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与上帝争夺人类

火烧 2009-05-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深入剖析毛泽东的帝皇情结与导师角色,探讨其发动文革的深层动机及对红色江山的长远影响,分析其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与上帝争夺人类和与人争夺权力是有本质不同的
20090519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原注】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只看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却看不见“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便就此断定老毛只有那么一点“帝皇情结”,怎么“自由中国”的心智至今还停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作为他们的俗领袖老蒋添屁虫的水准!有时想想真的很可怜的,这么明确的意思,居然解读出这样的意思,不是智力问题,只能是一切为了蒋领袖需要了,可怜的哈蒋文人们!

毛要是仅有帝皇情结,他的立国已经了结,对他的一般的崇拜也足够了结,他的现世权力强度也足够圆满了结他的帝皇心情。他没有必要发动文革,更没有必要打烂他一手建立的现世国家管理体系,而毅然以精神领袖的身份引导现世生活的一切。但他还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并且他的战友们(现在已经是现世的官而主要不再是“战友”)几乎所有都一时无所适从“不太理解”。并且特别着重于“文化”。从中也可管见毛的用心之大,以“破旧立新”为天胆,欲立新教而化民众,而其自身的定位很自然更上一层楼,“导师”情未了,“敢教日月换新天”----毫无疑问,六十年代中期后,国际特殊形势的影响下,结合对现实中国问题“修正主义”课题的日益迫切的危险性认识,老毛真正想实践的是欲教民众(尤其是青年)成崭新人以永保红色江山万年红的导师者角,正如他与斯诺所言,对林彪封给他的四个伟大,三个不屑一说,却情有独其中一个,并毫不讳言,就是“导师”,“只想做个教师”其意正在此——是的,老毛有比千年帝皇更大的心结,那就是立新人民教以传身后万年之结。在某种意义上他确实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又以文革被宣告结束及被认定为灾难而名誉上一败涂地。但我仍然有一种感觉,从种种现世迹象的腐败出发,毛的程度对从今往后的中国乃致世界历史的影响事实上至今也还难定论。。。。

毛对现代中国的影响的深刻程度,足可以比较历史上路德对德国的影响,从文字到思维。也正是从这一切出发,可以设想,x可以为了现世权力……,不脱作为现世帝皇信奉孙子胜者为王法则哪管身后洪水淘天之封建衣钵,而毛绝不会以……,至少为了他对来世的信仰——毛虽然就其个人信仰而言是个无神论者,但事实上他对现世的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恰恰是建立在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之中,他对新人塑造的竭尽全力,他与他心目中旧世界逻辑的决斗心态,以及尤其对青年的无以复加的全新争夺状态----“谁镇压学生谁没有好下场的恨话。都表明,他要求的是立新人民教而教宗的“未世”情结——这一点与x为代表的一切类型的现世僭主的末世情结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也正是据于以上分析与判断,我定义,文革,作为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交接处的一个特殊时期,种种特定的迹象只能表明,一个准宗教时期的定位是准确的。它的教义是共产主义革命信仰及人民主权逻辑,它的践教模式是历史主义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下的群众性社会运动。它的组织路线是工农兵为主导,老中青相结合尤其青字当头的方针,它的现世教宗当然就是毛本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