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失败与渺小的胜利——对邓玉娇案的思考
伟大的失败与渺小的胜利
——对邓玉娇案的思考
黄尔文
记得在邓玉娇案庭审结果出来之前,有家网站对“女服务员刺死官员,算正当防卫吗?”作了调查,结果点击“属于正当防卫,不应该定罪”的网友超过95%。点击“属于防卫过当,但也不能叫故意杀人”和“不好说,此事还有待斟酌”这两项加起来的人远低于5%。 很明显,超过95%的网友判断:邓玉娇在案件中属于正当防卫,不应该定罪。再综合各个网站上类似的调查,研判分析已经公布的案情,人数或许只有几百万、几千万的“95%的网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的判断符合法理,符合正义精神,也符合广大劳动阶级的利益,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可以代表占中国人口95%以上的人民大众,是人民的呼声和意愿。但是,巴东法院竟然作出了“邓玉娇有罪”的判决。95%的网友的判断发生了错误。占中国人口95%以上的人民出现了错误。超过10亿人的呼声被置之不理,他们的意愿和努力以失败而告终。倒是巴东法院所代表的不足总人口5%的那个阶层取得了胜利。
巴东法院和巴东县官僚阶层那么一小撮人真的有那么大的魄力,敢于用一些漏洞百出不合逻辑的说法来对抗10亿中国人民的意愿?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条线索:由湖北省公安厅坐镇指导恩施州警方接手侦查的“故意杀人案”被发回巴东县——这是案件将“大事化小”的第一个征兆。但是,谁能推动湖北警方这样做?
第二条线索:全国各网络媒体被指令禁言,不允许发帖讨论,一时万马齐谙——这是“舆论导向”的前奏。请注意,这已经不是湖北省一个省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全国各大网站的统一号令。谁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三条线索:出来了几篇带导向性质的“专家文章”——这是“舆论导向”的实施。只可惜,那几个“专家”并不怎么争气,他们不顾事实不合逻辑的文章就好像寂静的夜空中几只乌鸦的呱噪,引起一片叫骂声。但这仅仅是小范围的叫骂。背后的力量和被禁声的大多数都在等待。
第四条线索:巴东县政协会议提前透露了审判的最后结果——无非是要给人们一个心理准备。
在审判还没有开庭之前公布的巴东县政协会议关于案件性质的说法与之前法学专家的说法和最后宣判的结果,惊人的一致,说明这个案件已经变成了在人为的操作下按照一种内在的逻辑运行的程序。
四条线索背后的导演终于开始完成这一场大戏的收尾。接着一些“网友对审判结果表示满意”加上非政治化的评论,以及邓玉娇被释放,感谢政府,不予上诉的“和谐”尾声,宣告了人民的失败,官僚阶层的胜利。
强奸民意,操纵舆论,违背事实,引导案件出现某种结局,这能算是一种政治智慧吗?根本谈不上!只能说是一种低级的政治手腕。
你可以将邓玉娇判三年五年,判死刑,然后强行宣布一些捏造的事实,接着将网络封锁,将一切正义的评论删除,不允许人们谈及此事,对谈及者治以重罪,人们就会不谈这件案件,依然故我地生活,其结果和现在并无太大的差别。形势暂时还没有发展到会为了这样一件案件引发大规模暴力革命的程度。但是,执政者因此事丧失人心,却是不争的事实。95%的网友,95%的中国人。超过十亿人口,占地球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敢忽略这么大的政治力量。即使站在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宣判邓玉娇的无罪,也能暂时得到超过十亿人口的95%的中国人的拥戴,连这种政治智慧都没有,反而公开地蔑视人民的呼声和意愿,这种事情竟然冠冕堂皇地发生了!这能够说明统治者的强大,不可一世吗?不能,只能说明他们在政治上的愚蠢和懦弱——连损害了他们的那个阶层利益的最下层都已经没有能力去对付还敢侈谈什么政治吗?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最古老的政治格言。在邓玉娇案件中,各派政治力量都跳出来表演一番,他们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利用这个案子来争得人心。尽管他们的努力以人民的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多少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于广大的人民,敢于通过一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公开地主张自己的法律见解,公开地蔑视并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尽管以失败而告终,但注定了这次失败是一次伟大的失败。唯独最有能力从案件中得到最多受获——得到人心的中国最大的政治派别,中国的执政党,尽管获得了表面的胜利,将一件大事——一个惊天大案变成了一件地区性的小事件,并以各方的“和谐”收场,但这种胜利是极其渺小的。人心不可背。人心不可欺。所以,他们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
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