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入华北”与“绿树成阴”
“陕甘入华北”与“绿树成阴”
求心 dammos 2009/09/21
据媒体报道,最近,我们的总理去北京某中学听地理课,发现教科书将陕甘两省的部分地区划入华北,认为它“缺乏自然和行政依据”,是一个错误。但是不几天,中国地图出版社出来正言,说它出版的地图是依据“自然划分”,是根据众多权威专家的科研成果,以及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教材,以及《辞海》的解释。
我对地理是一窍不通,以前就没有好好学过,印象中陕甘当然属于西北、不属华北。但是,一看这些争论,觉得把陕甘划入华北也有其道理,我能说出来的道理就是,陕甘中部与山西、河北在气候、霜期、作物、日照等很多自然因素方面具有相似性,纬度也差不多。这说明陕甘入华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小孩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个成语绿树成荫,小孩写了草字头,老师给打了叉。小孩问我,我初一看,知道没有错,我从小就是这么写的。为慎重起见,我还查了字典,是有草字头的。于是,我就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道:“我查了字典,没有错”,并签了名。晚上,小孩把作业本拿给我,老师给我的评语是:“你没有查字典!!!”后面是三个大感叹号。我感到非常震惊、惶恐。于是,我就赶紧认真研究起这个字究竟该如何写。我拿来《小学生字典》,果然是没有草字头。我又找了几本字典,却都是有草字头的。于是我上网搜,发现国家教委和文委针对这个字专门发过一个文件。大概是说是有些地方改过来,不用草字头,但成语等特殊用法仍然不改。
至于这个字究竟该如何写,虽然我专门研究了一番,但始终是无所适从。不过,我仍然愿意用有草字头的。
“陕甘入华北”与我发现“绿树成荫”没有草字头,都是很初级的认识,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没有仔细研究问题。而那些为发现“错误”跟着唱好的文章与那位教师武断地说我“没有查字典”一样,也是没有认真研究的结果。大家都浮躁!
由此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启发:要发现现实生活中常识谬误,是很困难的。谬误的背后,必然有很大的学问、很深的背景,不可轻易下结论。哥白尼发现人们在宇宙认识上的常识错误,提出了日心说;爱因斯坦发现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常识错误,提出了相对论。常识不是不可以推翻,而是要花费一番努力,要作认真的科学研究。
说到此,我有兴趣给大家说两个我在经济学上推翻的两个“常识”。
一是关于“工资增加会导致失业”的常识,我很早就提出“劳动力是吉芬商品,增加工资会扩大就业”。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学家都当成是笑话。经过我多年的努力研究,才知道这个问题在1938年就被人提出来了,并且争论了将近60年,最近10年由于计量经济学的飞速发展,国外理论界普遍认识到“提高工资会扩大就业”。我的论文也在国内发表了。
另一个被我推翻的常识,就是“按人发钱”。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笑话。现在,欧洲乃至全球都在推行“基本收入”,也就是按人发钱。该组织已经召开了12届年会,已经有6位诺奖得主支持该建议。我的相关论文也已经被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正式接受,稍后会发表。
做学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耐得住寂寞,切忌浮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