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
文章探讨了老有所养的现实问题,分析了权力分配、社会福利及资本主义制度对养老的影响,强调集体所有与社会共同承担的重要性。
一个悲哀但现实的话题,谁来养老。
问题是老人为什么要到处求人养自己,原来人年纪大了,劳动能力下降。于是人们必须攒钱,这钱是把年青时候的劳动所得存下来,年老了花。如果一个社会,一个人一生的劳动总体可以养活自己,一生创造的财富等于或者大于自己的消耗,那么靠年青时的积攒,大概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社会没有这么单一,在市场交换和竞争的游戏下,你攒下来的钱未必非得是你自己种地烧砖干出来的,而你挖煤烧砖干出来的财富也未必都归你,比如有人想出了权力,说矿山是他的,他有所有权,那么你挖的煤就归他了,他只给你活命钱,现在的活命钱,你还能干活时的活命钱。你老了,干不了活了,他还给不给你活命钱?看他的心情了。
看来权力不是个东西!但权力是客观存在的,权力占有了劳动成果。如果是社会集体分享权力,还好一点,因为有社会养老。就算总体产出少一点,大家都还能有个基本的保障。如果权力私有化了,无权的少就只有去求有权的人了,要看有权人的心情了。又或者把有权的人打倒,夺过权力来。夺来以后怎么办?你自个儿把着,又让别的人来看你的心情,对社会而言还不是一样!那把这权力分了行不行?也行,但不太好。这就又回小农经济时代了,少了集体劳动,大件儿的财富造不出来,幸福指数上不去。所以权力还是应该集体所有。但怎么落实这个集体所有?选个保管员容易,但要这个保管员经得起诱惑那要多想此办法。
隔壁贴子有人对小孩出题,说到养老的问题,问老人多了怎么办。小孩说把老人减少掉。这是小孩知识不多,会的办法不多,就想到了这么个简单的“馊”主意,不见得说是什么人性本来就是私的。而且这也可以说是出题的人无意中坑了小孩。因为题中也没写是需要几个小孩才能养活一个大人,又或者一个小孩能够养活几个大人,没有给出这个比例来。但小孩本来就打不过大人,怕大人,一看这家伙大人对小孩都到六比一了,在问他怎么办呢,那还不赶紧减少点。至少为什么减少好,目的是要干什么,他不一定考虑清楚了,他只是不懂事而已。但要注意了,这个小同学也并没有说要增加小朋友。因此如果拿这个事例去说明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多生小孩的话,那就是不懂道理了。因为这已经偏了,推不出这个道理来。小孩生得多,干活的人多,那是不是一定就都有人养老了呢?不一定,还得象前面说的,看权力在哪儿,财富集中在哪儿。
封建社会是直白的,权力都归皇帝,所谓家天下。心情一般都还好的皇帝被称为明君,不全拿完你的劳动果实,收一部分,留你些口粮,也可以包括你的养老钱。你要是遭了灾,他还会出些库银,你还能维持。他也不都把矛盾都集中在自己这儿,还要些打手,分出点儿权,分担些矛盾,也帮着管理。皇帝家天下,挥霍很大,但挥霍不完的,也在那儿存着,遇上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的,也照顾百姓疾苦,帮百姓养老的工作要做得好些。但这也得看人,一遇到不好的皇帝,马上又民不聊生,不说老人要死,就没老的人可能也活不下去。这还不说,天下不止一个皇帝,就算在一个皇帝的地盘里也不止豢养了一个打手。这些知道权力好处的人就互相斗,互相打,而且是逼着百姓冲在前面打。
封建的权力分配不公。那资本主义呢?资本主义向封建制度挑战,说权力不是非得是哪一家的,是自由的,于是就号召大家把皇帝给革了。但资本主义说的这个权力自由,又是怎么个自由法呢?资本主义革命建立了共和,找回了民主这个词。这个好啊!那是不是就可以大家集体所有了呢?你别想!资本主义革命家是以商人为主的,也混杂着革新过来了的封建时代的打手,那可是有机会读书、见过世面的,他们知道权力的好处,自然是不舍得分(看得更透的、舍得分权的人都和完全的穷人站在了一起,直接要求彻底分权或权力集体所有)。资本主义革命家不舍得瓦解权力,但又需要广大穷人无产者一起起来和封建主斗,于是想了个招,就是把权力的名义和实质分离了。民义上的权力,用政治辞藻来吹,实质性的权力,用金钱来取代,拿在手里。于是政治和经济就被巧妙地分离了,形成了资本主义政体的体制分裂症。政治上继续打起民主共和的大旗,讲究平权,宣扬选举权,用来鼓舞人心,这基本都是面子工程。实质上用金钱代表对财富的实际所有权,并且用法律固定下来,私有财产不容侵犯!我占有得再多,你们不许来抢!于是政治上,作为人,大家是平等的,自由的。私人事务,没人管你,你吸毒也好,卖亲爹也好,只要别太过份,不要引起公愤,你都自己看着办。非不来我厂里干活,把自己饿死,也是你自己的选择。集体的事情,也都一人一票,协商解决。总之只要你不动到我的私人财产权,什么都好说。经济上,钱就是实力,钱说了算。什么都是自由的,有价值,并且可以折算出个价格,用钱来买卖。我有钱,你不能抢,最多和我交易。于是穷人还是只有去有钱人那里干活,要看有钱人的心情开工钱。有钱人心情好,可以给多点,自己的养老还有点希望。给少了,也就糊口饭吃,养老,重新找子女吧。那这种政治上民主,经济上独享,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穷人们能干吗?于是资本主义学人们想了个招,分一部分权力给政府,让政府掌握一部分基本上能保证穷人生活,大概有个盼头的财力,进行第二次分配。于是劳动者的养老问题,自然也就归了政府,归了社会福利。
