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既然不明真相,何以又积极参与?

火烧 2009-06-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分析群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指出群众并非完全不明真相,而是长期积累不满情绪,对处理方式不满。强调事件背后存在深层问题,而非单纯煽动所致。

远的有池州、徽州等事件,近的有瓮安、孟连、石首等事件,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参与群众动辄数千,甚至上万,轻则围堵起哄,重则烧车砸楼,居然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居然都是受了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噪煽动。至于厦门发生的PX事件,虽然聚集人数也不少,但因为人们只是“集体打酱油”,并无暴力冲突之事,只能算是准突发群体性事件,所以群众便非常明了真相,某些人也便没有别有用心之事。两相比较,动辄就声称的群众不明真相的人,恐怕也难免别有用心之嫌。  

在这些突发事件中,群众是否不明真相?应当说是。对于引起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始事件本身,即便是该原始事件的当事人(如果当时还活着的话)或其亲属,对有关部门对原始事件的处理过程及可能结果,也未必清楚,所以其他参与突发事件的人,明了真相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当然,被称为“别有用心的人”也未必见得明了真相。因此,称参与群众不明真相,本没有错。但被称为“别有用心的人”却也未必真就别有用心。  

然而群众是否真地不明真相?还真不见得。群众对原始事件的发生不明真相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但在日常生活中,对有关方面处理问题原则、过程、模式、结果的公正性等可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有关方面处理棘手问题的一推二拖三遮四盖五压六封口的模式,留给群众的印象太深刻了。表面上看,群众似乎仅是对当时事件的不满,但实际上是对有关方面长期形成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态度不满。参与这种事件有风险,这谁都明白,谁会无缘由地参与到这种事件中来?  

表面看似随口而出的“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表述,其实是做了精心选择的。不明原始事件的真相,这么说多半是符合事实的,但回避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既参与到事件中的群众,长期以来一直在积累一种不满情绪。原始事件不过是个导火索。这就像打麻将,听牌的早就听了,就看谁放炮了。仅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没有这种不满情绪的积累,决不会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说是有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这种解释也不怎么说得通。一系列突发事件中,或许也出现了一些打砸抢烧的人,但事后证明他们并非是煽动者,而只是参与者,而且我们也没有发现事后有关方面曾经找到过那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再说,就算真有别有用心的人,没有群众不满情绪这个基础,群众也不会仅因为不明真相就被煽动。群众并不全是傻子。  

有关方面现在还是习惯于使用“不明真相的群众”与“别有用心的人”结合起来以解释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么解释的好处很明显,便于按“一推二拖三遮四盖五压六封口”的老模式操作,不用费心思去创新工作方式。坏处也很明显,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个缺点,这种解释实际上自己抽自己的嘴巴。既然不明真相,何以又积极参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