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论》
文章解析《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论》,探讨蒙古法典与东方礼法的关联,涉及忽里勒台制度、周礼比较、蒙古伦常及法典制度,强调礼法共通与制度演变。
读《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论》
【五方之民,皆有其性,然而四端,人之所共。则中国、五方、九州岛,礼法固有所通耳。又制度之形,本人群之安,凡有英华,必有礼乐,故子曰:礼失求诸也,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观大扎撒,可知心有戚戚焉。虽然,今人言必泰西,而学或未谂,虽阅古文,不知其详也。某亦不善西学,谨以经学参证,夫鲜卑好周礼,契丹先慕华,沙漠中原,非若霄壤,况同居东土,多历周旋乎?以梼杌观约孙,或稍愈于时弊云尔。】
对扬彼先王之情,洋溢辞章,近世少见。窃惟大扎撒版本甚多,而是书独创体例,仿泰西纂之,倾慕可知。谓成吉思汗(铁木真)蒙古为孟德斯鸠之谓共和国,然则忽里勒台盖黄金家族主要成员、万户长、千户长和主要那颜。窃惟东方自有制度,当年武王伐纣,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正与忽里勒台相通。有论者谓忽里勒台有大小,窃惟周礼有外朝询万民,治朝会百官,燕朝听政事,一如明朝之廷议,有御门听政会百姓,有朝会会百官,有便殿论政事,有内阁主票拟(十多人),有廷议会台省(几十人),有大廷议至于六部六科言官京官皆至(数百人)。然而书中但称黄金家族主要成员,却不知成吉思汗是否必与,抑或如明朝可不必皇帝出席?若成吉思汗与诸方伯准人有所出入,又将何以仲裁?作者必谓与雅典相类,且不然也。雅典城邦而已,而忽里勒台则那颜亦在,非但城邦之外,皆视为蒙昧也。又青蒙古即广土众民,则不得如雅典公民之千人聚会,而戎马倥偬,亦不得如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之抽签轮值也。实则忽里勒台有类三级会议,盖包王室、贵族并资产者,得以共和也。必溯泰西古史,或可方罗马也。
天赐成吉思汗大扎撒,盖如中原奉天承运皇帝也。惟建州亦有杆子祭天,可见祭天实为东方之所同。又成吉思汗重孝,而及兄弟、夫妇、长幼,及公私(贫富),则除朋友未言,而五伦皆言之矣。又我见大扎撒有曰蒙古人妻妾不限,而有适妻,以北元观之是也。则蒙古人之伦常故与诸夏类也。所谓夫不信妻贞之争论,秦人以妻弃其子为不贞,或与此类。又所谓夫义妻柔。大扎撒有妻柔,或不信妻贞者,指丈夫不义也。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或作男子侮辱未婚妻,女子排斥未婚夫,不知原文若何。恐皆西译,不明东方之情,各执一词耳。恐原文当如睦姻之类:夫家不嫌妇,女家无克夫。既正夫妇之体,亦合二姓之好也。著者证以蒙古女子皆尚贞操,亦可赞也。又收继婚者,以负死士归者,得其财产努力妻子,则亦草原常态,未可以贞操论也。案周礼六德:孝友睦姻任恤,皆有体现(通观全篇),可谓四海同心也。
著者谓札尔忽赤为行政权与司法权之分离,窃谓过之。泰西所以贵法以掣政者,盖当年分封庶邦,无文官宣谕,故制法命之,如周公命康叔启以商政,唐叔启以夏政耳。所谓三权分离,须待共和议政,不容极权时也。然而胡丞相贵为养子,则其青册之诰,当如康叔为司寇,穆王受吕刑也。若果别于汉家,则待著者博考典籍以证。著者谓札尔忽赤为私权变为公权,是也。然而复仇一节非也。首领调节复仇,即公权力之体现,不必禁绝,然后为公也。泰西之禁复仇,盖如秦王之屠六国,使民畏于私闘,乐于公战也。台吉(或如周制调人)调节,较之听赎,犹允于理,盖存人廉耻,促人敬畏也。近代法为权利,盖主商事。古者法主禁断,以主刑事;盖苦主不同,制度有别。
札尔忽赤之青册,作者论为判例法,以天下所同性。吕刑: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以言律例之用,汉朝谓之决事比,惜国朝不用,不能通三统耳。
其普遍兵役、宗教自由,皆如周制。处死腾格里,犹如尧命重、黎绝地天通。然而成吉思汗之犹信长生天,亦如诸夏之犹信天帝也。
户籍制及禁止迁徙,还望著者博引史籍,明朝蒙古诸部似无此说,奄答西迎时明朝亦不阻挡,逮清而有章京管制,恐非故政。窃谓户籍及关引,盖农业之组织,明末工商发达,而度牒已废,况卫拉特之迁徙,何封树之有?
驿站制度,见周礼遗人之职。蒙古之狩猎,亦如周之搜狩,不杀孕,不掩群,讲武论刑皆如周礼。然则周礼分配不据武力,而以射礼,又先献宗庙,后为宾客,最次自享,不知蒙古其详。又三至十月禁猎,意如公羊三时田也。然则草原不若农田,故禁期亦长。中原斧斤网罟以时,是其比也。
交战时禁止掳取财物,颇敌后,见弃物不能取,战后统一分配。
确证通奸者,并处死刑。读之感慨,方今论两宽一免者,谓少数民族不以强奸为大罪,真不知是何肺肠!左氏曰: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惩。盖刑者,非惟惩恶,亦以示善。刑而宽纵,民何以归?