那么归了资本主义式社会福利的养老,是否就安稳了呢?还没有。资本家们“让”出了部分权力给政府,但还总惦记着,天天雇一帮学者政客,喊要小政府大社会,要削弱政府的权力。这一方面真是不愿意政府分太多,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战线前移,把社会视线集中在政府的权力身上,而自己则落个逍遥。政府权力小了,经费不足了,人们的养老问题自然也就危险起来。
就象那魔戒所隐喻的,资本扭曲了它的携带者,使其贪婪,资本家对财富的追求是无底的。要说原因,大概因为市场是残酷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残酷的。资本越多在经济上也就越强大,但在政治上不安全的感觉也会越强烈,因为政府必竟是一人一票的。于是资本家们会一方面加大对政府的限制,另一方面设法拉拢官僚集团,操控政治。但资本对政治的干涉只会激发更多人的不满。大资本式的生产加速了资本的聚集,也加剧的贫富悬殊,催生着反抗。而且参加过历次反封建斗争的人们,为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意实所启蒙了的人们,也会更熟练地拾起斗争这个武器。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革命以更快的频率,以更猛烈的方式爆发了。共产主义者敏锐地指出了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把这分裂的两面合一了,并且直接提出了权力集体所有,然后探索消灭权力(国家消亡)的道路。权力消灭了,作为暴力统治工具的国家消亡了,但不能回归小农经济或小作坊生产,所以作为一般社会生产的组织部门和社会服务的协调机构依然存在,人们的养老问题大概经统一调配而由社会共同承担。
在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共存的过渡性社会中,谁来养老呢?本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靠社会福利,应该不存在过渡问题,但没有是从计划经济退回商品经济,则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资本在原始积累过程中,隐蔽性最强的,速度最快的,社会反弹最小的,就是侵占集体财富。由于在原本的集体所有时代,普通百姓个人储备不够,如果集体财富又大量转为私有,那社会福利能否支撑总体的需要就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问题是老人为什么要到处求人养自己,原来人年纪大了,劳动能力下降。于是人们必须攒钱,这钱是把年青时候的劳动所得存下来,年老了花。如果一个社会,一个人一生的劳动总体可以养活自己,一生创造的财富等于或者大于自己的消耗,那么靠年青时的积攒,大概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社会没有这么单一,在市场交换和竞争的游戏下,你攒下来的钱未必非得是你自己种地烧砖干出来的,而你挖煤烧砖干出来的财富也未必都归你,比如有人想出了权力,说矿山是他的,他有所有权,那么你挖的煤就归他了,他只给你活命钱,现在的活命钱,你还能干活时的活命钱。你老了,干不了活了,他还给不给你活命钱?看他的心情了。
看来权力不是个东西!但权力是客观存在的,权力占有了劳动成果。如果是社会集体分享权力,还好一点,因为有社会养老。就算总体产出少一点,大家都还能有个基本的保障。如果权力私有化了,无权的少就只有去求有权的人了,要看有权人的心情了。又或者把有权的人打倒,夺过权力来。夺来以后怎么办?你自个儿把着,又让别的人来看你的心情,对社会而言还不是一样!那把这权力分了行不行?也行,但不太好。这就又回小农经济时代了,少了集体劳动,大件儿的财富造不出来,幸福指数上不去。所以权力还是应该集体所有。但怎么落实这个集体所有?选个保管员容易,但要这个保管员经得起诱惑那要多想此办法。
隔壁贴子有人对小孩出题,说到养老的问题,问老人多了怎么办。小孩说把老人减少掉。这是小孩知识不多,会的办法不多,就想到了这么个简单的“馊”主意,不见得说是什么人性本来就是私的。而且这也可以说是出题的人无意中坑了小孩。因为题中也没写是需要几个小孩才能养活一个大人,又或者一个小孩能够养活几个大人,没有给出这个比例来。但小孩本来就打不过大人,怕大人,一看这家伙大人对小孩都到六比一了,在问他怎么办呢,那还不赶紧减少点。至少为什么减少好,目的是要干什么,他不一定考虑清楚了,他只是不懂事而已。但要注意了,这个小同学也并没有说要增加小朋友。因此如果拿这个事例去说明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多生小孩的话,那就是不懂道理了。因为这已经偏了,推不出这个道理来。小孩生得多,干活的人多,那是不是一定就都有人养老了呢?不一定,还得象前面说的,看权力在哪儿,财富集中在哪儿。
