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53) 2009-06-30

火烧 2009-06-3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美国成立网军,意图对中国进行网络围剿,强调网络战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分析美国在信息领域对中国的潜在威胁。

网络时政文摘(53) 2009-06-30

中国面临美国网军围剿 中国不能坐以待毙
该出手时要出手 一个民族愈害怕战争,愈容易捲入战争
问责轻飘飘 火车撞歪歪
法官带病提拔 司法何来公正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村干部集体腐败成气候

 中国面临美国网军围剿

美军日前正式下令成立网络战司令部,这则消息没有得到新闻界的重视,实际上这标志着美军战略的重大转变,人类战争将从炮火硝烟的杀戮场,转移到虚拟世界,届时每一次键盘敲击犹如发射一颗颗重型炮弹,而一个个交换机就像战略轰炸机。中国若不能迎头赶上,恐怕今后将面临美军的网络围剿及讯息讹诈。

美军今次整合各军的网络战力量,编成新型网军,统一管理美军电脑网络的防御与进攻,直属于五角大楼战略司令部,由一名四星上将领导,地位如同海陆空三军。这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如同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一样,争夺网络空间控制权,已逐渐演变成为美军维持军事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成立网军,得到总统奥巴马本人的大力支持,他早在竞选时就曾承诺将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等同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安全问题。他就职后不久即要求对美国的网络安全状况展开为期六十天的全面评估,以检查联邦政府部门保护机密讯息和数据的措施。

网络战落败代价大

此外,奥巴马政府在削减空军F22战机数量的同时,却大力增加了网络作战部队的开发费用,这显示奥巴马政府国防战略的新思路,从实体战场逐步转向网络世界,并从实体消灭到实体瘫痪的目标转变。

事实上,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早就指出,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讯息时代的战略战主要是网络战。随着电脑网络逐渐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国家的整个民用和军用基础设施都愈来愈依赖网络,网络也因此成为一国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网络战一旦全面展开,遭受攻击并被击败的一方,有可能遭受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危险,而获胜一方,将彻底破坏敌人发动和维持战争的战略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国家能挑战美国的讯息霸权。美国掌握着讯息领域的核心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交换机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美国企业的手中。微软操作系统、思科交换机的交换软件甚至打印机软件被嵌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后门软件已经不是秘密。事实上,美国在讯息技术研发和讯息产品的製造过程中,已事先做好了日后对对手进行讯息制裁的准备。

炒作中国黑客事件

美国大张旗鼓地成立网军,绝非无的放矢,近年来美国媒体一直热火朝天地炒作中国黑客事件,极力渲染中国黑客攻击美国政府网站,窃取美军国防机密,甚至声称中国黑客偷走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机的技术资料,还有一些媒体耸人听闻地宣称,世界网络大战早已开打,「冷战已转移到网络中间」。这些炒作的背后,就是给美国网军树立中国这个敌人,为美国网军的扩军备战提供舆论支持。

可以说,中国已经被美国网军锁定为敌人,相信不久之后,美国网军会不断推出瘫痪中国电力、金融、电讯、军事的网络作战计划。面对美国网军咄咄逼人之势,中国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抱残守缺,应迎难而上,迅速整编和大力扶持中国网军,对来犯之敌进行针锋相对的打击,保衞中国的虚拟国土。这是关係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切不可等閒视之。 (太阳报 冯海闻)

该出手时要出手

儘管北京政府一再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但可笑的是,南海周边诸国已经佔领南沙群岛的大部分岛礁,并实施有效管治,成为实际得益者。在南沙五百多个岛礁中,越南佔领二十九个,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各佔三个以上;反而号称拥有主权的中国,仅有效控制其中四个岛礁。

