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行政机构臃肿恰似“温和腐败”

火烧 2009-08-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溆浦县行政机构臃肿如同温和腐败,人员冗余导致财政负担加重,依赖行政收费维持运转,引发腐败隐忧,揭示基层治理效率低下问题。

   

云南省贪官麻栗坡县委原书记赵仕永发明了“温和腐败”一词,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十分荒唐,贪官腐败给党和国家、百姓带来的伤害,不说残忍,也绝对与温和沾不上边。  

不过,“温和腐败”的现象却的确存在。最近看了一则关于湖南溆浦行政机构臃肿情况的报道,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政府行政机构臃肿恰似“温和腐败”,蚕食了国家的钱,牺牲了行政效率,却没人会因此违法犯罪。  

我们知道,在一些政府部门,人多了不是做事的人多了,而是扯皮的人多了,“生事”的人多了。  

让我们先来解剖湖南溆浦行政机构两只“麻雀”:
     溆浦县林业局13个党委成员中,有7个副局长,2个局长助理。“一个副局长,管上一个下属科室。”林业局一位中层干部说:“我们局有13个党委成员,加上局长助理,吃饭要摆上两桌才够。”据公开的资料介绍,林业局内设5个股室,下辖10个林业中心站,5个国有林场等24个二级机构,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118人。“几年前还好,副局长多了后,一时每人分不到一间办公室,不得不几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办公。”  

与环保局一样,林业局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当然少不了一些行政收费和罚款。“我们县每个单位拨款都是按人头算,养活我们局里所有职工,依靠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商品木材的收费和行政罚款是主要经费支持。”该县林业系统,主要职工集中在林业站、林场和执法大队。据了解,在43个乡镇的林业站里,每个站的人数在10人左右。“这批乡镇林业站的职工,成了林业局最大的经济负担。”据林业局上报湖南省林业厅的资料称:在经费未列入县财政预算管理前,基层林业工作人员664名。由于人员众多,基层林业站只能实行1/3人员上岗,1/3人员轮岗、1/3人员停薪留职的松散管理方式。  

一个县政府的“功率”能有多大,要拖这么多大大小小“音箱”、“喇叭”,不可能产生美妙和谐的音效。  

要养活这么官员,财政拨款自然不够,于是名目繁多的行政收费、行政罚款,必须成为“敛财”的主要手段。溆浦国土局有资料称,2007年未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前,该局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经费出现严重缺口,个别站所为解决经费不足,出现了越权批地、违规、超标收费现象。  

另外,行政机构人员的臃肿,造成一个怪现象——乡镇行政人员纷纷“挤”往县城。在有人反映溆浦环保乱进人事件后,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监察室答复:关于进人收钱的问题,溆浦县大多数县直单位采取了这种做法,有的单位每人收取2万元,有的收了钱还无班可上。  

当然,越权批地、违规、超标收费、进人收费等乱象,不是机构臃肿部门所独有。但是,在机构臃肿的行政部门,这种乱象的产生,隐含着为“生计”谋的必然性。上级部门真要管就得给钱解决问题,给不出钱就只得睁一眼闭一眼。  

这种乱象就是行政机构臃肿的政府部门的生存状态,始终在打国家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已经是腐败的近亲了,严重下去就会产出贪官。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有多少精兵简政,但同样是有多少“春风吹又生”,皆因“野火没烧尽”。这把“野火”何时能烧尽,首先取决于认识的高度,如果我们把行政机构臃肿“春风吹又生”现象,看作是一种体制机制型的“温和腐败”,各级政府决不会如此地心安理得。其次是如何灭了这把“野火”,取决于我们“反腐”的力度,把与政府行政机构“瘦身”工作唱反调、出反力的领导干部,按“贪官”论处,情形可能会好一点。  

最近,出现一批厅级县官,并大有流行趋势。人们又在担心了,这批厅级县官是否真正理解中央的苦心,是否在思考打造县衙的厅级规模、厅级排场,让“温和腐败”跟着升级。  

   

   

2009年8月12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