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资料,又看到当年的政府采购第一案报道,突然想到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案,为什么就没有了下文呢?
该案背景:
2004年10月。国家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公开招标,总额114亿元,重点是改造、建设省市县三级传染病医院和紧急救援中心。其中针对“便携式血气分析仪”的公开采购数量为586台,分为两次招标完成。
第一次招标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共同委托中介机构“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采购300台。第二次招标由卫生部委托中介机构“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采购286台。开标时间同为2004年11月19日。
2004年11月30日,两次的招标项目的中标结果公布,中标的是广东开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这家广东公司每台仪器的报价高达8万元!而投标公司之一的现代沃尔公司的投标价为5.68万元,却没有中标。
问题:
中标公司广东开元的报价比现代沃尔高出40%。政府采购为什么只买最贵的呢?
广东开元医疗设备公司成立日期为2004年1月5日,核准日期为2004年10月15日,公司法人杨晓黎。该公司在核准成立当月甚至是当天就去参加了招标,而按照规定,投标公司必须向中介机构提供三年的业绩和纳税情况,不知道广东开元公司是怎么提供的这些资质?
就是这样的一个成立不足一个月的公司竟然可以用比其他投标单位高出40%的投标价格中标,给人感觉,这个公司就是为这次招标而成立的。
现代沃尔公司认为招标过程存在“暗箱操作”,向卫生部、招标公司提出质疑,并向财政部提出投诉,均没有给予答复,从而引发行政诉讼。此案同时涉及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国家部委,采购项目总额又高达114亿元,被称为“政府采购第一案”。
2006年12月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财政部被认为行政不作为,一审败诉。2006年12月22日,财政部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撤销一审判决。
现在是2009年了,这么大的一个案子,竟然没有了下文。
为什么呢?
谁跟谁在躲猫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