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点儿关于“考博”的话

火烧 2008-07-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43
文章讲述作者对考博的现实顾虑,包括经济压力、年龄限制、就业前景及教育体制反思,探讨博士文凭在当代的价值与出路问题。

一点儿关于“考博”的话

刚才,妻回来说某 胡 老师的老公调走了,离其服务期满还有两年, 胡 老师也就随着其丈夫走了。他们去了贵阳的一所大学。那里的条件比这里更好更优越:有十万元的安家费,120平方的房子住满8年就属于自己的了……。他今天办好了手续,赔了二万六千块钱。他是一位研究佛学的博士。

妻说:“你也考博士吧。人家刘XX说了,小X都考了。她意思是说我耽误你了。”刘XX和小X(没考上)都是我们的山东老乡。

“你以为考上博士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在这样的形势下,读完博士就能有出路吗?”

对于考博,我是有顾虑的。前段时间,我也动过心的,准备来年搏一搏。然而,困难大极了。自己年届四十,读完硕士两年,来到这所学校刚两年,手头还没有多少积蓄。两边的老人(我的母亲和她的母亲)都已过六十,都是农村的,没有收入的;我的女儿还在读幼儿园。现在读博士又要交学费,至少三四万。现在学校也不报销学费了。况且,物价上涨,油价飙升,粮食危机。即使考上了,突然有一天危机爆发,该怎么办呢?

另一方面,考博士的人,不都是为了“人为高处走”吗?不都是为了评教授拿高工资吗?即使我不能免俗,能考上了博士,缴上几万块钱的学费,几年之后能获得一纸博士文凭,但是评教授发财的“梦想”实现不了又该怎么办呢?

我明白,在现行体制下,没有博士学位,是很难在大学里受人“敬重”的,在有些地方甚至会被淘汰。为了以后的生计考虑,在我,读博士的念头还不能完全断绝。但是,我是不相信这种道路会持续久远的。这样下去,(我们中国人)连吃饭都会成问题的。所有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都是根源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谬论吗?文凭,在今天的中国,难道不是已走上邪路了吗?火山终究会爆发的,也有燃尽熄灭的时候。我不相信所有的爆发和熄灭总是重复同一种模式。现在,热火朝天为博拼搏的人,或许没有几个有此忧虑吧,他们还在希望着他们的希望。但是,在我,是有不同的思索的。

五年多之前,有一搭无一搭地参加了硕士考试。之后,曲曲折折,度过了艰苦的三年。毕业之后,进入了这所不太有名的大学教书。两年之前,研究生就业竞争就已经相当残酷了。年龄大的研究生即使想屈就,也很难随愿;也有许多人想回原来的单位而不得。假如我 能考上 博士,也假如我不想脱离现在这所学校,即不需要再去求职,我仍有困难。现在的我已年届“不惑”,没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好紧张,也不是赶潮流的人。我是有些怕现在的“博导”们的,怕他们不喜欢我这样的人。当下的博导们大都“老板”化了。我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吗?

不管怎么样,我是清楚不回归真正的社会主义,读了博士也没有真正用处的,也会很难的。在这种社会上,人微言轻的人是难以得到安生的。现在的博士学位,不就是一块敲门砖吗?但是,有时把砖敲烂了也敲不开门啊。话又说回来,回归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就不需要你死我活地去争读这种博士吧。

随它去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