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数学《不同意腐败造成苏共完蛋的观点》
评 数学-《不同意腐败造成苏共完蛋的观点》
老汉
数学的文章我是经常看的,而写的比较风趣,特别是一些挖苦右派的文章。今天这篇文章写得不是味了,整篇有“唯生产力、唯技术”之嫌。
数学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资本主义复辟,不是干部问题,干部好坏不是复辟的原因,复辟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力低下,这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原因。他的论点是,“我还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苏联,在东欧,也包括在中国,都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技术上有缺陷的,有毛病的,有一些象火车头刚发明时期的火车头,也有一些象莱特兄弟第一次发明的只飞了二百米远的飞机。”“当这样的经济系统运行起来毛病越来越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崩溃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他认为社会主义必定垮台的原因,按照他的观点搞社会主义是不符实际的空想,最后复辟资本主义也在情理之中。改革开放30年又回到了国民党时代,也是必然,先烈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数学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在那个国家都是搞不成的。 数学说,“而相比之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当完美的程度。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一腐败,政府倒台,回到的还是资本主义社会。” 看来资本主义政府倒台后回到的还是资本主义,不会导致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又必定要复辟到资本主义, 如今世界社会横竖都只有资本主义一条路了。但是数学又说,“如果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经过了技术调整和千锤百炼,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时候有可能政府也会腐败,但是腐败就倒台,则新上台的人,搞的还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就我的观点看,一个社会的政治危机不至于导致生产关系的倒退的。”看来数学仍然认为社会主义还是有的。不过逻辑上讲不通,既然现在的社会主义都要复辟资本主义的,那么未来的社会主义又从那里长出来的?是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平中长出来的?按数学的说法自己还是长不出来的,他说,”资本主义...政府倒台,回到的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看来社会主义只是一种空想,更谈不上共产主义社会了。
在数学心里好像社会主义也不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依靠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能实现。他说,"就是人工智能加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了社会的维护性生产,完全可以由电脑,网络,控制系统,等自动实现。将来完全可以由人控制的机器人长期负担人类的生活。因此,普通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甚至只需要极少数人的干预就行。而广大的人民确实就可以象剥削阶级那样不劳动而活着。这从技术上是完全可实现的。" 按数学的说法,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广大的人民确实就可以象剥削阶级那样不劳动而活着”,到了大家都可以不劳而获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受剥削了,当然也就不存在剥削阶级了, 只有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可以不经过革命和平长入到社会主义了。数学的结论是生产力不发达,特别是科技像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不发达,就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成功了资本主义也必然复辟,那么人类只有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中等待,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了大家“可以象剥削阶级那样不劳动而活着可以过剥削的生活”的时侯,这个时候才是大家过上无剥削的社会主义生活。
资本主义复辟不是党内出现了走资派,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而必然导致的结果。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个很重要的规律,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引起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合生产力的新的生产关系,这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较快速的发展。依据这一规律来衡量一下苏联和新中国,这两个国家在推翻了旧政权建立公有制的新的生产关系之后,生产力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苏联成了世界上的第二号超级大国,中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前列。以上说明这两个国家的新的生产关系并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又要倒退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去,而且当他们再回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后,生产力并没有提高,苏联反而大大倒退了,中国的农村出现了“三农问题”,工业成了世界的加工厂,自己的技术没有提高,许多方面倒退了,只是虚拟的GDP提高了,付出了高昂的环境破坏的代价,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激烈矛盾。因此数学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资本主义复辟还是毛主席的论断正确,那就是党内出现了走资派。
我认为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复辟,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资本主义复辟的主要原因还是毛主席说的,是党内出现了走资派。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以后,一些领导人不想继续革命了,老子打了天下应该坐天下了, 加上人民没有监督的权力,小资产阶级、农民自发地不断地产生资本主义思想,帝国主义的压力和瓦解,党内的走资派就逐渐形成了,这就是资本主义复辟的真正原因。至于说资本主义不会复辟到封建社会,这话也不完全正确,欧洲资产阶级开始革命初期,也常有封建王朝复辟的事,因为当资产阶级革命刚取得政权的时候,社会上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种力量同时存在,两种力量仍然进行激烈的较量,封建主义复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当资本主义社会里消除了封建主义之后,才有可能消除封建主义的复辟。但是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不同,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形态,按照生产关系和所有制来说,历史上有固定形态的社会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只是一个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动态型过渡形态的社会,它介于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社会,毛主席说过,这个社会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以外,其他和旧社会差不多,这就预示是着在社会主义整个过渡时期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仍充满着激烈的斗争,包括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激烈的斗争,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补课论就是党内两道路斗争的反映,谁胜谁负还很难确定,弄不好资本主义可以随时复辟。 