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沉思旷日持久的人鼠战争

火烧 2009-10-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人鼠战争对生态平衡的破坏,鼠药导致生态链中毒,引发生物链危机,强调生态规则不可违,人类干预需承担代价。
  沉思旷日持久的人鼠战争

                             任光华

生物学家汪诚信,把国家拖进了旷日持久的人鼠战争,亿万只捕鼠动物成了药下之鬼,一个井然有序生态平衡的世界再也不平衡了,被搅得一塌糊涂。当鼠药中毒事件接连不断多少宝贵的生命成了药下冤魂的时候,他以原告的身份,把“邱氏鼠药”推上被告席。一举成了禁止鼠药的功臣。长达22年的人鼠战争,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几亿亿只被毒死的老鼠烂在地里,植物吸收了有毒,畜禽吃了会带毒。人吃了含毒的动物或植物也会中毒,形成了可怕的中毒生物链。鼠药灭鼠,给环境留下多少致癌物?夺去和将要夺去多少宝贵的生命?大自然再次告戒人们:自然界有其不可改变的生态平衡规则,人的任何参与都是愚蠢的,都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尽管禁止鼠药以后猫等捕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但是,它们依然得不到保护,生态平衡的真理依然见不了阳光,进不了主流媒体,得不到广泛的普及和宣扬。

我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事情并没有尘埃落地。当年,生物学家汪诚信在《要重视消灭鼠害》一文中,呼吁全国大量生产鼠药,作者说:“扶持鼠药生产,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迅速落实二、三种新药的生产。在大工厂指定车间,交替生产鼠药和另一种产品。拨出一定数量的粮食,生产毒饵,直接在药店、百货店、合作社卖给群众。”刊登文章时,作者还署上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的大名。当时正值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不久,专家的意见格外受到重视。汪诚信的文章吹起了人鼠大战的号角。一时之间,鼠药到处布放,鼠战席卷全国。

1980年12月,我撰写的《为猫请命—与汪诚信商榷》的文章,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的生态意识。我批评了鼠药灭鼠引起动物食物链连锁反应,导致捕鼠动物全军覆没的错误。我在文章中说:“老鼠繁殖之快是极其惊人的,1957年,生物学家周大渭在《医学昆虫学》一书中说:‘有人研究报告,一对鼠在两年半内能繁殖2,621,440只。’”

“鼠害是盲目布放鼠药的结果。”

“‘文革’后期,城乡到处一片老鼠药的叫卖声,服了毒饵的老鼠虽然一命呜呼,但是,老鼠的天敌却因误食中毒的老鼠而二次中毒死亡。在举国上下投毒灭鼠中,捕鼠动物呜呼哀哉,受到重创。在生态失去平衡,在没有天敌控制之下,繁殖周期短、产仔数量大的老鼠,迅猛增长是可想而知的。鼠药灭鼠鼠反受益。”

“要立即停止布放鼠药!”

“ 在整个生物世界中,人是不能孤立生存的。如果没有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没有有益生物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制约的话,人类也不可能延续到今天。”

 “对于汪诚信的大作,我不敢恭维。汪诚信倡导鼠药灭鼠,但对老鼠天敌二次中毒这一严重后果,只字不提。这可能是作者不深入实际,不了解盲目使用化学药物毒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导致了思想上的片面性的结果。由此联想,我更期望更多的生物学家到我们农村来,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开拓新的领域。千万小心把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错误作法当作经验推广!但是,这篇文章是在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为其影响深感不安。”

 “ 天哪!鼠药----你这红得发紫的刽子手,难道

你要把猫等捕鼠动物斩尽杀绝吗?”

   “我为猫请命!”

