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印度大选“偷窥”“ 印式民主”
借印度大选“偷窥”“ 印式民主”
序
5月16日 ,印度宣布独立后第15届大选结束,印度国大党在议会人民院(下院)选举中获胜。一周后,新一届政府在首都新德里宣誓就职,辛格成为继开国元勋尼赫鲁之后,30年以来首位成功连任的印度总理。这次大选有7亿人参加,多达1055个政党、4000多名候选人参选,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民主实践。
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虚假的民主
“一个人口达到十亿的国家,却有着运转良好的民主制度。这难道不是件了不起的事吗?”小布什对印度民主奇迹充满敬畏的评价,在全球各地得到共鸣。美国人向来喜欢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作为向发展中国家展示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橱窗”。
但是这个“最大”究竟是实在的还是有水分的呢?按照西方理论家的观点,社会主义国家不会有真正的民主,而印度是实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最大”这份荣誉印度受之无愧。但这显然是把民主的程度与人口的多少混为一谈。印度的民主仍运行在形式层面上,实现向内容层面上的转变仍尚待时日。
腐败:据报道2005年12月,印度媒体相继曝光了两次重大政治丑闻,都是多名议员集体卷入腐败丑闻。如此众多的议员集体涉嫌贿赂案,不得不使人对印度的民主产生怀疑了。而事实印度官僚主义也十分严重,腐败严重程度在亚洲“名列前茅”。按理说民主国家应该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为什么民主制度会如此失效?制度优势体现在哪里?
发展:印度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远不能满足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以电力为例,据印度统计的数字表明,印度全国10亿人口中有大约6亿至今仍未用上电,还有一些人根本就用不到电。印度70%以上的人是穷人,仍有3.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说民主并不必然同步于经济,但是民主国家的经济一般比较发达,落后的经济怎能体现出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怎么与“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称号相媲美?
吹捧:西方国家并不是真心的慈善家,他们之所以一致的吹捧印度,是因为想要借印度是个民主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展示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独裁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战争。小布什们对印度民主制度的实践和印度的国情心知肚明,但为了其全球战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视印度民主的缺陷,大肆宣扬印式民主的优点。美国的人权外交向来是带着有色眼镜的,美印在民有核能上的关系便是它的翻版。印度是否民主要看美国,印度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有看美国的态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