说到经济利益,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中国政府如今在南海连一口油井都欠奉,反而邻近小国却拥有超过一千口油井,每年开採五千至一亿吨石油。越南等国更变本加厉,与美、英、俄等国的大型石油公司联合加紧勘探打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汶莱则靠南沙群岛的丰富资源,跻身于世界富国行列。相反,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北京政府,则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有网民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国和北韩谁较容易捲入战争漩涡?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北韩,但其实不然。金正日是次气吞天下,疯狂叫嚣随时「先发制人」,痛击任何挑衅,结果无人敢接招。可以说,狂犬人人敬而远之,只要金正日不主动挑起战争,北韩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是有足够保障的。反而中国到处宣扬「和平发展」、「韬光养晦」,结果搞到邻近小国食住上,你有你搁置主权,我有我主动开发,北大人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愈害怕战争,愈容易捲入战争,「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好形象地说明这道理。一个国家凡事忍让、怯战求和,无异以血饲狼,只会断送民族利益!想来北大人也应该明白,该出手时要出手! (太阳报  林思源)

太阳报:问责轻飘飘 火车撞歪歪

昨日凌晨,一列由长沙开往深圳的客车和另一列由铜仁开往深圳西的客车,在湖南郴州火车站内发生相撞事故,至今已有数十人死伤。内地火车继续保持一年一撞的惊人纪录,铁道部官员却仍然稳坐钓鱼台。

就在事件发生前十天,铁道部长刘志军在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座谈会上信誓旦旦强调,要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全面提升运输安全工作水平,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但是,刘志军的牛皮刚吹完,郴州火车站就传来一声巨响,将其誓言击个粉碎。

早在去年奥运会前,北京开往青岛的一趟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列车相撞,造成七十二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的特大事故。事后,国务院进行追究,铁道部长刘志军只受到记过处分,副部长胡亚东受记大过处分。问责轻飘飘,自然难起警醒作用,火车相撞也就成了正常的事。

其实,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死亡七十二人重大事故,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部长一级官员早应主动辞职。人命关天,谁还有那麽厚的脸皮呆在官位上赖着不下来?但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只是搔搔痒,装装样子,骗骗老百姓,雨过不湿地皮。

一手遮天 腐败重重

铁道部官员之所以脸皮厚,完全是官商一体的特殊体制造成的。在内地现行体制架构中,铁道部既是政府部门,拥有至高无上的行业管理权,又是铁路运营和投资的商业主体,人称「铁路老大」。这种官办垄断地位,使铁道部形成唯我独尊、非我莫属的独特个性,不仅脾气大得很,而且骄傲得很,根本就听不进任何批评。

去年初南方一场特大冰灾,全国春运交通一团糟,广州火车站前差点出现挤死人的恶性事件,事后铁道部却自我评估,救灾工作可得「九十分优秀」,这实在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全国舆论一片批评声,但铁道部依然我行我素,年年春运一票难求,拒绝任何方便旅客的改革。

另外,每年国家都要投入巨资,由铁道部主导全国的铁路建设,单单今年的支出就有六千多亿元人民币,巨额的工程建设,铁道部一手遮天,腐败重重。这两年,哈尔滨铁路局和北京铁路局的多名高官均因腐败落网。由于工程建设利润巨大,好处极多,人人伸手,自然对安全管理极为疏忽。

内地铁路线在不断延伸,但安全系数却不断下降,长此以往,这样的铁路又有何用?火车愈造愈豪华,速度愈提愈快,但死亡率愈来愈高,这样的火车今后还有谁敢乘坐?可以说,各地铁路的每截铁轨都是血泪斑斑,当局如果不通过今次事件大力整治铁道部及其官员,厉行问责,今后恐怕还将有更多悲惨的撞车事故发生,更多无辜生命死于庸官之手。

东方日报:法官带病提拔 司法何来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进行人事调整,黑龙江、河北两名地方法院院长调升北京,担任最高法院副院长,但有意思的是,当官方发布这一任命消息之时,有一名来自黑龙江的上访人士,却在北京西客站前面具名举报其中一名新任副院长腐败。

