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我的正见·我的“偏见”

火烧 2011-04-29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通过读书人视角,探讨毛泽东与鲁迅的正见与偏见,结合卫建林著作,反思历史与现实,批判部分知识分子的低劣言论,强调伟人标杆意义。

我的正见·我的“偏见”  

   

我是一位读书人,曾经有过不切实际的梦想:在维持基本温饱的前提下,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比如说在一个藏书很大的图书馆里。实际上做不到,不久我就明白了。

   

现在是图书泛滥的时代,现在也是好书匮乏的时代。总结我的2010年的读书生活,我感到很庆幸,因为我买到了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那就是署名马也的《历史是谁的朋友——全球化:定义、方法论和走向》,2003年8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量为3000册。马也就是卫建林老师。几年前我就知道卫老师的大名和道德文章,迟至2010年年底才购得其大作,高兴多于遗憾。在买到这本书的同时,也读了《卫建林自选集》。这两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之所以说这么说,是因为于我这样的浅薄后学而言,先生至少早十年对于我们这个国家面临的现实作出十分深刻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也至少早十年对于那些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作出了十分到位的解答。

   

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说,因为对于毛泽东主席、对于鲁迅先生,我有一个正见和一个偏见,而卫老师文章的观点是支持我的正见的。

   

我的正见是:毛泽东、鲁迅这两位空前的民族英雄,即使在个人事务上,在道德上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起“检查”。他们没有完全属于个人的隐密空间,他们的磊落、无私、大爱体现在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中。  

先生的文字见于其“全集”中,主席的文字还有太多的没有公开。

   

鲁迅先生生前一直到现在,毛泽东主席逝世之后至今,有太多的人,在私生活上、在人品道德上,做着不可理喻的文章。我想,这些人、还将有一些人,仍会持续地制造那样的文字的吧。这就有了我的“偏见”之所由。

   

我的“偏见”是:毛泽东、鲁迅这两位伟人是一种标杆,可以以不同的人对待二位的态度作为评价言说者的标准。

   

很多朋友与我一样,在那些人的文字中,很容易地读书了那些人的低劣、阴暗、无知和别有用心。那是些顶着各种不同头衔的“知识分子”,无知这一说放到他们头上,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而怎么看都觉得恰当的。

   

“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袭用”,那么,这一标杆就将继续耸立在中国大地上,耸立在人心中,衬出这世间的两极。

   

不论是作为注释还是作为证明,是需要引用一点卫建林老师的文字的——  

卫老师在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文章《21世纪人民解放的旗帜》中如是言说:“凡与人民为敌者必与毛泽东为敌。凡惧怕人民者必惧怕毛泽东。他们在他的英名上倾倒垃圾、涂抹污水。那是大海波涛中蛆虫的呻吟,入云巨峰下枯草的悲鸣,活脱脱演出着自己的卑劣和渺小。毛泽东,就是那个使侵略者望风披靡,使压迫者弃械逃窜,使盗窃者胆战心惊,使一切人民的敌人寝食不安、闻之丧胆,而使人民得到鼓舞和希望的名字。”

   

卫先生也是我见识到的、少有的将毛泽东主席和鲁迅先生并置论述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骨头最硬。  

相关文章

  • 继续革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探索共产主义社会
  • 【历史探讨】:毛泽东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吗?
  • 近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毛泽东是最讲民主的(旧文)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子女亲属有啥“特权”?
  • 红色山西在行动--《山西青年报》一版的红色与毛思想
  • 毛泽东的历史印记和广泛民主
  • 毛泽东为什么感动世界
  • 批林何以还要批孔——读汪东兴回忆录
  • 陕西“毛诗会”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活动
  • 全面否定毛泽东--是时下中国乱局的根源
  • 我十分想念毛主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