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治单位部门“醉驾”
四川一刘姓司机,因公陪酒醉驾被拘留,单位“捞人不成”后送来15天生活用品和中华烟,领导表示工资照发。(四川新闻网)
原来,刘某所在单位于前晚为招待客户摆设了一桌酒局,刘某也前往作陪,并在酒宴中与客户们把酒言欢。而刘某在酒宴结束后,也因醉酒驾驶而被拘留。当单位领导得知刘某被拘后,第一时间便致电给刘某表示安慰,并向其保证在被拘留的15日内工资照发。同时,颇为“关心”下属的领导还连夜动用所有人脉关系,试图将刘某“捞”出去。“结果没有‘捞’出去。”刘某说,“捞人”计划失败后,单位领导又赶紧派人送来了生活用品,“还给我买了好烟,慰问我。”把玩着手中的中华烟,刘某哭笑不得。
我们姑且把刘某单位领导的做法称作单位部门“醉驾”。单位部门“醉驾”,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在中国,单位部门为生意,免不了酒桌上“感情深一口闷”, 酒后驾驶被抓被罚是家常便饭,因此到公安部门“捞人”也成了一些单位部门的经常性工作。而“捞人”不成,以“工资照发”表示“关心” 、慰问的,不会只有刘某单位一家。
一起又起酒后驾驶造成的生命惨剧,引发了公众对交通安全现状的强烈不满,也促使公安部下定决心,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了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行动。公安部强调,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实行“四个一律”,也就是 均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定处罚上限处罚。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说,“对酒后驾驶,无论涉及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视同仁,从严处罚,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
这次,刘某单位领导“捞人”失败,说明公安部的要求得到了严格执行。但是,从刘某单位领导对酒后驾驶的认识看,似乎是完全把酒后驾驶危害生命的风险置之了脑后。因此,即使刘某被终身禁驾,刘某单位也还会有王某张某李某“前赴后继”。
因此,刘某单位的“醉驾”行为,不仅让刘某“哭笑不得”,也狠狠地将了公安部的一军。单位部门“醉驾”行为,不仅可能撕开严厉整治行动的“口子”,也可能使严厉整治行动功亏一篑。
因此,严厉打击酒后驾驶,不能光把眼睛盯着驾驶员,光在马路上拦车测试酒精含量,还得把工作延伸到单位部门,尤其是对单位部门“醉驾”行为,在法律上要有说法,在治理上要有手段。
2009年8月30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