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家国
中国社会的阶级生态·导论
(长篇连载《中国社会的阶级生态》之第一)
共产党人必须清楚自己的社会基础,时刻也不能忘记,这不仅关系到党的存亡,同时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在中国革命中,共产党人最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和平建国时期,共产党人更应该知道我们的权利是谁给的,我们应该依靠谁,为谁服务,否则,中国就会出大问题,群体性事件就会层出不穷,各种反对力量也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
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这种变化非常剧烈,有时带有颠覆传统的社会性质。要认清我们的社会基础,要对我们的社会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这种变化作出彻底的分析和透彻的研究,中国人民也渴望看到这样的分析研究,好明白自己生活的变化和社会变化的就里。中国共产党人向来理论强悍,并以理论联系实际著称于世,但能透析当前社会形态的文章却非常罕见,这不能不让人思考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经济繁荣相反,中国哲学陷入了三十年的贫困,我们非常地不希望,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在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的同时,导致了我们的哲学家的贫困。
与星火燎原时期不同,共产党人已经不是国家的“少数派”,已经在执政党的位置上坐了六十年之久,而且,与任何其他国家的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已经完全地溶入了中国社会,她以七千多万党员的规模渗透到了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不论是光辉的殿堂还是旱涝的田野,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其中不乏人民的楷模和民族的脊梁,但在受审的对象和贪腐的人群里,也有这样的身影,甚至在乞丐的队伍里,你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人,他可能什么也不是,但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这种交融关系,不仅说明了这个党在中国有着绝对主宰的地位,也说明了那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时就是党内的关系,中国的社会形态,就是党的组织形态。毛泽东同志说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其中可能就有一层意思是说党外无所谓阶级,那些形形色色的思想和组织,都会反映到党内,甚至只是党内的思想和派系在社会的反映。
由此足见,我们分析中国的社会形态对党的建设有十足的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的方向有十足的重要意义。建国六十年,一般把这六十年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各三十年,这样的划分,对研究经济政治的时代特点是有很大意义的,但如果把这两个时代尖锐地对立起来,就是一种非常武断的作风,特别地,拿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来否定建国初期三十年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奋斗成果,把那个年代贬低为崩溃的年代,贬低为在影视作品里只配使用黑白镜头的年代,更是一种非常恶劣的作风,这种恶劣的作风,正好暴露了当前中国的深刻的社会矛盾。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前三十年的政治和经济成果为前提的,没有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著名的农村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不能实行,而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是土地改革的成果,是合作化的成果;没有工厂企业的全民所有制,什么股份制企业改制如何实行?尽管可以把建国初期的三十年说得一无是处,起码这三十年还建立了那么多工厂让你改制,还建立了那么多人民公社让你分田,还有数千万安居乐业的工人让你下岗和分流,而除了这些,改革还有什么内容?
著名的“土地财政”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乡镇企业垮台以后,农村几乎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 ,除了向农民摊派以外,主要就是依靠出卖宅基地的使用权,依靠出卖土地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权或开采权,从而维持了正常的运转,但土地是公有制的土地;在城市,土地财政则更是无以复加,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的运转,为了那些装点门面的项目工程甚至坐地分赃,拍卖土地使用权,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有些地方甚至在总的财政收入中占有优势的比例,但土地是公有制的土地。就是这些公有制的土地和资源,不仅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前提,同时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每当灾难来临,我们都庆幸我们国家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汶川地震来临,举国共赴国难,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即便是受西化思想影响很深的人,也能由衷得出“社会主义好”的结论。但如今,支撑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有制经济资源,正在走向枯竭,公有制的政治资源,也由于利益集团的形成,受到了严重的腐蚀,离开公有制支持的市场经济,能让中国的高速发展维持多久,已经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
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口号下,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鼓舞下,在发财致富的诱惑下,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好在由于我们过去的经济落后,我们的社会分工有欠发达,市场经济的优势很快被中国人所认可,以至于形成十亿人民九亿商的壮观的历史场面,人人都在寻找商机,社会发展的弦绷到了极限,宏观上表现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很快,这种场面就进入了历史,市场经济的规律加上国家行为,中国经济在大多行业达到了垄断,除了个别人外,大多数人被商潮呛了回来或被它淹死,人们只好接受命运的安排,为生计为房贷,为子女的上学和老人的病体奔波着,不得不活跃在劳务市场或被城管们赶来赶去,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已经应该谢天谢地了。
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市场经济在它的初级阶段即自由竞争阶段的优越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它在垄断阶段所表现的血腥性也令人发指。这种经济具备人们当初指摘的公有制经济的一切缺点,且无法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非公有制的前提下,垄断经济具备一切反动的特征,正是由于对这种经济的惧怕,通钢工人才表现出一种顽强的国有情结。
公有制的政治经济资源,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阶段,这两个因素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成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今,这两个因素正在部分或全部消失,中华民族又走到了一个紧要的历史关头。
为了彻底弄清事情的实质,为了彻底弄清中国今后的正确方向,我们开始对建国六十年的历史逻辑和社会发展做一个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对目前中国社会的阶级生态做一个认真的考察和分析。
作者:费尔多思
原发:费尔多思论坛--中国最大的思想集散地。
网址:http://bbs.feirds.com/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