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这个动向不应忽视!

火烧 2009-09-19 00:00:00 历史视野 1039
文章指出《北京日报》及人民网出现反毛倾向文章,质疑媒体内部存在反毛势力,同时分析梁衡文章暗贬毛泽东及周恩来,引发对历史评价与媒体立场的关注。

这个动向不应忽视!  

   

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到来之际,《北京日报》和人民网,接连出现了反毛倾向的文章和帖子。对此,需要擦一擦亮我们的眼睛。因为《北京日报》当前的这种作为,和当年毛主席在世时不发表他的文章的情况是没有多大区别的:生前我不让你发表破坏我的利益的文章,死后我要发表贬损你的声誉而维护我的利益的文章。由此,我怀疑真有反毛者的“哥们”在这些由人民的血汗供养着的媒体内部盘踞着,包括大名鼎鼎的CCTV。  

而且,还发现这些人玩的统统都是自以为聪明实际上聪明不足的那种小地主的滑稽与卑劣伎俩,就像小地主“周扒皮”所做过的那样。  

9月14日,邋遢道人的“中央党校教师总忘不了切割共和国历史”一文,揭露批判了《北京日报》9月11日发表的中央党校沈宝祥教授“中国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怎样探索出来的”一文,切割新中国的历史,把新中国前三十年不问青红皂白大加鞑伐一番,并且“一个人自己总结出推翻自己理论的核心观点,而且还在一篇文章中,……”,邋遢道人说:“这要不是北京日报编辑做事马虎,恐怕这篇文章是发不出来的。”  
   他的文章最后说“没办法呀。谁叫报纸都是沈教授的哥们办的呢。”    

现在看来,邋遢道人的话,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9月17日,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栏目党史频道,发表了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为什么不与毛泽东争?看周恩来总理的争与让”一文,来源又是《北京日报》。  

我们先看看梁衡文章想说的到底是什么。  

 “长征开始时,党务、军务大事由最高三人团负责:博古、周恩来,还有一个外国人李德。遵义会议后他(周恩来——引者加)把军事指挥的椅子让给毛泽东,一、四方面军会师,为团结四方面军又把红军总政委的椅子让给张国焘。”  

梁文还讲到周恩来1958年受到几次批评后提出让位未果和文革让位给林彪当副统帅,来证明周恩来的“大公大仁”。  

他的文章说:“后来的年轻人不理解,总爱问周为什么要这样一让再让?为什么不敢与毛争一下呢?我听说一位领导同志当面问过周,周说,如果那样党就会分裂,局面更不可收拾。他是仔细衡量过利害的。‘文革’最困难的时期,他说过一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历史上凡大让之人都有大公大仁之心,尧让天下于舜;舜让天下于禹;孙中山让总统位于袁世凯;华盛顿当了两届总统毅然让位;邓小平首开在位退休先例。他们都是大公大仁之人”。  

梁文不仅意在贬低毛泽东,而且也暗中侮辱了周恩来的人格。  

我们都知道,周恩来的个人品质是高尚的,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其一生为什么不与或者不敢与毛主席“争座位”,自遵义会议后到他去世,就永远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这却不是周恩来谦让的结果,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周也通过中央根据地丢失和中央红军惨败的血的教训,认识了只有毛泽东才能带领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这一真理。这个认识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党内的几乎所有主要人物和全体中央红军将士的共同认识。懂一点中国革命历史的都知道,遵义会议后,周恩来不以毛主席为中心来指挥红军,行吗?于情于理于中央红军的全体将士们,都不行。梁文企图以遵义会议的例子说明周的“让”来贬低毛主席,我看是梁无可奈何选“错”了例子。  

   

说他暗中侮辱了周恩来的人格也是有根据的。在有人问周为什么“不敢与毛争一下”(争权)的时候,周回答是怕造成党的分裂,局面不好收拾。而且“是衡量过利害的”。这就是暗中对周恩来的最大污蔑。  

我们知道,周恩来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坚定的人民立场,也很坚持党性原则的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遇到有人向他提出这样问题的时候,以他的立场、机敏和原则,以他大政治家的地位与智慧,一定会对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予以批评,而绝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回答,特别是“衡量过利害的”一句。因为这样回答问题,以另一种形式说就是:本来是可以争一下的,但是一争“座位”就会引起党的分裂,局面就复杂了。这是权衡过得失的。我们只以常人的眼光来看就知道这那里是一个大政治家的回答,分明是一个有野心的常人的回答罢了。那分明是证明,周恩来还是有“争”的野心的嘛 ,只是因为权衡过利害得失才没有“争”。  

大家想想,周恩来会如此回答吗?这不是对于周恩来的极大污蔑吗?这只能充分证明梁衡本人的聪明不足罢了,因为梁说的“一位领导同志”,没有任何证据,也可能完全是一个虚构;如果有这么“一位领导”向周这样发问,这位“领导”如果不是很一般的“领导”,就是一个愚蠢的小人。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面来看梁文是怎样侮辱了周恩来的人格的。  

