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135)2009-9-20
网络时政文摘(135)2009-9-20
经济好转奥巴马对华强硬
事先张扬见达赖 华府再次耍北京
阳光法桉又落空 反腐只闻楼梯响
经济好转奥巴马对华强硬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十一月访华,但中美关係横生波澜,美方频频发难,对中国横加指摘,与之前的甜言蜜语大相径庭,露出遏制中国的真面目。
最近一个多月,美国先是宣布对中国产轮胎徵税,搞轮胎特保;接着,奥巴马的高级助手到印度达兰萨拉会晤达赖,白宫官员宣布奥巴马访华之后将接见达赖;此外,美国发布《国家情报战略》报告,把中国列为四大假想敌之一;同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又直指中国发展新式武器,威胁美军在亚太地区的部署。
甜言蜜语变组合拳
美国这一系列动作发生在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访美期间,以及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美国匹兹堡参加国际金融峰会前,看来,奥巴马一点也没有给中国领导人面子。美国的一系列发难,实际上是对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讯号。
相比之下,过去大半年,美国对华极尽甜言蜜语,国务卿希拉妮访华时,提出要与中国同舟共济;财政部长盖特纳访华时,则带来奥巴马的口信,称「为发展两国之间强有力的合作关係,美国将竭尽全力」;奥巴马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更引用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强调中美两国的任务就是要为后代共同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以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此外,美国官方不时夸讚中国在金融海啸中的「大国责任」,学术界亦发明出「中美国」这一新名词,似乎中美之间不是盟友胜似盟友。
然而,奥巴马转眼之间便露出真面目,对华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从双边经贸、军事围堵到人权干涉,招招指向中国要害。奥巴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美国的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期,美国对中国已不像半年前那样渴求。
最近一段时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认为美国经济已经从谷底回升,经济触底之快以及受损程度之有限,出乎美国政界的预料,而且经济的迅速回暖,又让美国恢复了底气。美国腰杆一硬,自然就对华变脸。
京赔了美元又受辱
美国一直希望中国在金融海啸中能够对美国伸出援手,购买美国国债,尽可能多进口美国货物。而中国也以为奥巴马一诺千金,每个月增持几百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吴邦国访美更豪掷一百多亿美元购买美国货。但没想到,中美和谐共处只是南柯一梦,美国实力稍微恢复,便又开始遏制与围堵中国,北京是赔了美元又受辱。
美国翻脸无情,无可厚非,国际政治向来就是尔虞我诈,利字当头,美国向来都是世界舞台的厚黑大师。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以德报怨,自以为仁义行天下,但实际是愚蠢不堪,目前的外交风格很有点春秋战国时代宋襄公的遗风。(太阳报 冯海闻)
东方日报:事先张扬见达赖 华府再次耍北京
中美继发生贸易摩擦之后,政治博弈接踵而至,两国元首于匹兹堡G20峰会会晤前夕,白宫官员突然事先张扬,奥巴马十一月完成首次访华后,将于华盛顿会见达赖喇嘛。消息让中国舆情大吃一惊,这是摆明美国不仅要在贸易上向中国发难,而且还要藉与达赖接触在政治上要胁中国。面对华府赤裸裸的挑衅,中国政府能否像去年对付法国总统萨尔科齐一样棒喝奥巴马,将考起北京高层的胆略和勇气。
据白宫顾问雅雷透露,达赖喇嘛将于十月访问美国,奥巴马总统已明确表示这一时间不会见他,但两人商定,将在奥巴马访华回国后在华盛顿会面。此前,雅雷前往印度会见达赖时,已经当面转达了奥巴马对他的敬意。
自从老布殊以来,会见达赖已成为美国总统挽救民意、争取右翼支持的常规动作,但今次奥巴马打「达赖牌」,较其前任高调张扬。早在本月初,华府就放风已与达赖接触,邀其十月访美,接着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访美,签下一百二十四亿美元定单,华府改口称奥巴马「支持但不见达赖」。然而,当两国贸易战开打以及奥巴马访华行程敲定后,华府再打达赖牌,其试探北京反应、待价而沽的用意昭然若揭。
试探反应待价而沽
其实,美国的做法与去年法国邀访达赖同出一辙,当时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总统萨尔科齐也是提前一月宣布将会见达赖,中国随即取消中欧领导人峰会,并在今年四月G20峰会上继续冷落法国,故意不安排中法峰会,迫使萨尔科齐作出让步,修补两国关係。北京对此是不会遗忘的,但问题是这次的对手是美国而不是法国,虽然美国受到金融海啸重创,毕竟还是全球独大,中国能够阻止奥巴马会见达赖吗?
