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请不要冤枉孔乙己先生

火烧 2009-08-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孔乙己是否被冤枉,分析其与现代学者的对比,强调专业知识与爱心的缺失,引发对鲁迅笔下人物与当代知识分子的反思。

  今天刚注册,写篇原创的文章,虽然幼稚,但毕竟是自己的真实感想,请诸位指教哈
  一篇《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让人拍案叫绝,不忍释卷,该文章颇具鲁迅风格,将某些人害怕鲁迅的文章,进而仇视, 乃至主张删减的人的心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该文章所列举的复活的渣滓中,第一个是孔乙己,孔乙己先生乃是何许人也。估计凡是略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不会陌生,那个张口就之乎者也,而且好吃懒做,常常成为麻木的人群取乐对象,最后走向死亡的科举制度的陪葬者,批判此人,我绝对赞成,举双手双脚赞成。
  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拿孔乙己和一些教授,学者,大师来作比喻的话,实在有些冤枉孔乙己先生咯:
  首先,“回”字有四样写法,这样的被孔乙己当作宝贝的“知识”,虽然没用,但却无错,因为回字,确实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那四种写法,而且,对于孔乙己这个动辄就是《论语》中的句子的人来说,对于儒家经典,他也算是熟知了。可是,看看我们今天的一些专家呢,譬如,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将蒋介石英文(Chiang Kai-shek)翻译为“常凯申”,话说回字在不同的文献里确实有四种写法,但是蒋介石在哪个文献,哪个场合里能叫常凯申啊?所以,让孔乙己当儒家经典大师,或者汉字异体字大师,我可能会服气,但是,让王奇当历史学大师,请问大家服气么?这一点我们冤枉孔乙己咯!
  其次,孔乙己并不阔绰吧,一个好吃懒做,小偷小摸的人能有多少钱呢?可是,当他吃那一碟茴香豆(豆子的数目应该不会很多吧?)的时候,小孩子围过来了,他还会给每个孩子一颗。说明他那种被扭曲的心灵里面,至少还有一点善良的成分,可是,今天那些腰缠万贯的所谓的“大师”们,或者被曝光自己打着伞看孩子们淋雨演出,或者无视那些王八蛋工程造成的一个个血淋淋的生命,“含泪”劝告,摇着尾巴向当权者邀宠,进而被赈灾曝光捐款是假,弄得沸沸扬扬……这一点是不是他们也不能和孔乙己相比呢?我们又冤枉孔乙己了吧?
  所以说,孔乙己当然是该被批判的对象,但是,咱也不能冤枉了人家呢,呵呵,个人觉得,至少,在专业知识。以及爱心方面,今天的一些学者,大师,精英,还不如孔乙己先生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