【五方之民,皆有其性,然而四端,人之所共。则中国、五方、九州岛,礼法固有所通耳。又制度之形,本人群之安,凡有英华,必有礼乐,故子曰:礼失求诸也,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观大扎撒,可知心有戚戚焉。虽然,今人言必泰西,而学或未谂,虽阅古文,不知其详也。某亦不善西学,谨以经学参证,夫鲜卑好周礼,契丹先慕华,沙漠中原,非若霄壤,况同居东土,多历周旋乎?以梼杌观约孙,或稍愈于时弊云尔。】
对扬彼先王之情,洋溢辞章,近世少见。窃惟大扎撒版本甚多,而是书独创体例,仿泰西纂之,倾慕可知。谓成吉思汗(铁木真)蒙古为孟德斯鸠之谓共和国,然则忽里勒台盖黄金家族主要成员、万户长、千户长和主要那颜。窃惟东方自有制度,当年武王伐纣,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正与忽里勒台相通。有论者谓忽里勒台有大小,窃惟周礼有外朝询万民,治朝会百官,燕朝听政事,一如明朝之廷议,有御门听政会百姓,有朝会会百官,有便殿论政事,有内阁主票拟(十多人),有廷议会台省(几十人),有大廷议至于六部六科言官京官皆至(数百人)。然而书中但称黄金家族主要成员,却不知成吉思汗是否必与,抑或如明朝可不必皇帝出席?若成吉思汗与诸方伯准人有所出入,又将何以仲裁?作者必谓与雅典相类,且不然也。雅典城邦而已,而忽里勒台则那颜亦在,非但城邦之外,皆视为蒙昧也。又青蒙古即广土众民,则不得如雅典公民之千人聚会,而戎马倥偬,亦不得如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之抽签轮值也。实则忽里勒台有类三级会议,盖包王室、贵族并资产者,得以共和也。必溯泰西古史,或可方罗马也。
天赐成吉思汗大扎撒,盖如中原奉天承运皇帝也。惟建州亦有杆子祭天,可见祭天实为东方之所同。又成吉思汗重孝,而及兄弟、夫妇、长幼,及公私(贫富),则除朋友未言,而五伦皆言之矣。又我见大扎撒有曰蒙古人妻妾不限,而有适妻,以北元观之是也。则蒙古人之伦常故与诸夏类也。所谓夫不信妻贞之争论,秦人以妻弃其子为不贞,或与此类。又所谓夫义妻柔。大扎撒有妻柔,或不信妻贞者,指丈夫不义也。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或作男子侮辱未婚妻,女子排斥未婚夫,不知原文若何。恐皆西译,不明东方之情,各执一词耳。恐原文当如睦姻之类:夫家不嫌妇,女家无克夫。既正夫妇之体,亦合二姓之好也。著者证以蒙古女子皆尚贞操,亦可赞也。又收继婚者,以负死士归者,得其财产努力妻子,则亦草原常态,未可以贞操论也。案周礼六德:孝友睦姻任恤,皆有体现(通观全篇),可谓四海同心也。
著者谓札尔忽赤为行政权与司法权之分离,窃谓过之。泰西所以贵法以掣政者,盖当年分封庶邦,无文官宣谕,故制法命之,如周公命康叔启以商政,唐叔启以夏政耳。所谓三权分离,须待共和议政,不容极权时也。然而胡丞相贵为养子,则其青册之诰,当如康叔为司寇,穆王受吕刑也。若果别于汉家,则待著者博考典籍以证。著者谓札尔忽赤为私权变为公权,是也。然而复仇一节非也。首领调节复仇,即公权力之体现,不必禁绝,然后为公也。泰西之禁复仇,盖如秦王之屠六国,使民畏于私闘,乐于公战也。台吉(或如周制调人)调节,较之听赎,犹允于理,盖存人廉耻,促人敬畏也。近代法为权利,盖主商事。古者法主禁断,以主刑事;盖苦主不同,制度有别。
札尔忽赤之青册,作者论为判例法,以天下所同性。吕刑: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以言律例之用,汉朝谓之决事比,惜国朝不用,不能通三统耳。
其普遍兵役、宗教自由,皆如周制。处死腾格里,犹如尧命重、黎绝地天通。然而成吉思汗之犹信长生天,亦如诸夏之犹信天帝也。
户籍制及禁止迁徙,还望著者博引史籍,明朝蒙古诸部似无此说,奄答西迎时明朝亦不阻挡,逮清而有章京管制,恐非故政。窃谓户籍及关引,盖农业之组织,明末工商发达,而度牒已废,况卫拉特之迁徙,何封树之有?
驿站制度,见周礼遗人之职。蒙古之狩猎,亦如周之搜狩,不杀孕,不掩群,讲武论刑皆如周礼。然则周礼分配不据武力,而以射礼,又先献宗庙,后为宾客,最次自享,不知蒙古其详。又三至十月禁猎,意如公羊三时田也。然则草原不若农田,故禁期亦长。中原斧斤网罟以时,是其比也。
交战时禁止掳取财物,颇敌后,见弃物不能取,战后统一分配。
确证通奸者,并处死刑。读之感慨,方今论两宽一免者,谓少数民族不以强奸为大罪,真不知是何肺肠!左氏曰: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惩。盖刑者,非惟惩恶,亦以示善。刑而宽纵,民何以归?
很赞哦! (102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