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要“打倒陈毅主义”

火烧 2009-08-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批评陈毅调和主义,强调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展现革命斗争中主义之争与真理探索。

据一些史料记载,朱毛合璧之初,对如何建军、政治和军事关系,有过很大很激烈的争论。有一部电视剧《井冈山》,也大体是这样揭示的。

毛泽东从来都是主张政治统帅军事。但朱毛会师后,有了好几个胜仗,打开了一点局面,政治工作却有所忽略。此时,毛泽东意识到胜利中的问题,开始强调加强政治工作。而朱德则认为战事紧张繁忙,无暇顾及;朱德开始还认为,政治嘛,就是开开会,而开会嘛,就得耽误时间,革命战争靠的是冲冲杀杀,不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于是,毛泽东对此作了严厉批评。毛泽东甚至说:你是军长,战争总指挥……这个问题太重要,一定得跟你辩论清楚。然而,朱德坚持说:你会说,我说不过你,不过,要打仗还得靠我。毛泽东言辞更加尖锐:你在国民党那儿也是打仗,为什么跑到共产党这里来打,有个为谁打仗的问题嘛!这样,一下子把问题的实质挑明了。可是,朱德一时还是转不过弯,不接受毛泽东的观点。

由此,两人就争得面红耳赤。但毛泽东在情感上是将朱德认作兄长的,他一边批评他的错误,一边则喜欢他的坦率,至于争嘛!毛泽东从来都认为是好事:不争,那能辨明真理和是非呢!

此时的陈毅,却怕他们如此争下去,会伤了和气,就出来调和。可毛泽东不依不饶。这样,毛泽东既批了朱德的单纯军事观点,又得批陈毅,指出“玲珑八面的陈毅调和主义的危害”,提出要打倒陈毅主义。毛泽东是信奉斗争哲学,素来“争于主义”。他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可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在原则问题上,一时不清楚,一时不统一,只有实践摸索,只有互相争辨,才能水落石出。毛泽东毫不退让。性命攸关,毛泽东也决不能让。

毛泽东善于思索,不断创新。后来,为建党建军提出许多新主张新观点。毛泽东认为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开会,更不是耽误时间,政治工作无时无处不在,它深入细致,潜移默化。这些,都和朱德认识发生矛盾。而陈毅则继续调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终于,部队在撤出井冈山后,因思想政治工作的淡化,因盲目执行上级指示,因毛泽东真理性认识遭到排斥和被陈毅“调和”而抛弃,使新生的人民军队几临绝境。

真正的人民赤子,真正的聪明人,在探索中,固然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决不应老犯同样的错误;更不会碍于个人虚荣而不承认别人的真理。终于,朱德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陈毅也知道自己的调和主义的危害。此时,陈毅主动提出“亲自上门请毛泽东复出”。

痛快在于,面对陈毅诚情之请,毛泽东当然愿意复出,但仍毫不含糊地坚持“打倒陈毅主义”!痛快!主义之争嘛!目的就在于主义,个人感情归个人感情,不能因“言归于好”就忘了主义。这就是毛泽东的逻辑。这就是革命的和谐逻辑。陈毅则诚恳而明确地笑着表示:“打倒陈毅主义可以,但陈毅不能打倒”“陈毅还要帮作你,同你一起革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