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没有高尚之心,必然昏庸无聊

火烧 2009-07-20 00:00:00 中华文化 1027
文章围绕《易经》比卦展开,探讨高尚之心与昏庸无聊的关系,强调共振和谐与道器同呼的重要性,结合哲学思想与现实意义,揭示内心修养与人生境界的关联。

《易经》比卦的诠释  

   

(下坤上坎)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释诠]比卦:共时同步,吉祥。原始基元形态能够趋时应变,保持一贯的构形完整,才没有过错。不论认为阴阳构形在道之先(所谓物质主义,或唯物论),还是认为道之生成在阴阳构形之先(所谓理性主义,或唯心论),都是不准确的,必将给人带来祸患。  

[把握]将“比”理解作“谐”,或许还可容易接受。如果把“比”当作“共振”去解释,恐怕不知会遭到多少的嘲笑。但是,所谓继承发展,不仅仅是教条地将“字义”从古代搬到现代生活中来,而是应参照一卦的全部解释,还原其所表征的自然和社会的生象情境。这样,在同一思维下,我们就会更加丰富地展现出汉字“生象”的全部意义了。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释诠]《彖传》说:比,共时同步,吉祥;比,就是互相辅助,相互顺从。“原始基元随时变形不失完整”,因为规律是同一、永恒、不变的。“共时同步”,因为道器同呼共应;“先后有别就会出错”,因为一旦“道-器”割裂,“式-能”相离,运动就要停止,生命就不复存在了。  

[把握]《易》经的道学范畴,哲学根据,从此卦的解释中会更加深刻体会。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释诠]《大象传》说:水润下,地顺上,相辅相成。古代圣君正是根据这样的合谐之道建国封侯,抚恤万民的。  

[把握]这时,我们也许才会清楚地明白老子“上善若水”的由来了。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释诠]初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会有错。储备美酒以敬谢亲朋,一样会受到好友的盛情款待。以诚相处,就会获得吉祥。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释诠]《小象传》说:合谐相应,共获吉祥。  

[把握]思想共鸣,来源于主客思维的同频谐振。这是物之原理,也是人之情意所在,不可不察也。  

   

六二,比之自由,贞吉。  

[释诠]二爻:内心诚实,自发自愿,才得真喜。  

《象》曰:“比之自由”,不自失也。  

[释诠]《小象传》说:“内心自发”,就不会自欺欺人。  

[把握]不伪饰,不巧辩,是相互信任的前提基础。基础一旦毁坏,人生幸福的精神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六三,比之匪人。  

[释诠]三爻:貌合神离,就不会谐调。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释诠]《小象传》说:“貌合神离”,难道不是可悲的事么?  

[把握]身心同渡,不可分离,是健康的标志。一旦身心背离,幸福就会从身边溜走,在指尖滑下。  

   

六四,外比之,贞吉。  

[释诠]四爻:与大自然相亲相护,社会的文明风尚就能培育起来了。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释诠]《小象传》说:整个社会都敬老尊贤,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把握]思与境谐,美仑美奂。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释诠]五爻:一呼百应。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不强行己意,人们就会和乐融融了。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道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释诠]《小象传》说:能达到“百鸟朝凤”的效果,是因为能反应百姓的心声。要顺从正确善良的主张,不要追究违逆冒犯的过错。百姓之间能够互不设防,不相互猜忌,是因为政府实行了和谐之道。  

[把握]佛曰:“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这是纯粹宗教唯心的太虚幻境,是有违大自然生生相续的食物链交互为用的规律的,也是自缚手脚的虚伪之词。能做到“舍逆取顺”,已至人生善良境界,过犹不及。  

   

上六,比之无首,凶。  

[释诠]上爻:没有优良上进的楷模做精神榜样,一个团体组织就容易低级流俗。人们就要为色所累,被贪所害了。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释诠]《小像传》说:“没有高尚之心”,就会昏庸无聊,失去生活的方向。  

[把握]高尚的楷模所赋予给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自由主义所谓的“普世价值”,表现的却是动物性回归的粗浅而野蛮的低级趣味。  

   

[总论]相谐,或曰共振,不单是作为高级灵长目动物一个向上的文明性追求,也是自然的律动,能量生成物质的基因。  

海以广阔为大度;山以雄壮为英姿;天以空犷为谦虚;地以敦厚为朴实;生命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其繁荣。所谓个性,那是在大自然背景下的“万类霜天竞自由”,而不是争强好胜,一较高低。这是作为大写的人所不能不抱有的慈悲怜悯之胸怀。  

荀子所谓:“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