所以在社会主义整个过渡时期内,仍要不断地进行革命,去逐步地消灭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成分,逐步地增加共产主义的成分。共产主义的成分包括各方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等方面。经济上要逐步增加集体的和全民的成分,发展生产力;政治上要逐步提高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人地位,这一点是核心的,逐步削弱国家和政党的作用,最后达到消灭国家和政党 ;文化上要发展与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有利于发展共产主义成分的文化;思想上要不断提高共产主义的觉悟,然后进入无阶级社会。因此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社会主义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在这个过渡时期内,共产主义的和非共产主义的成分同时存在, 而且两间不断地进行着斗争,这就是不断地革命,这个革命要取得胜利要靠无产阶级专政。 所以进入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革命结束,革命的道路还非常遥远,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仍然很激烈,资本主义复辟随时都有可能,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革命的任务才算完成,复辟的危险才能消除。
从下面的论点中,我们也能看出数学唯生产力论的观点,他见物不见人,夸大物的作用。他说,“因为完全的计划经济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需要有大量的计算,在没有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支持下,这近乎于痴心妄想。”事实做出了和数学相反的回答。计划经济在没有计算机的时候,各省、县、公社到生产队等都有统计人员,都要上报各类统计资料,虽然其速度和准确性不如网络,但其基本数据还是可靠的,我们的原子弹、氢弹等先进技术,也是靠人工计算,有的还用了算盘搞出来的,人是决定的因素。计划经济时期做年计划和五年计划都是这样做出来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虽然是人不能相比的,但是计算机和网络也是靠人操纵的,如果人是腐败的,数字也肯定是腐败的,靠腐败的数据做计划,还不如人工做可靠。只有把腐败官员的脑袋更换成为电脑由老百姓来操作,否则再先进的科技也没用。数学又说,“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采用粗糙的计算,只好让少数人决定一切。因为收集广大人民的意见,这个信息处理量受不了,没有计算机帮忙,任何人面对几十万封群众来信,只能够是束手无策。” 难道靠计算就有策了,计算机无非通过网络,提高了收发信的速度,关键是信收到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几十万封群众来信,计算机也无法处理的,每封信的内容还得人看,如何处理还得人拿主意,这部分最大的工作量还得靠人来做,计算机仍然帮不了忙,技术是重要的,但人的作用比技术更重要,过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失算也往往是见物不见人,毛主席能战胜各种困难、各种敌人,他的法宝就是重视人的作用。
附原文:
数学:不同意腐败造成苏共完蛋的观点
已经见过许多观点研究苏联为什么解体,这个前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资本主义复辟。
一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办法,就是从道德上进行批评,例如,批评苏联党内高层领导长期脱离群众,大搞腐败特权,等等,说是因为这样的道德,导致了苏共的解体。
那么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这些党的干部都是好干部,都道德特别高尚,都密切联系群众,都努力为人民服务,苏联就不会解体似的。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还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苏联,在东欧,也包括在中国,都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技术上有缺陷的,有毛病的,有一些象火车头刚发明时期的火车头,也有一些象莱特兄弟第一次发明的只飞了二百米远的飞机。
当这样的经济系统运行起来毛病越来越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崩溃就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一架有毛病的飞机,也起飞了,也飞了几百公里了,但是,它的毛病注定导致它要空中解体,那么空难就成了不可避免之事。这个时候你批评飞行员不讲道德?那是相当次要的。
如果说,社会主义一腐败就注定要资本主义复辟,那么按此推论,资本主义一腐败注定就要回到封建社会?没有道理的事情。
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一腐败,政府倒台,回到的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我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一腐败,则旧王朝完蛋,新的王朝还是封建社会,不会倒退到奴隶制去。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经过了技术调整和千锤百炼,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时候有可能政府也会腐败,但是腐败就倒台,则新上台的人,搞的还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就我的观点看,一个社会的政治危机不至于导致生产关系的倒退的。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率先认识到了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弊病,且下决心改革的时候,却发现越改革越向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靠拢,为什么?因为改革的初期,计算机尚未广泛使用在社会中,互联网,尚未广泛地使用在社会中。这个时候,及之前的苏联的计划经济,可以认为只是一种所谓的计划经济。因为完全的计划经济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需要有大量的计算,在没有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支持下,这近乎于痴心妄想。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采用粗糙的计算,只好让少数人决定一切。因为收集广大人民的意见,这个信息处理量受不了,没有计算机帮忙,任何人面对几十万封群众来信,只能够是束手无策。
而相比之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当完美的程度。
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当年的马克思没有注意到的新情况,都在支持或者暗示着计划经济。一个就是人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然贪得无厌,这种贪得无厌必然导致对环境的疯狂破坏,地球的资源迅速地耗尽,这就需要计划经济来计划使用地球的资源,使我们的后代也能够活得好。
而另一个方面,就是人工智能加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了社会的维护性生产,完全可以由电脑,网络,控制系统,等自动实现。将来完全可以由人控制的机器人长期负担人类的生活。因此,普通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甚至只需要极少数人的干预就行。而广大的人民确实就可以象剥削阶级那样不劳动而活着。这从技术上是完全可实现的。
因此,一方面人类要拯救地球,要压缩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开支,要过节俭的生活。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开通导致了人们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需求即是无限的,也是有趣的,也不破坏环境。
因此所有的不参与日常物质生产的广大人民,就大量地投身到软件产品信息产品的研究和制造中了,脑力劳动将占据人类的劳动的主导,就成了不可抗拒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打造的新社会主义新共产主义应当具有更为完善的生产机制。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