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红军长征中的不易和变易之道
易经是群经之首,哲学中的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易的基本含义包括变易、简易、不易。宇宙的运转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此谓不易;这个运转过程又是千变万化,随时随地处于运动之中,此谓变易;处于不易和变易之中的纷繁事物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又是可以被人观察认识、总结概括的,化繁为简,为我所用,此为简易。
中国自古以来,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必须通三理:命理、医理、地理。一理不知,儒者之耻。按这个标准衡量的话,五千年至今有资格被称为儒者的,凤毛麟角。
多难兴邦,乱世出英雄。湖南湘潭失去了一个教书匠,华夏大地多了一个毛泽东。真是祸福相依,造化弄人,学而时习之,令人感慨。
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经有很深的渊源。毛泽东不但懂易经,而且易道很深。椐《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一书记载,早在1920年,他就曾经和蔡和森大谈周易之道。
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关于对易经的运用,自始自终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这是当今国人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研究总结,继承发扬,是当今每一位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事情。现在我试着从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红军长征中的变易和不易之道这个角度,做一些粗浅的尝试,能力有限,希望大家斧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对于红军长征,这个震撼古今中外军事史林的战略大转移,我认为这不是简单被逼所致,一时兴起的草率之举。应该是一套思维缜密严谨,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实施的军事计划。时间就在遵义会议前后,机密中的机密,知道的人数不会超过四五位。
易经是古代中国读书人必修的课程,中国的天文地理一直没有分化出来,而是融合在这个体系当中。关于中国的地理,从伏羲八卦到文王八卦直至宋朝天文学家邵康节的实用八卦图,基本定型。和蔡和森大谈周易之道的毛泽东对于邵康节的这个实用八卦图,绝对是烂熟于心的。
邵康节的这个实用八卦图蕴藏着一个秘密,在这个图中有八个方向,八个门,分别是:休门、开门、惊门、死门、景门、杜门、伤门、生门。在这个代表中国疆域方位的八个门中,只有乾西北的开门和艮东北的生门是吉门,其他都是凶门。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战略大转移的目标直指乾西北的开门―――陕甘根据地,这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红军长征中的不易之道。
作为军事秘密和战争态势的需要,为了不使战略意图过早暴露,红军在重兵围困之中,辗转腾挪,四渡赤水,兵不厌诈,绕得敌军头晕脑胀,疲于奔命,失去了判断对手作战意图的基本能力。这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红军长征中的变易之道。
从1991年接受这个观点至今,我一直深信不疑,将近二十年来,随着人生经验和学识的不断积累,除了越来越钦佩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慨国人崇洋媚外、弃民族瑰宝如敝履之情日深,惋惜切切之情,无以言表。
值此国庆大庆60年之际,欣闻毛泽东思想万岁出现在游行方阵,感慨良多。古人言: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当今世界,虎狼当道,群雄争霸;然又隐含战国纷乱、一统归秦之势。时不我待,传统文化的精华衣钵不能抛弃,毛泽东思想的大旗不能不举,华夏民族的灵魂不能磨灭,总之一句:生生不息谓之易,炎黄子孙当自强!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