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6)

火烧 2009-06-24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与融合,强调文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指导作用。

     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6)  

   

   

                           听婵释禅  

   

 

“文化”,做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或是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随着全世界各个国家“国门”的对其它国家的开放,和科学技术推动市场经济之商品“生产”手段、“交换”手段、“消费”手段的跨跃式进步,及社会财富“分配”方式逐步“取向”于“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特别是市场经济之商品“交换”手段的有如飞机、轮船、高速路、铁路,和互联网等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和进步,而使“文化”所包含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趋势变得日益加快。当人们还只把目光全部集中在“经济全球化也即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候,其实“政治全球化和社会全球化,也即政治文化全球化和社会文化全球化”也早已在公开或是悄悄地“全球化”着呢!而这种世界各个国家的无论是先进的文化,还是落后的文化,都在相互融合、互补着,并在这种相互融合和互补的过程中进行着激烈的冲突、对抗、矛盾和斗争着。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先进”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主导和统领”人类的文明,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集团把握的方便,听婵释禅把那些浩如烟海、思潮纵横并杂乱无章的“文化”大杂烩,以社会形态为界线大致划分为: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也即以“官本位”为主流文化的封建主义文化,以“金本位”为主流文化的资本主义文化和以“人本位”为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三大类别。至于世界各个国家中的共产主义文化“因子”,由于其太稀少或是在论证着,因此,也就不做为本文的重要论述对象了。对于这“三种文化洪流”来说,首先我们需要声明的是,这是一种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集团把握的方便而进行的简明扼要的一种文化分类或是划分,是以文化的“主流”形态为基准,并且也不要硬往某个具体社会形态或是某个具体国家上硬性安装。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形态或是任何社会制度来说,其“市场经济”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某个国家,某个社会形态或是某个社会制度等是以封建主义文化,还是以资本主义文化,或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去指导“市场经济的运行”,或是以这“三种文化”的不同份量、比重、不同组合的文化形态去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等。就这“三股文化洪流”来说,即使是在很早以前的封建主义“官本位”的“主流”文化里,其也存在有如“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和民本观念”等的社会主义文化“因子”,和资本主义的有如出租土地等的“按资分配”的“金本位”文化“因子”的。而在资本主义“金本位”的“主流”文化里,不仅有封建主义的文化“因子”,而且社会主义“人本位”的社会主义文化“因子”就更多了。当然,在社会主义“人本位”的“主流”文化里,也是存在很多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因子”的,但是有归有,多归多,其封建主义的“官本位”主流文化、资本主义的“金本位”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的“人本位”主流文化,在其所在的社会形态或是社会制度里,其“主流”地位是没有什么从根本上改变的余地的。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做为三种不同“主流”思想理念的文化现象,并成为指导“市场经济运行实践”主流意识形态,对各个国家的“皇族或是执政党”、“朝廷或是政府”等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指导也必会以各自所持的不同文化“主流”思想理念来对其发生重要影响和作用。所以,对于这三种文化或是思潮,我们要把其看做成有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英雄主义等文化或是思潮一样,既然这些思潮可以纵贯千古,那么这“三大文化洪流”又有什么不可以绵延千古,并在其不同的社会形态里确立其“主流”地位呢!只不过是就看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为人类服务了。这“三股文化洪流”不是属于哪个特定国家的,也不属于哪个特定国家的人民的,其是全人类的,哪个国家的领袖和人民采用了最进步的文化或是思潮形式,并在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中运用好了,哪个国家的广大人民群众就受益多多,其领袖也就必然会名垂千古。也就是说,千万不要把这理论用“教条”了,那样你就会永远逃不出你的思想羁绊和思想樊篱的。  

   

   

可以这样说,这三种文化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或是社会形态里,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其都会“同时存在”这三种文化“因子”的。比如在美国社会制度里,虽然其是以“金本位”为主流文化的国家,但其同样存在着“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有如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的“社会公共福利保障体系”的社会主义的“人本位”文化因子,而且这种社会主义文化“因子”,甚至还要比某些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国家还要浓厚、深植。当然,美国社会也同时存在“官本位”的封建主义文化“因子”,否则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声嘶力竭地争着喊着“竞选总统”这么档子事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或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其基本上都是这“三股文化洪流”在相互融合和互补的过程中经过激烈的冲突、对抗、矛盾和斗争等,最后由各大利益集团或是各大阶级等妥协、调和、中和而形成一种“文化混合物”。当然,这不包括列宁毛泽东时代形成的唯我独尊式的社会主义“人本位”的主流文化了。不过,其后来在“经济全球化或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引导下,其绝大多数国家也都没有能够逃脱出再一次经受这“三股文化洪流” 进行重新组合的历史宿命。也即象苏联中国等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以‘金本位’为主,‘官本位’和‘人本位”为辅”的文化结构或是架构。  

   

   

