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官,差什么?》用意何在?
《不差官,差什么?》用意何在?
今天(5月30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不差官,差什么?》的文章,披露了我国政府官员臃肿不干事的现状。文章说:一个省级贫困县,竟然有16名县委常委和11名副县长。在一些地方,“副职”过多几成顽症,被人形象地称为“不差官”。
领导班子副职太多不仅会增加行政成本,还会影响行政效率。为此,中央曾经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减副”,可是,在一些地方,副职却越减越多。
法国一位思想家说“政府越大、官员越多,其效率就越低”,这确有道理。地方政府行政机构和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一方面造成了沉重的吃饭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办事程序长、审批手续繁琐,隐性成本也在上升。“不差官”差了什么?“差”的可能就是公共服务能力。
人民日报怀抱琵琶半遮面的揭露了我国“在一些地方,“副职”过多几成顽症,被人形象地称为“不差官”。”同时也点出了“中央曾经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减副”,可是,在一些地方,副职却越减越多”并且也借法国思想家的嘴说明了“政府越大、官员越多,其效率就越低”,点明了我国现实“不差官”,差了公共服务能力。
不知道《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想点明什么题旨,为什么顾虑重重的不去大胆批评,这里有什么猫腻?
透过现象看实质,作为大报的编辑们都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全国各地跑官要官卖官送官都风靡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当官的都在为中饱私囊去收刮民脂民膏,都在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不顾人民反对,不顾国家安危去肆无忌惮地养肥自己,互相勾结,互相营私,这一切莫说大报的编辑们,就连普通百姓也都是心知肚明。
明知不说,莫谈国事,老百姓都聪明了,中央政府都一筹莫展,地方政府都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作为国民要想苟且偷生还是麻木一些好啊!我就听过这样的基层干部叫嚷过“中央政府顶个屁用,我们都是花大钱买来的管,谁敢辞退我?动我咱就掰策掰策,看看谁的屁股干净。”难怪人民日报只能轻描淡写试探一下风头,一旦风声鹤唳咱好马上鸣金收兵。我想此文一定是授意于某位中央领导在发射一颗信号弹,目的是点化一下地方官员们收敛一点,给国家领导人一点面子,把纳税人的钱省着点花,稍微干点人事,不要盖棺时在老百姓心里落得个遗臭万年。
对,我想一定是这样,这就是大编辑们发表此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