林彪这个人物是众所周知的。他除了有个人野心之外,其个人才能和在军中的影响,也是他们那一辈众多杰出人物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就其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上,同周恩来大致不相上下。为什么几次选择接班人,选了刘少奇,选了林彪,却未选周恩来?难道仅仅是因为刘少奇和林彪比周恩来跟随毛主席更紧吗?周恩来难道不比那二位跟得紧吗?显然不是。这从周在文革中“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那句话(假使这是真的),就可见他跟定毛泽东的坚定决心,尽管他那时对于文化大革命也并不太理解。这种忠诚和坚定,无可置疑。但历史的结果是,刘少奇没能接上班,林彪那样不可一世,却也没能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分裂开,相反,自己却落得个折戟沙漠,身败名裂,遗臭多年。这一方面证明了毛主席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高度团结统一,万众归一;也证明了如果有人要篡党夺权,分裂党和国家是不可能的。周恩来是一个有坚定人民立场的大政治家,撇开他与毛泽东坚定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不说,他难道看不出这一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分裂的大趋势?他既然看得出,一方面他就会跟定毛泽东毫不动摇;另一方面他也就不会担心假使他要“争权”会引起党的分裂,而做出那样愚蠢的回答了。  

梁文的恶意贬毛是十分明显的。除了说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是周的“让”之外,还列举了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和华盛顿两让总统的例子,最后还列举了邓小平“退休”这一“让”。这都是恶意贬毛的例子。无非是说毛主席的崇高地位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有他人“让”的原因;无非是想说周恩来所让非人——毛泽东同袁世凯是一类人物;无非想说毛主席当上主席后就没有像华盛顿那样让过;无非是想说毛主席在位没有自动退休……。总之,在反毛者们的眼里,毛泽东有一百个不是,他不是一个“大公大仁”的人。  

但是历史证明,如果毛泽东都不是一个“大公大仁”的伟大人物,天下就没有第二个人能称之为“大公大仁”的人了。  

毛主席没有让过“位”吗?在延安就曾经让过,新中国解放后曾经有心退出第一线而甘当人梯的真实历史都已经定格在了那里。他真的让过以后的结果又是怎样?尽管他在位期间最终没有让成,直至去世才得以休息,比较起那些假让位、后垂帘或真让位之前,都替自己的后人精心打算的人来,不更是大公大仁大德之人吗?因为他的在位,始终都是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而从来没有为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后人打算过。  

再说了,毛主席1976年逝世以后,已经三十三年了,他的位子让了这么多年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站得更高了呢?还是沦落了呢?是全面进步了呢?还是全面倒退了呢?人民是开始享福了呢,还是重新受罪了呢?我们都有目共睹。  

正如邋遢道人所说,没有梁衡似的人们的“哥们”在《北京日报》或人民网,他这样的文章是发不出来的。  

本文之所以还提到人民网也可能有梁衡似地人物的“哥们”,还因为人民网党史频道9月15日还发了一篇源于同网的读书频道“谁将毛泽东从人造成“神”:看毛泽东个人崇拜”(摘自《碰撞三十年》作者:刘吉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帖子。  

因为这篇文章很长和限于本文的篇幅,就不一一引证和驳斥了,只有一点,人民网发的刘吉书中摘录的这篇文章中,刘吉引证了反毛小丑李锐(这个长期的假冒秘书)的有关文字来证明“亲历的大跃进”历史,就可知道文章内容是怎样攻击毛泽东的了。  

还不止此,人民网9月18日,党史新闻频道文博之窗又发了一篇“毛泽东身材被“拔高”?实际为1.72米左右?”,源于《羊城晚报》的帖子,但是可能署有作者名字的一页却无法显示,因此不知道其作者是谁,其内容是作者经过与多人比较(包括

周恩来邓小平和蒋介石在内),认定毛泽东的身高“只有1.72米”,“现在看来,1.83米的身高大有水分”,作者说毛泽东的身高被人为的拔高了。  

至于CCTV,表面看来则是一个很小的技术问题,央视一套近日播放全面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电视巨作——《解放》,它的节目导视中字幕在《解放》的前十余集,打出的字幕却一直是《今生欠你一个拥抱》,而现在《解放》已经23 集了,打出的字幕还只第9集。开始,以为是因为唐国强导演没有给CCTV的操作人员以小费,故意为难为难唐导演。但联系到CCTV的一些其它现象,比如公开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把极力颂扬蒋介石的方**作为英模人物和侮辱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淫邪建筑的图影反复地在屏幕上打出来等,以及其他节目却没有这样长时间的技术性错误看,我以为CCTV里,也可能有梁衡刘吉似的人们的“哥们”在里面混呢。  

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抱着什么目的,在60周年国庆之时,在危机四伏的历史时刻,对着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对着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人民领袖毛泽东,对着这个举世无双领先世界的国魂,搞一些这样的东西出来,是吃饱了撑的?是瓜分点与亿万富豪比较起来微不足道的稿费?还是有意干扰干扰中央全会?干扰干扰60年国庆?还是坚决不让党和人民唤回国魂——毛泽东及其思想?不得而知。  

但是,这个动向确实值得注意。  

   

2009年9月18日  

   

就在我准备发贴的时候,又看到了马老的文章——“右翼反击的信号”。  

我前面所述的这些现象,是不是国内右翼悄悄反击的开始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