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一群排斥异己、奴性十足的下作之辈
空喊儒术的术儒对其他学派竭尽诋毁之能事。譬如,等待《管子》,犬儒使出了浑身解数进行封杀。《管子》一书,取势宏远,既为了君主统治,也关注平民疾苦,可谓关怀备至。这样的双重关怀是心胸狭隘的封建帝王不愿看到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管子》一书中有哪些是让封建帝王不高兴的话。在《管子》一书里,有多处体现出反对独裁专制、约 束 君王统治者的思想。如“形势”篇中有这样的语言:“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 国之 君,卑而不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独裁专制的国家,虽然操劳忙碌,也不免动荡不安。独裁专制 国家的 君主,往往是卑鄙而没有威信的。在“权修”篇里,管子再次提到“独王”的危害:“功之不立,名之不章,为之患者三:有独王者,有贫贱者,有日不足者。” 这里的意思是,君主搞独裁专制,必然使国家贫穷卑劣,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在反对君主独裁的同时,管子告诫齐桓公:“君不君则臣不臣……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管子·形势》)由此可以看出齐国当 时的 君臣关系,没 那么多 君道尊严,并不象秦始皇以后那样,君王至高无上,一言九鼎。 国 君对大臣都是相当尊重的,齐桓公将管仲称为“仲父”,显示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关系。正因为管子是一个反对独裁专制、限制君权 和约束 君主的人,所以,管子自然不受帝王将相和术儒的青睐,当在限制之列。这样一位奠定了礼义廉耻和法德兼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这样一位开中国思想先河的人物,居然在后代不被人们所重视,完全是后代封建帝王和犬儒屏蔽、排斥的结果。
大抵读至此,掌上千秋史的毛泽东批道:“申韩未必皆贼杀,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儒俗者万千,而贤者不一,不如过去法家之犹讲一些真话。儒非徒柔也,尤为伪者,骗也。”毛泽东无非是说,法家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而儒家呢?假正经,言行不一。形式上满嘴仁义道德,而实质上实施的却是严刑酷法,一肚子坏水。问题是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其实是伪儒家,至多是儒术满腹之徒。至于后世俗儒,当然更不值一提。《智囊》中,冯梦龙称孔子的弟子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在十年之中使五国皆有变,然后评论道:“直是纵横之祖,全不似圣贤门风。”毛泽东读至此激愤地说:“什么圣贤门风,儒术伪耳。孟轲、韩非、叔敖通辈,都是纵横家。”看来,毛泽东对儒术可谓一语中的。所谓“儒术伪耳”,大概是指作为孔门高足的子贡,为了鲁国的利益,四处游说,离间善良,这本身就违反了乐道修身以维系周礼的儒家宗旨。韩非子云:“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于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韩非子·难三》)言语之中,透出对儒术的不屑。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孔夫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皇室成员热捧孔夫子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天下;权势者捧孔夫子的目的是为自己升官发财实现不可告人政治目的而寻找“敲门砖”。失道而盈术的儒术伎俩逐渐成为统治者培育民众奴性的有力工具。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