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领袖集团和其人民对这三种基本文化的理解和应用各有所不同,其三种文化的“因子”在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运行实践”中的播种比例也就会有很大差别,甚至是南辕北辙地出现对抗和斗争,以至通过“战争”来打通口岸,或是通过“和平演变”来使这种文化走向世界范围内的趋同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种文化在各个国家文化中所占比例大小的不同,可以把其分类为:“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封建资本主义或是叫官僚资本主义四种基本制度形态,当然也可以统称为:社会市场经济。至于哪个国家是哪种社会形态或是哪种“过渡”社会形态,那就自己去对号入座吧!再比如美国的政治文化或是所谓的民主政治,及其经济文化或是私有制文化,不就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是后来的“和平演变”等方式播种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吗!而对于那些不愿就犯的国家,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则是“挤压孤立打击”的战略和政策。也就是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这种“不怎么样”所谓的“普世价值”文化,已经很成功的占领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制高点上,并成为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在这种文化强权面前,在这种已经从“内容和实质上”彻底“和平演变”了的各国文化,某些鼠目寸光、呆头呆脑的小左小右们,在私有制这种最根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文化都已经被普世了,还在声嘶力竭地提倡与批判什么附着在私有制“金本位”文化身上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的所谓“普世价值”文化,其好象还是生活在列宁毛泽东时代一样地真不知“今昔是何年”了,而在一个“金本位”为主流文化的社会里,小右们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又能值几个钱,这些权利,是对资产阶级而言的,没无产阶级又没有几个钱你拿什么去民主、去自由、去人权,恐怕连最基本的生存吃穿权、就业权、养老权、医疗权、住房权等都混不上呢,还奢谈什么去选举谁呢?而小左们的批判,多是无的放矢,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可以这样说,不管是什么国家,当把外国的第一个“合资企业或是外国的独资企业”放到自己的国土上时,这种以“经济文化”交流为起点的国家间的文化融合、互补、冲突、矛盾和斗争就开始了。这种“经济文化”交流的范围越广阔、越深厚,其对“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就越广越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永恒的法则,谁见过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纯种”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使“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了。当然,如果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充分地吸收社会主义的“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人本位”主流文化的精髓,其社会制度也就不可能“演变”成为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共福利保障体系‘重要因子’”的“社会资本主义”的“过渡且相对进步”的社会形态了。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这所有的转变、过渡和进步,也是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人本位”和公有制等理论确立以后,和列宁的社会主义实践成功以后的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最大危机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才把社会主义的“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等的“人本位”这些“因子”逐步吸收并实践“嫁接”到其资本主义这个“枝藤蔓叶”上去的。特别是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文化”的深厚世界影响力更是无与伦比的,其文化的精华、精髓和精神更是被世界各国“各取所需”地吸收和实践着,从而才引发了当时的一波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高潮。当然,后来苏联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金本位”主流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也退后到了“社会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中了,当然也有人说是退后到“封建资本主义或叫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中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人类共同“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和相互斗争等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大交流、大融合、大互补、大冲突、大矛盾、大斗争,才使很落后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赶了上来,使太超前的先进文化被拉了回去,而这种“追赶和后拉”的力量,是来自某些“主流”文化国家的坚强毅志力和其文化播撒在其“市场经济运行”实践后所显示的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优势而形成的。哪个国家的文化毅志力、坚持力强,哪个国家的文化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践指导所显示的优越性和优势强悍,哪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世界文化的同化者,否则就是文化的“被”同化者。也正是这种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力量的N多年来的反复较量,才出现了当今世界的“三种文化洪流”蘖合杂交的特殊文化结构或是架构。但人类文化总的发展趋势,则是世界文化正在向着“文明进步”的 “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方向发展。这似乎也是在验证着马克思的那个:“社会主义只能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全世界范围内同时实现”论断,至少也应该在一些主要发达大国之间同时实现吧!否则某个单个国家虽然可以一时实现社会主义,但除非不开放地闷头自己干自己的,否则只要一开放就不能不受资本主义等文化的战争颠覆,和“和平演变”的影响和渗透。而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变也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性了。  

   

   

中国多年来的与世界各国进行的广泛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流,特别是经济文化的交流或是叫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已在全面地进行着文化的根本性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当然也免不了有着来至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矛盾和斗争,其虽然也从外国那里学习了不少好东西,但总的来说,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的把“特好”的东西送出很多,自己却是学来不少糟粕给“后拉”的倒退了。  

   

   

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和盘根错节化,各国利益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使通过世界大战爆发的方式来进行文化的武装侵略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其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对别国的侵略,更多地是要靠“和平演变”的方式来完成,也就是说,你不演变他,他就演变你。美国人正是对自己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太过自信,而把别国的文化当成垃圾,才那样肆无忌惮地对世界各国进行“武装或是和平”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演变。而对于象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要想使自己树立起的社会主义“人本位”主流文化不倒,唯一的选择就是:也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的文化来“和平演变”资本主义文化,并以此种方式来对抗资本主义文化的“和平演变”。也就是说,在人家大张旗鼓地或是通过“武力”的方式,或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进行输出革命的时候时,你不行动,你不去演变他们,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被人家所“演变”。也只有通过社会主义这种先进文明的文化去战胜或是“和平演变”更多的资本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这即是为了自己,也同时给别人带来了许多好处。这也是毛主席所说的:“中国人民要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唯一出路和对策。  

   

 2009年6月24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