据内地媒体报道,日前一名叫齐忠臣的黑龙江访民,在北京西客站人流量最大的出口处,跳楼示威,这名男子手持短刀阻止救援人员靠近,身上衣服写满了举报材料,当中涉及的官员便是刚刚晋升为最高法院副院长的南英。这名男子自称人证物证俱在,并有录音带为依据。

不管这名男子所称的人证物证是甚么,他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北京最繁华的西客站以死相博进行抗议,本身就说明被举报的官员多少有些问题。当局应该迅速查清真相,给公众一个清晰交代,这不仅是对南英本人负责,也是对司法的声誉负责。

实际上,最高法院副院长一职异常敏感,法官是司法形象的代表,法官正派不正派,人品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百姓对司法的观感。应该说,社会对法官的人品与作风要求,要比一般官员和普通人严格,至于最高法院副院长则应更加严格,能够经得起老百姓的挑剔,起码没有违法乱纪嫌疑。

访民举报 疑点重重

但从今次的举报事件来看,这位新进副院长身上疑点重重,很可能是「带病」提拔,这样一来,老百姓对司法的信心势必大打折扣。法官不正,其令不行,社会正义的底线便会屡屡被突破,社会失序,国将不国。

事实上,前任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便是一名大贪官,让法院蒙羞。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黄松有一直以来被视为学者型法官,能说会道,学问精深,表面上看很有一点「青天」味道,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收受贿赂上千万元,而且对未成年少女有特别嗜好,每出差一地,必要玩弄少女为乐。

这样一个人中败类,却窃居最高法院副院长一职多年,主宰芸芸众生的命运。当其腐败恶行曝光之后,世界各国以及内地普通老百姓都对中国司法的公正性刮目相看,中国法院的声誉,从此与黄松有这个贪官紧紧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按理说,黄松有桉后,最高法院应吃一堑长一智,对法官的选拔会更加严格,优中选优,让全国人民放心,但没想到,副院长任命消息刚公布,这边访民就上了街。难道最高法院还想重蹈覆辙?

或许,全国法官一样黑,根本没有选择的馀地,当局只好从一堆烂苹果中挑选一个相对不怎么烂的应付局面,这或许是中国司法的无奈,但却是中国老百姓的不幸。在这种体制之下,有何司法公正可言!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村干部集体腐败成气候

  今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公布,去年全国有1739名村党支部书记、1111名村委会主任成为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富裕农村,村干部腐败案件涉案金额更是惊人。

  前不久刚被查处的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子荣,涉嫌挪用村集体资金近2400万元。小“村官”变大“贪官”,沿海强村村干部违纪违法呈何趋势,遏制村干部腐败,路在何方?

  “吞金”2400万,小村干变大贪官

  刘子荣一案,佛山市纪委向半月谈记者透露了具体案情。今年1月,南庄镇纪委、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在对紫洞村征地补偿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子荣涉嫌挪用村集体资金,其中大部分是村集体留用的征地补偿款。

  经有关部门查实,2004年3月,紫洞村委会为躲避村集体债务,开办了名创贸易有限公司,将2004年至2006年6月村里的征地补偿款和村集团公司的资金存入该公司账户。从2007年7月开始,刘子荣以将资金短时间外借、赚取利息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名,多次指使村委会主管会计刘惠玲通知村委会出纳罗潮文开出空头支票,将名创公司的款项划入其私人开办的恒誉贸易有限公司账户,每次借款数额不等,既不开具借款凭据,也没有约定利率。

  刚开始,刘子荣尚能较快还本付息。从2008年1月起,刘子荣仍不断借款,却没有实际还款。从2008年11月起,刘惠玲和罗潮文开始追问刘子荣还款时间,刘不断推搪。至今年1月,名创公司账面反映刘子荣借款余额1710万元。另外,刘子荣还动用村集体在银行办理的定期存款,为自家的恒誉公司作质押,取得借款660万元。至案发时,刘子荣合计挪用款项近2400万元,主要用于转贷和赌博。

  刘子荣案并非个案。2008年浙江省检察机关依法查处403件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其中有172名村支书和村主任难逃罪责。