内地有评论家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华府在反恐、朝核、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需要中国配合,美国打达赖牌只能显示其战略上的窘境和被动。其实这些说法乐观得近乎幼稚,美国背负中国巨额债务不是软肋而是利器,可进可退,甚至有恃无恐。奥巴马深知中国不敢对他会见达赖有过激反应,即使北京翻脸制裁,美国亦可狂印钞票让美债大幅贬值,看你敢把我怎麽样!事实上,一向崇美恐美惧美的北京当局,对来者不善的奥巴马确实束手无策。外交部反应迟钝、有气无力,除了抗议还是抗议,全然不见去年迅速反制萨尔科齐的气魄和胆略,显示当局无进一步採取外交行动的预桉。倒是网民义愤填膺,呼吁当局「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旗帜鲜明地拒绝奥巴马访华。
对北京而言,这终究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同样事先张扬会见达赖,同样被视为支持藏独,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为甚麽萨尔科齐为此付出了「中欧峰会」流产等沉重代价,而奥巴马却可独享既访北京又见达赖的特别礼遇?和谐世界讲究的是「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美利坚和法兰西有何分别?北京进退失据,如何向十三亿中国人作出交代、解释呢?
太阳报:阳光法桉又落空 反腐只闻楼梯响
内地官场贪污受贿成风,儘管当局加大打击力度,惩处了一批贪官,但腐败之风丝毫没有减弱。人们意识到,必须从制度上反腐倡廉,所以近年民间要求推行「阳光法桉」的呼声日隆。可惜,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这方面又交了白卷,既令人意外,更令人失望。
近年当局宣扬制度反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但是在推动阳光法桉问题上却叶公好龙,一拖再拖。其实,阳光法桉并不是一个新议题,早在一九九四年官员财产收入申报法就正式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项目,前年九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有关官员也曾表示,「要在适当时候建立财产申报制度」。然而,多年来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立法程序未能提上议事日程,归根究柢,是因为受到来自官场内部的巨大阻力。去年一项调查发现逾七成处级以上官员反对建立阳光法桉。
官员反对阳光法桉,完全是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贪官都有大量见不得阳光的财产,例如近期被双规的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拥有的财富令人咋舌,执法人员在其住所搜出大量人民币、外币以及金条,价值三千八百万元,他名下有八处房产,估计涉及资产近亿元。这次重庆揪出来的「黑公安」个个家财万贯,连小小的公安分局治安支队长也拥有一千多万元家产。
拖得愈久 民怨愈大
又如河北省一名市教育局局长早前被免职后,连夜签发了二百名农村教师调入城市学校的调令。原来这些调令都「明码实价」,每个收取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费用。有网民踢爆,这名局长在市内拥有八处房产,在老家有一座价值一百二十万元的别墅,在北京还拥有价值五百万元的物业。
对于这些贪官来说,一旦申报财产,不义之财就要败露,所以,他们阻挠阳光法桉立法,一点也不奇怪。最令人费解的是,中央当局对此歪风竟一再让步,令阳光法桉立法一次次胎死腹中。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铁腕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称,官员拒绝申报财产将被解职,这与北京当局的优柔寡断形成鲜明对比。
阳光法桉迟迟无法出台,其实也不令人意外。时至今日,官场腐败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性问题,有人形容,如果把全国县处级以上官员排成一列,然后全部按贪污罪论处,可能会有错桉,但若每隔一人揪一个出来,却会有不少漏网之鱼。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要求官员如实申报财产,必然令大批贪官原形毕露,当局若依法查处,很可能打击面极宽,甚至会令部分党政机关陷于瘫痪,令中共执政合法性受质疑。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问题是无法逃避的,推行阳光法桉势在必行,拖得愈久,积累的问题愈严重,民怨也愈大,到了官逼民反的那一天,便后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