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自我批评

火烧 2009-06-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自我批评,反思大学毕业生在学习、职业发展中的思想误区,如怕苦怕累、心志过高、自我膨胀等,强调自我提升与努力的重要性。

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自我批评

   

大学毕业已有2年,一事无成,还在为温饱而奋斗。想一想,必然有自身的原因。找出了一些思想上的错误。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我的全部。

   

1.怕苦怕累,贪玩。不管有事无事,以玩乐为上,先玩了再说。大学毕业后,做了XXXX的工作。当时想着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致力于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这2年来,这方面的水平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没有明显的进步。学习缺乏恒心,不能持久。

   

2.心志太高。不甘心过平凡的生活,却又不愿意努力。或者说,希望能过非常小的努力,获取非常大的好处。高中时就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希望不劳而获。出来社会后,这样的思想还没有改掉。

   

3.自我膨胀。总觉得自己智商高,了不起,高人一等,胜人一筹。

   

4.投机主义。总觉得自己智商高,有头脑,梦想有一天被人发现,当上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之上,而是寄托在别人的给予之上。缺乏自力更生的思想,严重依赖他人。

   

思想产生的根源:任何的思想都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第1条:本来我是一个刻苦学习,品德兼优的学生,学习上一直是尖子。后来提倡所谓“素质教育”,叫学生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而应该全面的发展自己。这些道理,听起来堂而皇之。而这种说法的背后,就是学习刻苦、成绩好的学生被讥为“书呆子”。这样一来,成绩好本来是我的骄傲,后来却成为我心理上的负担。

小学的时候,读书在我心目中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到了初中,教科书中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几篇文章让我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第2条:这一条也是“素质教育”结的果。当时提倡“素质教育”,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美国的学生,非常敬重那些只花很少时间来学习、花很多时间来玩、成绩却很好的人。这就是一种希望花很少代价、却获得很大好处的不切实际的思想。

   

第3条:从小学起就是尖子生,让我有了这样的想法。这是自己的错。

   

第4条:到说底,这也是一种不劳而获和想法。以前我很努力,生活很充实,觉得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没有依赖别人的想法。自从接受“素质教育”后,玩了,懒了。出了社会,还没转变过来。这样的想法,在社会青年中有很大的普通性。有一些女孩子,没什么本事,怕苦怕累,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梦想着有一日当明星。虽然我没想过当明星,但这种自我膨胀、不劳而获的想法,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我很怀疑,当年那些人主张、主持“素质教育”改革,很可能就是敌对势力渗透进政府高层专门搞破坏。让中国一整代的青少年颓废,也就毁掉了中国的前途。

   

改正:

1. 以苦为乐,不怕苦,不怕累。苦是充实,乐是空虚。苦中自有乐,乐后必然苦。

2.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拒绝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想法。

   

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在这里自报家丑,希望后来人不要走我以前的路。趁着年轻,还有希望,拒绝享乐主义,拒绝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想法,自强不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