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劲草:我有一片世界......

火烧 2009-08-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讲述一片树林的故事,从供销社院子到如今的林子,四季景色各异,回忆老主任与职工的往事,展现林中生活的独特情趣。

        我的后院是一片树林。有三十多亩地,两万多平方米的样子。林子不算小,树木高大且稠密;夏日里,树冠枝繁叶茂,密密麻麻地压了一层又一层。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墨绿色的山峰。即使是很晴朗的天,林子里面也是黑森森的。除了林间的石板路上,地面上很少能见得到阳光。如果下了雨,而且下的要不是很大的话,一半会时间,呆在林子里,你不用担心淋雨的危险。当然,林子里的情趣不仅仅是在夏季,也不但但是在这避暑乘凉;在每个季节里,林子里都有它不一样的景致:春看百草争艳,夏听蛙叫蝉鸣;秋观黄叶飘落,冬赏林梢月影......。总之,这林中有你寻不尽的乐趣。前些日子,我幼时的一位小伙伴来看我。我领着他在林子里转了一圈;他说:“这地方倒是个好地方,就是有些太冷清了!你一个人守在这里,不感觉到有点瘆的慌么”?“瘆什么”?我问。“要是白天还好些;但是要到了晚上黑洞洞的,感觉怪吓人的......”。他说;“哎!住这一二十年了。习惯啦......”。我笑了笑。­

        这片林子原来是供销社的大院,过去这里都是一排排的库房.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很少有几棵树。随着供销社的衰败,一排排的房屋被拆卖;后来那位败家子的主任又要卖这座大院子。退休在家的老主任闻讯赶来,和职工们一顿乱拳把这个只会吃喝嫖赌家伙赶跑了。从那以后,县社再没往这里派过领导。后来老主任领着几个老职工去了一趟县社;县社领导说:没办法!我们也快断顿了!你们几个老同志看看你们社里还有什么资产,和职工们商量着就看着处理吧!别让大家饿着就行......。看来县社也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可我们社里除了一座光秃秃的供销社大院和几间没扒卖的职工宿舍外,还有什么资产呢?老主任回来和大家开了一个会;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得;老主任用他那特有的语气声音沉重地说:“同志们!这座院子和先前社里原有的三百多万元的资产,都是社里的老同志用扁担挑,用小车推,掏力流汗干出来的呀!如今,十多年!啊!十多年的工夫!社里两届新班子改来改去把这一切都改没啦!非但如此,还倒欠了一屁股的债.....。如果不是青岭(指我)在院子前面还有两间门店,今天咱们大家进这个院子恐怕就得绕行三,四里路(如果不从我的门店里过,就得从镇子外的田间小道上绕过来;);因为那帮混帐东西把临街的供销社大门口都卖给了人家......。同志们,我也老了!不可能再带着大家拼打了!以后大家就各自想想办法吧!如果遇到了实在过不去的事情了,大家商量着可以扒些这里的房子卖,顾顾急。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家家里都还有住房;这里的房子也破旧了些......。但是我想和大家一同立条规矩,那就是,饿死,咱也不能卖这块地皮!因为一卖,咱们供销社就啥也没有了......”。老主任老泪纵横了!几个老职工也都擦起了眼泪。老主任环顾下四周,望了望这空空如也的大院子继续说;“咱们分片在这里栽些树苗吧!到我们老辈之年,如果没钱买棺材时,或许到时它就是我们的棺材板......”。三四天以后,这座院子的空地上栽满密密麻麻的小杨树苗。           

           冬去春来,秋至夏归。杨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落......。十个寒暑过去了!当年的一根根小杨树苗都成了一棵棵的参天大树。院子里的房屋和院墙已荡然无存了。整座林子和镇子外的田野已经浑然融为了一体。当年住在这院子里的人们也已于几年前就四外出去寻找新的出路了。老主任于五年前就故去了!他未能用上这林子里的棺材板,因为那时林子里的树还没成材......。当最后一批住在这里的人离去的时候,他们拉着我的手说:青岭啊!你可是不能再走啦!留下吧!照看我们的林子......。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每年的春天,我都会接到好几笔汇款,那是出外谋生的供销社人寄回的为杨树林施肥的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