·       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一片投毒灭鼠的叫嚣声中,我是第一个撰文禁止鼠药的人。禁止鼠药是保护动物“生物链”和“食物链”的需要,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需要,是适合自然规律的。这些道理生物学家没有讲,一个平民百姓却讲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那怕作为争鸣和探讨,主流媒体也应该给一席之地。但是,我的文章仅被本省媒体采用,全国主流媒体未能刊登。大约有条潜规则:文以人为贵。专家的文章批评不得,那怕错误也不例外。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为什么生物学家还是铁板一块呢?当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界人士和我们一起反思纠正错误的时候,你们到那里去了?一个勤奋好学追寻真理的国人到那里去了?

 

人鼠战争爆发后,为了鼓舞士气,媒体不时为一些所谓的“灭鼠大王”大吹大擂,树碑立传,高唱赞歌。而汪诚信在他发动的人鼠战争中,挂帅出征,摇旗呐喊,忙的不亦乐乎。他时而召集灭鼠会议,时而到各地介绍和推广鼠药。汪诚信是1955年上海医学院药物化学系毕业的,他走上鼠药的研究,据他回忆说:“当时,同班学友对此莫明其妙,哑然失笑,莫不以为我走上了歪门邪道。”汪诚信在《灭鼠概念》中说:“非常簿弱的学科基础,近于空白的专业知识,懂药而不懂灭鼠的我,全凭紧迫的任务定向,热情的鼓励迈步。试探、摸索,最初的一段路确实艰难。”汪诚信经常把灭鼠说成职务行为,但是,鼠疫防治并不等于鼠药灭鼠,这是不同的概念!科学来不得半点谎言和虚伪,鼠药灭鼠是不是一门学科,并不取决于科学家的个人主观愿望,那是要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的。汪诚信曾说“毒鼠强”是他进行的药效实验,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毒鼠强”的第一篇文章。他介绍推广说:“‘毒鼠强’1公斤原药成本不会超过1000元,设备很简单,只要一个铁锅,一把铁锹就可以了。”在人鼠战争中,汪诚信推出了《灭鼠概念》、《老鼠与鼠害的防治》、《药物灭鼠》、《中国鼠类及其防治》、《灭鼠技术与策略》和《家庭防虫灭鼠》等著作,妄图以药鼠征服世界。当一些地方的高层领导人不认同他的灭鼠观时,他批评说:“企图通过宣传生态平衡和发动群众土法捕鼠来控制疫情,作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是不负责任的,危险的。”他在不少场合说:“猫固可以制鼠,但也可能将疫鼠拖回家。因此,养猫不是万全之策。”“中世纪尚无农药伤害老鼠的天敌,也无养猫的限制,但并未遏制鼠疫大流行。”不知道为什么,汪诚信总是喜欢吓唬我们,把鼠害说成鼠疫。汪诚信把一个国家拖进了鼠战中。在旷日持久,长达

22年的人鼠战争中,人类一败涂地。老鼠的品种反而得到了优化。老鼠对食物非常敏感,鼠中强者看见同类中毒死了,就会拒食含毒的食品。死了弱者,留下强者,客观上优化了鼠的品种。鼠药灭鼠老鼠非但有增无减,而且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投毒灭鼠,人类最终还是把毒投给了人类自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地鼠药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频繁发生。据卫生部通报,2000年全国食物中毒中,鼠药中毒位居第一。四川省食物中毒统计资料也表明,2000年~2001年鼠药中毒也位居第一,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剧毒鼠药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2000年工作统计分析认为,急性剧毒鼠药是中国百姓中毒死亡的首位因素(郑云龙,2001)。
鼠药毒害事件屡屡发生。1991年沈阳发生了七到八名售票员误食含有毒鼠强的鸡蛋汤,生命垂危,当天新闻联播紧急停播,临时插播此事,呼吁全国支持。有的村庄因接二连三发生鼠药中毒事件,搅得人心惶惶,甚至举村搬迁。如安徽亳州双沟镇老庄村因毒鼠强投毒而搬迁。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对寺庙村1992年因滥用剧毒灭鼠药物,村民纷纷逃离,到1996年全村空无一人。

2002年,汪诚信等五位科学家以鼠药含有国家禁止的化学药物为由,将制造“邱氏鼠药”的邱满屯告上法庭,主流媒体立即跟踪报道,为其呼风换雨,推波助澜。汪诚信真的对鼠药有了正确的认识,还是难脱其咎“挥泪斩马谡”?外人不得而知。2003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时,我心里想:“他们其实都是被告,真正的原告应该是我,我却没有出庭!”

