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抗日英烈谱赞(1-3)
中华抗日英烈谱赞序
蕞尔倭虏,人其面而兽其心。有利害之智,无是非之义。觊觎中华,常怀寇盗之志;跳踉弹丸,莫存良善之性。隋唐之时,蒙昧初开。慕天朝之威仪,腆颜乞教;畏上国之强盛,渡海遣使。赖中华文明哺育,始渐开化。而不念恩义,蛇蝎其心,伺机吞噬神州。
明代中末,倭虏自以羽翼丰满,先兴兵于朝鲜,后为祸于江浙。虽未嗛其兽欲,亦未息彼贼心。迨至清季,官府糜烂,昏庸力衰,倭虏乃步洋夷之踪,乘中华之弊,始得初逞獍枭之谋。吞我藩域之朝鲜,占我属国之硫球,割我台湾之疆土,索我国库之财富,啖我民族之肉脂,吮我国家之髓血,以肥其豺狼之躯。自此之后,百年之间,中华日羸弱而日本日富强矣!
然虽海陆之富藏,难厌欲壑;巨亿之白银,更炽贪焰。而中华虽灭满清,历北洋,建民国,积弱未反。军阀割据,政暴治乱。内战频仍,瓜分豆剖。上无御外侮之能之志,苟且求安;民有鬻妻子之惨之痛,辗转呼天。日寇以为中华势穷力殚,乃奋其奸心,欲以寸蛇而吞巨龙,于西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悍然犯我东北驻军北大营,旋即沦陷东北全境。尔后进犯华北,延及江南。图谋灭我中华。期间奸杀掠毁,兽行累累,罪恶滔天!当斯之时,中华危亡,几若累卵。数中华历史,外夷之患,为祸之烈,为害之久,莫此为甚!赖我中华儿女奋起,浴血周旋,历经八年,终克湔除腥秽。而倭虏怙恶不悛,假美国之卵翼,磨牙砺爪,时时窥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倭虏猖獗,高枕何安?!
虽今日之承平,忘史则危;况虎伥之环绕,溺梦必亡。念今日安平之世,实英烈血肉所易。苟有人心,岂可忘怀!将近国耻之日,当铭先烈之功。余也不敏,人微位卑。欲起醉梦之人,或成蛇足;愿尽菲薄之力,是为本心。故不避狐盗鼠窃之讥,采摭网上之文,就加删削,缀以赞语,集成是编,渐次张贴,名之曰“抗日英烈谱”。
自明代抗倭以来,英烈万千。其有名姓者已多,况无名者乎?以个人之谫陋,篇幅之所限,挂一漏万,固所不免。若夫年代久远者,若邓公世昌之侪,不列于是编。至于未死于抗日者,虽功绩卓然,亦所不录。唯择九一八以来,为抗击日寇而捐躯者数十,略述名讳事迹,以资纪念。其所择之不当,所述之错舛,唯期方家正之。
当日中华危难,凡我中华儿女,同有报国之责。夫国共兄弟阋墙,终能抵御外侮;贫富贵贱异遇,咸应彰念大节。故无论党派、民族、男女、老少,乃至绿林歌妓,人素所贱者,苟实能捐躯于抗日,皆当呼为英烈;献媚于倭虏,尽应称作汉奸。以励匹夫匹妇之志,以愧汉奸国贼之心。
方今中国,有所谓学者名流,挟西人之邪说,拾洋夷之余唾,摇民主之旗,鼓自由之舌,披和谐之衣,举人权之棒,窃据要津,盗占显位,食中华之禄,为蠹虫之害,乃有意磨灭历史,愚弄后世:狼牙山之壮举,见删于课本;近现代之历史,磨损至微忽。想彼倭虏篡史,掩疽饰恶之所为,知此所谓学者名流,无汉奸之名,有汉奸之实,而其害更过于往昔之汉奸!斯类快意于中华,惑世愚民而名利双收,则虽暂无外敌,中华何望?况民受其愚弄既久,沉酣于享乐,轻忽于旧事,虽国耻日临而能知耻,怀吊英烈者鲜见矣。嗟我中华,危殆不远!凡有志爱国之士,当奋力呐喊,各尽其力,消解奸徒之害,则中华庶几不再陷于危殆。然则是编之作,岂徒然哉!是为序。
中华抗日英烈谱赞(一)
杨靖宇将军(1905——1940),本名马名德,号骥生。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人。中共党员。1929年7月,杨靖宇被派往东北工作。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盘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0年日伪军的疯狂进攻,部队牺牲殆尽,食品断绝,以至以树皮棉絮充饥,仍冒酷寒坚持战斗。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壮烈牺牲。
赞曰:日寇侵华,东北最先沦陷,日伪盘踞,几同其巢穴。将军乃能于其中与敌周旋九年,威震敌寇,后虽陷绝粮兵尽之境,气未稍馁而节无微亏,非有奇绝之智勇,弥天之忠义,孰能为此!真奇伟丈夫也!
中华抗日英烈谱赞(二)
赵尚志 烈士(1908-1942),辽宁省朝阳县人。中共党员。 1932年春,曾先后任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其间曾与共产党员范廷桂在香坊城高子车站附近炸毁日本军用车一列。5月,被派往巴彦,协助张甲洲整顾巴彦游击队,该队于1933年初被日寇瓦解。省委把责任全部加在他身上,并以“右倾”错误,开除了他的党籍。这一挫折并未影响其抗日决心。后只身投入义勇军孙朝阳部,当了一名马夫。由于积极献策,得到孙朝阳的重用,被任命为参谋长。后率该义勇军骨干队员脱离孙部,去珠河。1933年10月,创建了珠河反日游击队。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任司令。1935年1月,满洲省委决定,正式恢复他的党籍,充分肯定了他在开除党籍期间,继续坚持抗日斗争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兼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行主席等职。其间,率部西征,开辟小兴安岭和黑嫩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1939年6月,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主持东北工作。1940年1月,指控反对“王康指示信”而被永远开除党籍。但他仍坚持武装抗日斗争。1942年2月12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宁死不屈,壮烈牺牲。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提议,给予赵尚志完全平反并恢复党籍。
赞曰:盖人之行事,苟有业绩,他人必有以称许之。则虽陷困绝之境,有以守其志而敬其事,虽殒命不悔也。此人之所难能者,然犹事之常也。至若心志无二,立苦绝而建功业,人不之知,非唯不之知,又从而毁之,此事之反常之极者也。遭此遇而能不改其志,不减其气,茹苦含辛,奋然敬事不已者,则非至忠至诚,至坚至忍者不能为也。尚志烈士当之矣。于艰困之中开局面,建功业,而两度见弃于同志,含冤负屈,未曾少堕其抗日之志而少辍其抗日之行,至于捐躯殉国。尚志烈士不愧其名,壮烈伟雄皆不足以誉之矣!
中华抗日英烈谱赞(三)
赵一曼烈士(1905-1936),女,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赵一曼痛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追敌再度捉捕,受到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
赞曰:日寇侵华,行过禽兽。兽迹所至,凡我同胞莫不深被其祸,而妇女受害尤烈。驱倭杀寇,非徒须眉之责,亦为裙钗之急。是以八年之间,亲赴沙场,冲锋陷阵者中,不乏妇女。而其临敌之勇之大,爱国之志之坚,不逊于男子。一曼烈士即其中之尤者也。观其既陷魔掌,任酷刑而忠贞不屈,对枪口而从容无惧,烈哉!身虽死而英名永垂,洵为抗日之英烈,巾帼之荣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