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需要什么?

火烧 2009-08-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人文底蕴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质疑传统经典的价值,提出研究应关注现实问题,强调学术规范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朱苏力在《社科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一文中,要说明什么?到后来成为一个相对主义甚至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这不管他有多大的学问,都归于一种可悲的语无伦次。他说:

 如果人文底蕴指的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甚或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当然赞同。……最重要的是,在社会科学上,只有首先想清楚,才能表达清楚。而“想清楚”不是文字的能力,因为在强调经验研究的社会科学中,“我们必须想的是事而不是词”(霍姆斯语)。  

如果更宽泛一点,“人文底蕴”是指对文史哲的了解,甚或是深厚的了解?甚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学者,由于其读者群的限制,当然应当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甚至是必须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蕴含了许多知识,有很多深刻的思想和洞识,可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或素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中国经典一定更有学术意义。  

或者,人文底蕴还应包括像中国古代文人学者一样要懂得一点琴棋书画?会吟诗诵词?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风度或生活方式?我在后面将论述,这种生活方式或知识类型不过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如果更客观的评价,因此可能有些大逆不道,即使那些我们今天仰之弥高甚至称之为泰斗的,既受过西方社会科学训练同时也有很强的中国人文底蕴的前辈学者,如果放在世界文明和知识发展史中,放在社会科学的传统中,我们必须承认,他们对于学术的贡献并不如同我们夸奖得那么高。而当今的一些学者不仅就知识的前沿程度,而且就知识的贡献而言,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前辈学者。  

我的一位研究生,业余时间弹古琴,一天就突发奇想:皓月当空,面对高山流水,古人之所以在弹琴前要沐浴焚香,兴许仅仅是为了减少蚊虫叮咬,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而并非如同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浪漫。这种尼采式的谱系学追究,固然令人扫兴,但它或许揭示了生活的原生状态,并且会令我们对以往的黄金时代有所警惕。  

2003年上半年,我去英国剑桥,我同一位在那里搞研究的中国经济学家发生了争论。他对中国当代经济学界的批评是关心效率太多,关心正义不够。在国内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界也屡屡有类似的论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是令人痛心的问题,从学术规范到学术品格,也可能存在学科关注点过于集中、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甚至“跟风”的问题;就研究者来说,也许有过于关注专业化,忽视了某些问题,有韦伯所说的“专家没有灵魂”的现象。因此,人文关怀、人文底蕴作为对社会科学不健康发展的一种校正被提出来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纷纷开始扮演起“社会良心”的角色,对一些他们没有多少甚至没有任何研究的问题发表不负责任的大而化之的评论,尽管我不可能反对他们就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相信,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可能是真诚的,但是感情的真实并不等于事物的真理,真诚也不保证正确。  

因此,在这种所谓的人文底蕴或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的背后,隐含的是某种通过分类来压迫人和压迫知识的力量。在这种人文的旗帜下,某些问题可能获得了优越的或高尚的地位,并因此可以压缩甚至压制另一类同样诚实、认真、科学尽管可能是有错失甚至有错误的研究,挤压某些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也可能永远不起眼但可能有潜力的研究。这种所谓的人文关怀或人文底蕴中隐含着某些学者的居高临下,过分自信。它既隐含了一种哲学上的先验论,即有些问题天生或根据定义就是更有价值的,对学术是更有贡献的;同时也隐含了哲学上的经验论,即前天昨天有价值的问题今天也会有价值,并且永远有价值。  

如果人文底蕴是流变的,那么今天的人文底蕴也许就是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就是探索的精神,就是怀疑的精神,就是承认传统同时又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如果时代需要即使没有这种传统就从我开始创造这种传统的精神,就是在学术问题上不尚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就是坚持用科学和理性来考察和验证信仰,就是求真务实和想像力、抽象力的结合,就是不断超越今天,超越自我的进发。也许可以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话来概括,就是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那到底什么是人文底蕴呢?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否则,人为什么成人,也就毫无意义可言,人就是更聪明的杂食动物:社会底层喝粥;社会上层“肉食者”

人文底蕴就是将动物的劣根性转变为社会更高文明的文而化之的品德结晶。就是马克思、列宁那样的勇气、智慧与学识;毛泽东、卡斯特罗那样的战斗精神和伟岸人格,就是世界追求更高尚社会生活,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现实的共产党人。

人文底蕴就是人类社会批判地继承各民族文化遗产、凝练出更高精神的意义价值,就是每个人应该汲取的人类精神荟萃:科学共产主义精神、价值、逻辑和理论。

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类、推动人类、提高人类现实的本质,就是运用形式构造人类更高的本质。这样说,比朱苏力说得清楚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