   汪诚信总是有理。22年来,他把倡导鼠药和禁止鼠药两个截然相反自相矛盾的概念都能玩转。成了当代史上矛也英雄盾也不是狗熊的奇人。

2003年,汪诚信的鼠药闹剧收场了。国家也出台了买卖‘毒鼠强’最高可判处死刑的法律条款。但是,对于鼠药危害动物的“食物链”和“生物链”这一重大问题,却只字不提。只有一步之遥,我们最终与真理失之交臂,擦肩而过。我们欢迎生物学家反思,我也特别注意到汪诚信倡导禁止鼠药时并没有对自己当年倡导鼠药灭鼠的错误有所忏悔。据豆丁网消息:2003年的一天,汪诚信听说云南某县领导打算开展养猫鼠运动,大吃一惊,说:“猫儿固然可以吃掉老鼠;但猫儿究竟可以吃掉多少呢?”汪诚信依然重弹老调,他陷进鼠药深渊而不能自拔。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叫嚣投毒灭鼠了,但是,他依然在网上出卖他的所谓的鼠药著作。媒体有时还有个别地方投毒灭鼠的报道,如果我们不出台禁止投毒灭鼠的法律文件严加防范;如果我们不追究类似汪诚信这样杀害有益生物的专家的罪行,我们将有可能重复错误,重蹈覆辙;一个来之不易的生态防线又将毁之一旦。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些年来,鼠药禁止了,鼠害几乎没有了。但是,谁又能否认这不是猫的功劳呢?然而,猫的生存环境堪忧。猫与鼠,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就是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只要老鼠不绝迹,猫就饿不死。现在的问题是:人们的住宅没有为猫留下通道。把老鼠养在家里把猫关在门外,这是一个大问题。自古以来,猫与人同居一个屋宇下,猫被称为“家猫”。但是,猫现在却不能进宅入户,猫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家!人们改口把猫叫“野猫”和“流浪猫”。 “多年前,《西安晚报》就讨论过“野猫”的救助问题。据我多方考查,目前,猫主要居住在空闲的宅院里。农村实行复垦以来,空闲的宅院非常少。我以为为猫开通住宅通道,以及在田野、地头、村边和城市社区为猫造屋乃是当务之急。我把这项工作称之为恢复生态平衡工程,希望引起重视。在保持生态平衡中,猫是无可替代的。这个朋友我们丢不起,无论如何,我们也要给赫赫战功的猫一个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家!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些事情呢

撰稿人:任光华

通讯处:陕西三原县毛巾厂城壕巷6号

邮编:713800

天下谁人识麻雀 [任光华][2009年10月11日][2339]

简介:无
内容:
天下谁人识麻雀  任 光 华一    天下谁人识麻雀?二    屈指算来,百鸟图是50年前的事了。当20多亿只手无寸铁的麻雀遭到杀戮,百鸟图就消失了,再也没有了。对这腥风血雨、哀鸿遍野的事件,一些文章都说,1955年至1959年,在举国上下亿万民众捕杀麻雀的运动中,一些生物学家为“刀下留雀”,据理力争,最终得到毛泽东的……

是谁撕断了我们的食物链 [任光华][2009年10月8日][1217]

简介:当化工原料进入食品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社会统治性意识的时侯,我的文章却要人们在自然与“科学”的艰难的抉择中,反璞归真,抛弃“科学”,选择自然之道,想一想这可有多么的难啊!但是,为了拯救人类,的确需要人们“一起努力把他(指我本人)的观点顶起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