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暑期工之殇

火烧 2009-09-1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8
暑期工之殇揭示了少年打工背后的悲剧,中介公司与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打工,部分学生因劳累或被骗而遭遇不幸,暴露出暑期工安全与权益保护的严重缺失。
 暑期工之殇
新闻一则:2009年6月23日上午,13岁少年廖焕伟告别父母坐车到东莞打暑期工,7月5日凌晨2时,其父廖源桂却听到了儿子死在大埔社区伟兴厂的噩耗。暑假是许多孩子快乐童年中轻松美好疯玩的时光,而对于另一群孩子却是最后的夏天。

    这也许是很多人眼中的拉圾邮件,却透露出些不寻常的信息。流火的七月,是暑期工的高峰,这封信正是某中介公司推销暑期工的广告。
    看到这封邮件心里不禁有个疑问:中介公司怎么会有各地学校的学生介绍给工厂打工?还是自发组织的?很明显,这家中介与多个学校有某种意义上的“合作”;当然除了中介公司,还有专门的“掮客学校”和各种“可以信任的人”把不同学校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在假期里去“勤工俭学”,而驱动他们的多半都是经济利益。廖焕伟正是跟着村里的妇女主任组织的暑期打工队前去东莞打工,正是“可信任的人”组织的看起来没有危险的暑期工让他没能度过14岁的生日。
    暑期工中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多数都已经是属于成年人了,利用放假的时间找份工作试触一下社会的水温,都屡见不鲜的有媒体爆出“大学生暑期打工被骗,被迫流落街头”之类新闻,那些初中甚至小学的学生们又如何能判别所谓善恶?年幼的他们付出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曾在不少工厂看到过各类的暑期工,见过最小年龄的是九岁的男孩,他挥汗如雨坐的在车间一堆皮包中拼命的把缝好的小包翻过来;问他:“你上几年级?谁带你来这挣钱?”孩子低着头细细的声音:“五年级,妈妈带来的,可以挣点学费。”这是一种情况,父亲或母亲在工厂工作,孩子放假后没有人带,于是便带来工厂里做点零工顺便挣点学费,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孩子没有人管的实际问题。
    在另一个电子厂看到的可就不同了。学校派出两位住校老师,一男一女分管着近几400个15-18岁的孩子们,工厂管理层说:我们和学校签订了协议,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也支付工资,我们只管分配任务,其它管理都是住校老师管。住校老师更是认为没问题:我们管学生在那不是管,现在找实习单位不容易啊,学生出了事情我们负责!听起来没任何问题,而实际呢?听听孩子们怎么讲吧:“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中午和晚上各半小时吃饭,晚上加班到十点半,有时候到十二点多,好累!”,“吃不饱,工资都是发给老师的,说是每个月给我们五十块零用钱,但还没有发过,身上带的钱用完了,想吃泡面都没钱,找老师要也不给”,“来的时候学校每人除了路费之外每人收实习费500元,说是还有管理费,不过我不知道多少钱。”“最小的是…,还有…,94年的。”“据说这两个月如果表现好可以留下来当正式工。”“我现在就想回家,才不要留下来,累死!”
    据我所知在有些助学组织中,亦有不少组织家庭穷困的学生前往工厂打暑期工挣钱,以解决或补贴学费问题。但不知道这些助学组织是否考虑过,打暑期工是否违法的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只能招用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员,低于十六周岁属于童工,不得招用;而十六至十八岁为未年成人,虽然可以招用,但必须在上岗前进行《未成年工健康体检》及不能从事有毒有害等岗位工作;而且在结束用工前必须再进行体检以保证工作没有给未成年人带来伤害。
    或者法律的条文太冰冷,不适用于有爱心人的或者不理解人情,更甚者是立法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简单的手工工作或者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机械工作怎么会给未成年人或孩子带来伤害?曾位从事安全生产的专家告诉我:“工厂就是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也许他的形容太夸张,可我知道,一如新闻中的13岁少年廖焕伟,他不是死于工作,却是死于工厂不合格的电梯。工作场所中看起来简单的工序中包含着无数的危险,对于孩子们和未成年人来说比成年人更高。比如最简单的皮包的手工岗位,看起来不过是为裁好的皮料刷上一层透明的胶再等它风干,可就是这层胶所含的化学品会可能导致接触它的人白细胞异常甚至会导致急性白血病,而儿童和未成年人患病机率更大。退一步说即便是从事没有任何职业危害的工作,工厂整体环境都是不适合孩子们的地方,他们太小,不懂得保护自己,不懂得各种看起来新奇玩意后面的危险。工厂的消防池淹死过工人带到工厂去玩的孩子,工厂空地上的空铁桶砸断过孩子的脚……
    在这个夏天才刚开始的时候,13岁少年廖焕伟拉开了黑色七月暑期的序幕,新闻里时不时冒出各种关于暑期工的故事,翻看过去几年的暑期,不难看到各地正在重复上演着类似的故事,二年前16岁的少女梁晓雯在今天死于打暑期工的工厂,两年后的今天无数的孩子们透过各种渠道打暑期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的暑假变成了黑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