封建社会是直白的,权力都归皇帝,所谓家天下。心情一般都还好的皇帝被称为明君,不全拿完你的劳动果实,收一部分,留你些口粮,也可以包括你的养老钱。你要是遭了灾,他还会出些库银,你还能维持。他也不都把矛盾都集中在自己这儿,还要些打手,分出点儿权,分担些矛盾,也帮着管理。皇帝家天下,挥霍很大,但挥霍不完的,也在那儿存着,遇上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的,也照顾百姓疾苦,帮百姓养老的工作要做得好些。但这也得看人,一遇到不好的皇帝,马上又民不聊生,不说老人要死,就没老的人可能也活不下去。这还不说,天下不止一个皇帝,就算在一个皇帝的地盘里也不止豢养了一个打手。这些知道权力好处的人就互相斗,互相打,而且是逼着百姓冲在前面打。
封建的权力分配不公。那资本主义呢?资本主义向封建制度挑战,说权力不是非得是哪一家的,是自由的,于是就号召大家把皇帝给革了。但资本主义说的这个权力自由,又是怎么个自由法呢?资本主义革命建立了共和,找回了民主这个词。这个好啊!那是不是就可以大家集体所有了呢?你别想!资本主义革命家是以商人为主的,也混杂着革新过来了的封建时代的打手,那可是有机会读书、见过世面的,他们知道权力的好处,自然是不舍得分(看得更透的、舍得分权的人都和完全的穷人站在了一起,直接要求彻底分权或权力集体所有)。资本主义革命家不舍得瓦解权力,但又需要广大穷人无产者一起起来和封建主斗,于是想了个招,就是把权力的名义和实质分离了。民义上的权力,用政治辞藻来吹,实质性的权力,用金钱来取代,拿在手里。于是政治和经济就被巧妙地分离了,形成了资本主义政体的体制分裂症。政治上继续打起民主共和的大旗,讲究平权,宣扬选举权,用来鼓舞人心,这基本都是面子工程。实质上用金钱代表对财富的实际所有权,并且用法律固定下来,私有财产不容侵犯!我占有得再多,你们不许来抢!于是政治上,作为人,大家是平等的,自由的。私人事务,没人管你,你吸毒也好,卖亲爹也好,只要别太过份,不要引起公愤,你都自己看着办。非不来我厂里干活,把自己饿死,也是你自己的选择。集体的事情,也都一人一票,协商解决。总之只要你不动到我的私人财产权,什么都好说。经济上,钱就是实力,钱说了算。什么都是自由的,有价值,并且可以折算出个价格,用钱来买卖。我有钱,你不能抢,最多和我交易。于是穷人还是只有去有钱人那里干活,要看有钱人的心情开工钱。有钱人心情好,可以给多点,自己的养老还有点希望。给少了,也就糊口饭吃,养老,重新找子女吧。那这种政治上民主,经济上独享,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穷人们能干吗?于是资本主义学人们想了个招,分一部分权力给政府,让政府掌握一部分基本上能保证穷人生活,大概有个盼头的财力,进行第二次分配。于是劳动者的养老问题,自然也就归了政府,归了社会福利。
那么归了资本主义式社会福利的养老,是否就安稳了呢?还没有。资本家们“让”出了部分权力给政府,但还总惦记着,天天雇一帮学者政客,喊要小政府大社会,要削弱政府的权力。这一方面真是不愿意政府分太多,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战线前移,把社会视线集中在政府的权力身上,而自己则落个逍遥。政府权力小了,经费不足了,人们的养老问题自然也就危险起来。
就象那魔戒所隐喻的,资本扭曲了它的携带者,使其贪婪,资本家对财富的追求是无底的。要说原因,大概因为市场是残酷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残酷的。资本越多在经济上也就越强大,但在政治上不安全的感觉也会越强烈,因为政府必竟是一人一票的。于是资本家们会一方面加大对政府的限制,另一方面设法拉拢官僚集团,操控政治。但资本对政治的干涉只会激发更多人的不满。大资本式的生产加速了资本的聚集,也加剧的贫富悬殊,催生着反抗。而且参加过历次反封建斗争的人们,为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意实所启蒙了的人们,也会更熟练地拾起斗争这个武器。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革命以更快的频率,以更猛烈的方式爆发了。共产主义者敏锐地指出了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把这分裂的两面合一了,并且直接提出了权力集体所有,然后探索消灭权力(国家消亡)的道路。权力消灭了,作为暴力统治工具的国家消亡了,但不能回归小农经济或小作坊生产,所以作为一般社会生产的组织部门和社会服务的协调机构依然存在,人们的养老问题大概经统一调配而由社会共同承担。
在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共存的过渡性社会中,谁来养老呢?本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靠社会福利,应该不存在过渡问题,但没有是从计划经济退回商品经济,则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资本在原始积累过程中,隐蔽性最强的,速度最快的,社会反弹最小的,就是侵占集体财富。由于在原本的集体所有时代,普通百姓个人储备不够,如果集体财富又大量转为私有,那社会福利能否支撑总体的需要就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