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玩意儿
——文化批判
2009-6-26
听婵释禅说:所谓“文化”,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或是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文化”,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难有抓头的虚体,说白了,其不过就是个“观念”或是“观念”的多元化体系或是集合体而已。因为有了图书报刊、学校教堂、电视电影广播等的影视业、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团体、互联网、甚至包括人的大脑等等这些“文化”的传承、学习、传播、宣传、灌输、批评、批判等的多元化、现代化的“载体”,才使人类好象对“文化”有了点实体性的“抓头”。
文化是个人接受外来信息进而对个人精神世界形成影响的过程。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载体,所以,人的文化主要是社会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什么样的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和心理构造。
文化,主要是对个人力比多能量的社会性转化,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是使得个人接受大师思想、艺术等的点拨,使之更符合高雅文明的要求。
新文化是对个人进行现代化熏陶,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文明和能力,发展个人,创新关系,引领潮流的价值。共产主义文化就是使得人们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熏陶、促进过程,是理论实践的心理成长过程。文化与其说是个人的学习、艺术化过程,不如说是社会利益相互挤压作用的关系塑造过程,更不如说是斗争的过程、暴力与制度塑造人格的过程。
文化的广义概念是包括精神、物质多方面对个人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对于所谓的文化元素,必须加以批判。庞杂、混乱、超强的信息流将破坏个人的心理信息接受能力。也就是说,接受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必须由社会权力机构加以控制,这也是社会的现实表现,任何统治阶级都会控制信息以利于自己的统治地位。
听婵释禅还说:随着科学技术推动市场经济之商品生产手段、交换手段、消费手段的进步,特别是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进步,人类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也在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或是非系统“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中,通过不断的“取其精华,剔出糟粕”的(有如“五四”、“文革”等的)革新、改革和革命性“文化”活动和运动,才不断地为其增强了健康的生命活力。也就是说,从封建市场经济的即不讲“效率”,也不讲“公平”的“官本位”的主流文化,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的“金本位”主流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的“人本位”主流文化,人类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向着文明和进步的方向迈进和发展,并进行着各文化之间本质和目的大不相同的“升级换代”。
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进性,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先进性,这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必须加以鉴别,以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资产阶级的金本位文化还具有毒化人的作用,那就是使人们成为欲望之魔鬼,不计后果,消费就是快乐。社会主义讲究“以人为本”,共产主义更讲究的是解放人类的政治价值:健康、高尚、创造力、简洁生活和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的文化氛围与实质内容。
文化主要的是共产主义制度建设、政治运动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对敌斗争、对人民民主的社会关系确立,以利于“国家”的消亡进程。一切不讲原则,不讲共产主义、马克思理论本质的所谓“文化”都是有害的,必须加以辨别、批判。面对通过“当官买官”再进行“官商勾结”的封建“官本位”文化;通过办企业或是经商做买卖 “商官勾结”的资本主义“金本位”文化。必须用毛泽东思想占领文化阵地、掀起反潮流的共产主义运动。
是不是共产党,是真共产党,还是假共产党,关键是看这些行为人是不是“大公”无私地建设共产主义事业,为人民利益贡献聪明才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打击腐败,完善先进的无产阶级文化系统,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就是对于社会权力鉴别的原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