  

不过,“第三方埋单”并非房价跑赢CPI的唯一原因。姚景源认为,从目前中国的房屋租金远远低于房屋价格来推断,中国购房人的买方行为多为投资行为,因此,租房市场的房屋供给充裕,租房价格才远远低于房屋售价。  

另一方面,在姚景源看来,卖方价格存在形成垄断价格的可能性。“一个城市的房价,可能当地几家房企老总在饭桌上就能定下来,但租房的人太多,不可能形成垄断价格,所以,租房价格更接近于市场价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