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不要博士,只要一筐一筐的博士帽

火烧 2009-08-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舅舅与外甥女的对话,反映博士就业难、学费压力大、补贴减少等问题,揭示博士帽成为求职象征,而非实际能力体现,引发对博士教育现状的思考。

中国不要博士,只要一筐一筐的博士帽  

——一个舅舅和外甥女的真实电话交谈的记录  

   

这是一个舅舅和他的读博士的外甥女于 8月25日 的电话交谈的记录,文章标题是舅舅因感慨而后加上去的。此时,舅舅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福,少年强则中国强。说的多好啊,中国自古就不乏象梁启超这样的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但我们也发现,近些年中国少了这样的人,少了为少年操心,为民族未来操心的人。如此这般下去,民族崛起岂不是痴人说梦吗!  

   

舅:干嘛呢?大博士。  

外甥女:在实验室呢呗。  

舅:暑假也在忙吗?  

外甥女:可不是,帮导师做两个项目,累死了。  

舅:跟你讲个事儿。  

外甥女:说吧,舅。  

舅:你读硕士阶段每年我补贴你,当然也是奖励你3600元。博士阶段,你舅母说你已经算准就业了,补贴就不再给你了。现在想告诉你。  

外甥女:大舅,我读硕士那3年,我妈都不让我要你的钱。但你说这是对努力学习的孩子的激赏,我就没拒绝。你不给我,我也够用的。况且跟你说实话吧,你给我的钱我都攒起来,拿去游山玩水去了。嘿嘿。  

舅:你舅母说你怎么不拿去买漂亮衣服?  

外甥女:我不喜欢花枝招展。  

舅:嗯,好一个不喜欢化。就算我奖励你的“旅游券”了。游山玩水没什么不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既锻炼了体魄,有陶冶了精神。这钱花的值,说明你还没乱花,是个好博士啊。  

外甥女:你这样说,我就心安理得了,大舅。还有,我舅妈说我准就业,是不了解现在的情况。到我们这一届博士,我们学校已经没了公费一说,每年12000学费,我拿奖学金二等6000元,只够学费的一半,还差6000得我妈给交……想想都郁闷,我都25了还花父母的钱,心里挺着急的……  

舅:我要打断你一下,你疼爱父母非常好,但目前不要着急,慢慢来,将来毕业了再回报父母不迟。  

外甥女:嗨,回馈啥啊,大舅,你以为现在还向你们上学那时候呢,我们学校博士一筐一筐的,还不知道毕业了能不能养活自己呢。一想起来就郁闷,但有啥办法,小硕士到那儿都没人要,企业我又不想去,谁给黑心老板打工,打死都不去,这不,就只能蹲在学校里混了,将来好歹有顶博士帽戴。再说吧……  

舅:别泄气,读博士总比不读强的。也许,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在中国当下要改改了,正确的符合实践的应该是:读博士勉强改变命运!  

外甥女:难说,我们学校上一届还有几个博士没着落呢,现在博士是咋回事,谁不是心知肚明。  

舅:接回正题儿吧。  

外甥女:嗯,还有每月我妈给我生活费600元,导师每月给300元,导师说明年再给加点儿,估计有500就不错了。大舅我跟你说,我们导师忒黑了,我帮她做的项目,经费有70多万元,就多给我们点呗,心忒黑了。  

舅:导师给多少就多少,导师是你的老板。记住。  

外甥女:大舅你说的我明白,咱不是在吃人家的饭呢吗。我想起来了大舅,你曾跟我说过的,中国的读书人一有钱脸就变阔,现在我可体会到了。我们导师家有大别墅,还开一辆灰色的皇冠,听说三四十万呢……  

舅:教授要成了资本家,比大老粗还狠。但愿你将来若也是走这条路,希望能保持你的善良。  

外甥女:但愿如此,但时移境迁,谁知道呢。一种规律恐怕不是谁想逃就逃得掉的,我们导师年轻时也未必这样啊。前两天我去校外讲了点课,挣点外快,导师知道了,脸立刻就变了,吓得我再也不敢了。我成了包身工了,舅,可怜死了。  

舅:还得实归正传,900块钱好像也不少了,况且周末你还能回家改善,打打牙祭……现在知道我当时不让你读外地博士的好处了吧。  

外甥女:吃饭肯定问题,但一看到我那师兄就心酸。  

舅:师兄?你不是谈恋爱了吧?  

外甥女:不是,大舅。我导师一共带两个博士,另一个是男生,农村的,人很刻苦,但太穷,整天一身破衣服,小脸蜡黄的……  

舅:哎……  

外甥女:大舅,你说,咱们国家好像是不需要这些博士似的,要不怎么能忍心让读博士的学生小脸蜡黄呢!  

舅:关于博士待遇的提高,我都听过多少次了,但一直没见动静,想想让人费解。  

外甥女:郁闷啊,对了,大舅,我毕业了想去南方的高校,听说那里待遇好一些,是吗?北方高校好像现在太穷了啊。  

舅:这个我还没想好,但有两点可供你权衡:一是,你要权衡学术生态圈亲疏远近问题——你们学校近亲繁殖最典型,也是最安全的。你若离开你熟悉的生态圈子,到一个陌生的生态圈子,会怎么样,你自慢慢好好想想。反正时间还长呢。二是,生活成本的比较。你所在城市房子约6000元一平方,而要到南方,就说广州吧,平均要12000元以上。这里高校待遇是高一些,但考虑生活成本,实际是一样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