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人大,死去了的北大,木乃伊化了的清华
活着的人大,死去了的北大,木乃伊化了的清华
人民大学的余虹老师走了,他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哀鸣——“自杀不易 活着更难”。他在最后一篇博客《一个人的百年》中写道: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
斯人已去也,人民大学还在,还活着。
人们感受到北京大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在两件事情:一是五四运动,一是文革中的第一张大字报。今天这两者都在被清算着。孔子又回来了,五四精神已经死去;文革中的第一张大字报,已经被批得臭不可闻,作者本人也凄凉一生。本人久仰北京大学的声望,也很多次前去仰望,可是,很令人失望,所谓的一个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学者,都不正面面对社会现实,或避而不谈,或言语中,飘散着淡淡的阿谀气息。头脑中,多次出现这样的结论——北京大学的精神已经死去,留下的仅仅是躯壳。可是,最终的结论,难以确定,于是,我的心底还一直存留着北大情节。今天的一个帖子——官员儿子北大经济学院五门不及格照样保研!终于给了我一个最终的结论:
北京大学的精神确实已经死去。
本人非常敬仰清华,尤其是“行胜于言”和“严谨”更是令人钦佩。行走于校园,看见一个个面无表情的莘莘学子,应当感觉那是一种神圣。整个学校没有声音也是一种肃穆庄重。多年来,我一直在预期着清华大学能给世界一惊,可是,没有,至今没有。如果既没有言,也没有行,并且时间已久:
岂能不木乃伊化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