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深喉:逯军局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火烧 2009-06-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逯军局长质疑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引发舆论关注。文章揭露多个未批先建项目,如中国一重、金沙江水电站,反映环评制度执行不力,凸显权力与利益的纠葛。

深喉:逯军局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河南郑州市须水镇西岗村原本被划拨为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上,竟然被开发商建起了12幢连体别墅和两幢楼中楼。日前,记者赶赴郑州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当记者要求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长逯军对于他们出具的信访处理意见进行解释时,这位副局长却向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6月17日中国广播网)

  对于“皇帝的新衣”,逯局长只是做了那个直白的孩子。但网上对他却是骂声四起,不仅“不明真相”的群众骂他,说他的话伤了群众的心,那些与他从“灵魂上”完全一致的同道们怕是也在骂他,因为他把许多人光做不说的马桶盖子一把挑开了。在无数官员的心目中,有个错划了的等式由来已久,那就是“党=权=权势利益=权力资本”,过去有“反我就是反党”的党霸,今天有“替党说话就是替权势说话”的官霸,逯局长的话无非就是“你是准备替权势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潜台词是“你敢不怕权势?”,对于政府与官员来讲,在选择性使名词替换中,不注意好记者与平民的对象不同,使自己乃至同仁们都走光走得暴露!说了真话的"喉子",在你声上听不出正直,但在你声上却听到了真实....

  实际上,逯局长遭到如此拍砖的确有点冤枉。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权势早已成了权霸。在今天的《人民网》上,我们就能看到国家环保部遇到的尴尬。据报道:因擅自开工建设未经批准的铸锻钢基地及技术改造项目,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违反环境法规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

  近年来,被查处的环境违法项目,许多都是类似“中国一重”的“未批先建”,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按照我国当前的行政审批体制,一个建设项目要获得“准生证”,往往需要经过环保、计划、建设、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更是明确规定,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其他部门不得审批。

  那么,对“中国一重”的“未批先建”,我们不禁要追问,在没有环评审批的情况下,该项目其他的手续又是如何办下来的?

  无独有偶。据报道,日前环保部叫停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都存在未经环评审批就擅自开工的问题,“有些项目甚至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这些年来,一路绿灯最后卡在环评上的建设项目,并不少见。本该最先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却往往成了最后一道关卡,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根据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环评法执法检查报告,许多地方和部门存在着“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评先批”等现象,一些地方甚至用“红头文件”为此保驾护航,仅2007年全国就清理出51件与环评法有关规定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文件。

  由此可见,一些部门罔顾环评审批前置的相关法律规定,默许甚至是支持违法项目上马,这才是当前环境违法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

  那么,这些罔顾环评审批前置的相关法律规定的部门都是些什么部门?都是什么组织领导的部门?他们到底又在为谁说话为谁做事?这种权势大过法律,做既得利益二奶而胆大包天瞒天过海胡作非为,令环保部无比尴尬的局面,难道不比逯局长的一句话更恶劣、更令人难以容忍吗?可是,这些部门又受到了多少谴责,责任人又有谁被追究呢?

  逯局长的话是丑,但丑得真实,丑得令人警醒。权霸们自觉不自觉地已将自己的利益与百姓的利益放到了对立面,他们不仅思想上已经想着,在行动上已在做着,而且在言语上也不准备在顾忌了。因此,如果党还是人民的党,那么,对那些划错了等式的权霸们,该是清理他们出去的时候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