  沿海“富方丈”腐败特征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研究过多起村干部腐败案件的广州市律协刑事司法委员会主任钟闻东告诉记者,过去村集体经济规模小,村干部腐败案件,涉案金额上万元就是大案,但近年来随着村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沿海发达地区村干部贪污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

  作案手法越来越大胆。有的村干部过去还只是找些票据报销一下,现在则直接挪用集体资金投资牟私利,甚至大肆动用集体资金赌博,胆子越来越“肥”。

  集体腐败成气候。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国林表示,过去村干部腐败多是偷偷摸摸单独作案,现在则演变为村两委“领导”下的集体腐败。2003年,广州市番禺区贝岗村5名村干部挪用4000万元征地款购买债券,并收受172.5万元好处费。经查实,村党组织书记何波女、村委会主任邵耀深伙同支委、村委委员共同策划、实施了挪用公款计划。

  “吃土地”成村干部腐败主要目标。曾多次深入农村调研的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凡保轩认为,村干部腐败在发达地区以及城乡接合部主要表现为干部出卖或者侵吞诸如土地、集体产业等公共资源而中饱私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最大的腐败来自征地,农村最黑的黑幕莫过于征地黑幕,一些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最快的致富手段,莫过于侵吞征地款。”凡保轩说。

  此外,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村干部的腐败“黑手”开始伸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农工程、农村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领域。

  村民自治被异化,为腐败大开方便之门

  据吴国林分析,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主要体现为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并约定8个方面的事项应该由村民会议决策,但实际操作中,这种民主决策权难以落实到村民会议中,村民自治往往变成了“村委会自治”,并最终演变为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对村委会权力的内外部监督很容易被架空。

  一方面,村民难以有效行使监督权。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胡学相指出,虽然村民享有监督村委会的权利,但由于往往不懂得如何行使权利,加之担心举报会遭到打击报复,所以面对腐败村干部,多数村民常常选择忍气吞声。另一方面,对村干部的外部监督也难以到位。钟闻东说,各级政府对村干部的监管约束,无法像对国家工作人员那样到位,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上的真空地带十分明显,再加上人手不足,当前各级政府对于村干部腐败案件,往往是“民不举,官不究”。即使村民把问题反映上来,有关部门也只是按职能分工各管一段,缺乏协调机制。

  此外,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也为村干部腐败埋下了隐患。在胡学相看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干部选举的相关规定过于简略且可操作性不强,以致选举实践中,贿选、操纵选举、行政干预选举等问题不断暴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唐士其认为,贿选与村干部腐败有着天然联系,那些通过贿选上台的村干部,很少会考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而是明确把“做官”视为一种风险投资的过程,一旦当选便想方设法加倍捞回投入成本,从而为日后的贪污腐败埋下伏笔。

  遏制“村官”腐败须填堵三大机制漏洞

  有关专家建议,遏制“村官”腐败须进一步完善村干部选举、村务管理和决策、村干部监督三大机制:

  首先应改革村干部候选人提出办法,完善选民登记和投票程序,确保村民有效行使选举权;加强对村委会选举的组织和监督,严查舞弊贿选,避免“家族村官”、“恶人村官”、“贿选村官”等现象的出现。同时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私营企业主、返乡务工人员等新生代村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以改变目前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等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

  二是完善村务管理和决策机制。凡涉及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事项,尤其是重大村务和财务,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杜绝由少数人“拍脑袋”决策的现象, 努力提高村务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是完善村干部监督机制。上级部门对村委会工作的监督应进一步加强,可定期检查村务、村账情况,听取村民意见。珠三角一些地方采用的村账第三方审计就是一种有益尝试,值得继续探索推广。村民更要成为村干部的“全天候”监督者,这就需要进一步打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村民的意见顺利“上传”到有关部门。

  遏制村干部腐败,根本还在于要在农村地区培育现代法治文化,增强村民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律意识,并教会他们行使权利的方法,让村民在发现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时能及时举起法律武器。(孔博 詹奕嘉) (来源:半月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