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哲学探索:毛泽东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哲学家

火烧 2009-06-17 00:00:00 思潮碰撞 1032
文章强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性,提出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他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哲学家,推动了哲学和社会发展。

  哲学探索:毛泽东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哲学家


  什么人是哲学家?哲学家必须是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哲学发现和创新的哲学探索者。
  那些仅仅是对过去和当代的哲人的哲学学说进行研究和总结概括、不到实践中去探索发现、没有创新成果的人,就不会成为哲学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哲学“学者”罢了。所谓“学者”就是比较全面地认知和掌握了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的人们。而“学家”则是不仅认知和掌握了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而且有所创新,乃致是更大程度的创新。“思想家”就必须是创新者,而且应该是更伟大的理论创新者。老子创建了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创建了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建了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毛泽东实践了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老子、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就是人类历史中伟大的哲学家。而没有创新的知识分子充其量是个“学者”,而不是“学家”,更不是思想家。比如,“物理学者”与“物理学家”的区别就是:“物理学者”只是已经认知和掌握了当前由他人发现和创建的全部的物理学理论知识,“物理学家”则不仅是已经认知和掌握了当前由他人发现和创建的全部的物理学理论知识,而且自己必须有新的发现和创建。牛顿、爱因斯坦就是人类历史中伟大的物理学家。
  因此说:一个人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哲学者”,就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前人所总结概括的哲学知识,认真学习和掌握前人所总结概括的各种专业的科学知识等“百科”知识;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哲学家”,就要积极到实践中去探索发现,认真吸取他人所总结的经验,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进行试验和实验,经过逻辑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发现真理,做出理论创建,就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
  毛泽东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他在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会上的演说《整顿党的作风》中说:“如果一个人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是不是就算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呢?这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就是对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进行实践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论述。他对抗日战争所做出的结论是:日本侵略者必败,中国人民抗战必胜。《论持久战》中有一段运用“四维论”的“对比调和”的简要论述是:“加上日本是小国,地少、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个条件,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这就是中国决不会亡的根据。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正是毛泽东所实践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才使得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毛泽东指出:正确的认识来自于全面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伦理的结论来。”“重复地说,伦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伦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他总结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毛泽东的这些观点就是典型的科学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严厉地批判主观唯心主义者说:“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把客观唯物主义者叫做“庸俗的事务主义家”。毛泽东在论述了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之后说:“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过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向碰壁的地步。”毛泽东指出:客观唯物主义固守于经验,缺乏理性思维,“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的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这就是毛泽东对客观唯物主义者的严厉批判。
  毛泽东在一九五五年十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会议上所作的结论《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中作出预言:中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五十年到七十五年的期间内,国际、国内、党内一定会发生许多严重的复杂的冲突和斗争,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按照我们的经验,我们这一辈子有过多少冲突,武装的,和平的,流血的,不流血的,你能说以后就没有?一定会有,不是很少,而是许多。这里面包括打世界大战,在我们头上甩原子弹,出贝利亚,出高岗,出张国焘、陈独秀。有许多事现在是没有法子料到的。但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可以肯定,一切困难是能够克服的,一定会出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是不是一定呢?我看是一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这是一定的。” 毛泽东作出的这个预言显然不是完全用辩证法推算出来的,仍然是在他所实践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从1955年算起,2006年是刚刚进入这个“方位目标”的第一年,离75年内尚有20余年。现在看来,毛泽东的这个定性预言能够实现。但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这个预言中所包含的“质”和“量”——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论证。毛泽东在这里所指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准发展起来的公平和谐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的这个定性预言一旦实现,那么就足以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伟大,毛泽东就是一个真正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就是一个全心全意服务于中华民族、服务于全人类的人,功成名就、永垂青史了。
  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运动战思想,以及在抗美援朝中的阵地战思想的产生和实践,都是首创战法的实际应用。毛泽东之军事思想、毛泽东之外交思想、毛泽东之经济思想、毛泽东之政治思想、等等,就是建立在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无一不包含着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哲学原理。毛泽东领导指挥的反围剿战役、二万五千里长征、联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等,在实践中显示着毛泽东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毛泽东创建三个世界理论,并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抗衡超级大国,挺进联合国,“和平共处”,建立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体系,等等,在实践中显示着毛泽东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毛泽东领导的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工农业综合发展体系、四个现代化建设、等等,在实践中显示着毛泽东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毛泽东主张建立和领导的“统一战线”,以及“三反”、“五反”、“四清”运动,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等等,在实践中显示着毛泽东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这些都充分体现在毛泽东的军事著述、外交著述、经济著述、政治著述之中。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实践了主观四维唯物主义。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会上的演说《整顿党的作风》中对哲学思想的来源总结说“——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在实践中创立和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之中体现着博大精深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成功。
  评价“哲学家”和哲学实践者的标准应该重点放在:看这个“哲学家”或哲学实践者是否拉动了哲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的建立和普及,都会拉动社会进步。比如:主观唯心主义否定了“有神论”,否定了客观唯心主义,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否定了黑格尔的主观辩证唯心主义,这又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毛泽东实践了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不仅拉动了哲学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拉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他们都是伟大的哲学探索者,更是伟大的社会变革者。相反,否定了进步的世界观和进步的哲学体系而恢复到旧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中去,就会使人类社会产生倒退。这样的“哲学家”和哲学实践者就会成为人类社会历史中的罪人。
  当代“哲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的现状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熟视无睹吧!是否担负起了拉动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历史责任?!
  我们都来探索和运用科学正确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做一个彻底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家,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公平和谐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共同拉动和推进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哲学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写出光辉的一页。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将把哲学史向着它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方向积极推进。

  欢迎搜索“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查阅我的有关《哲学探索:——》论文。
  博客:xzx620521.blogcn.com和http://blog.sina.com.cn/u/126568760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拙作《哲学体系——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评判》计91余万字
  说明:转载、出版选用本人文章、书籍者,请与本人联系是荷!

  作者:新哲学?李溪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