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老子《道德经》四、生存之道

火烧 2009-09-29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本文围绕老子《道德经》中关于生存之道的章节,深入解析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强调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智慧,体现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与决策的启示。

12.大军之恶: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十一章

       《道德经》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思想:要通过以上方法成为真正的帝王,而不能依靠战争去夺取。因为战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严重的破坏生存环境,使人民生活变得困难。所以说优良的军队却是一种不吉祥的工具,万物都会憎恶它,因此有能耐的帝王不依靠军队。如果不得不动用军队,必须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使用它。利用军队去解决问题,就算把问题解决了也算不上高明。而把使用军队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作高明的手段的人,只不过是喜欢杀人而已。而喜欢杀人的人,怎么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呢!所以不得已而杀人之后一定要哀悼死去的人,获胜之后要以丧礼悼念死去的人。

13.生存之道: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思想:军队如要撤退,必须做出要坚决进攻的态势;军队战斗力开始衰弱,必须做出非常强盛的态势;军队如要解散,必须要做出坚决扩张的态势;军队要攻取之前,必须给予好处做出永远都不会攻打的态势。这就是隐藏真相的方法。鱼离不开水,军队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而军队是用来保卫国家安全的工具,是不可以让别人知道真面目的。

14.获胜之道: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道德经》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柔弱胜刚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思想:不能主动发起战争只能被迫应战,不要指望前进一步就能打败敌人,而是先谨慎的后退三步以保全自己的实力。就算军队被逼的无路可走,士兵愤怒的卷起衣袖露出整个臂膀,依然不是进攻的时候,直到无法控制士兵求生的本能时,才是攻击的最佳时机。柔弱的人也能战胜强大的人,所以战争中最大的灾难就是轻敌,轻敌会让所有努力的准备化为泡影。所以当两军相遇,只有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应战的军队才能够获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