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会重复的吗?
看中国改革历史,观察几个历史事件;
一,文革结束:确立了中国国内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统治地位,抛开对这个统治的正义性的争论,这个阶层统治地位的决定标志了中国基本结束了国内的权利斗争。
二,思想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开始发展生产力,当然,与文革前的路线会有所不同。
三,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企私有化改革,经济方面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政治方面是非教科书角度:破坏了工农阶层的财富之源,并且使工农阶层从组织形式上支离破碎,巩固了统治阶层的统治地位。
四,改革开放,私有化与加入世贸。
五,土地改革,虽然官方不这么称这是土改,然而这的确是土改了。土改的结果是:
1,农民进城转变为农民工,建设了城市,到私营企业打工,廉价的劳动力为正果的经济发展在前期诸如了极大的活力,为后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一定基础。
2,民进城打工到沿海打工,扩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也使得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若无大的问题,中国将来城市化发展将是从中心城市辐射乡镇式,而不是乡镇自发进行城市化发展,(毕业后要留东部城市,千万别去西部农村,城市化辐射到那里要N年。)
3,农民到城市里打工使得耕地被废弃。原因,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国家长期打压粮价的结果,以及对粮食腐败的睁只眼闭只眼态度,也是文革结果的必然。直接原因,打工赚的钱比种地多。土地被国家(低价)回收,再通过土地招标的形式(高价)卖给房产商,农民的财富再次流失,变为了05,06年度政府财务报表上的盈余。完成地产商与政府的资本积累
六,房改,房地产价格的暴升,我分析了他的历史必然性,这里不说。结果:1.城市房价飙升,城里的工人阶层资产将通过高高房价与高教育收费被吸收掉。这里提供一个判断是否属于工人阶层的标准(个人标准)(1),你不是开公司办工厂的,(2),你买房是没有补贴的。2.促进了对钢铁,能源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政府企业)产品的需求,政府的原始积累。3.房地产商的原始积累。
七,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量地增加了中国的财富,如果美元和美国债也是财富的话。
八,和谐口号的提出,以及航母的建造。
有人说过历史的本质就是重复,我以前不信,现在有点信了。
我把欧洲大陆史拿来和中国解放后的发展史比较。
首先,欧洲经历了漫漫长夜(我认为那长夜很美好)之后,留给欧洲大陆一个统一的宗教,一个耶稣基督;中国呢,从鸦片战争起经历了漫漫长夜(我认为很痛苦)留给了中国一个独立完备的主权国家(不像日本,南朝鲜有美国的驻军,神州大地没有苏联军队),一个马克思主义,一个毛泽东,一只人民解放军。
之后,欧洲文艺复兴了;中国么,十三届三中了,后来又改革开放了。
欧洲大航海时代,中国WTO。
欧洲爆发大规模圈地运动;中国则是土地改革及房地产改革。
到目前为止,我这些比喻我都确立了。
之后的步骤会是?
我来猜猜看。
欧洲大航海,目标我认为是两个,贸易与殖民地,贸易是本质,殖民地是载体。
我认为现在的世界霸权的关键也是两个,石油与货币,货币是本质,石油是载体。
这就大致可以定位中国现在的国际金融货币小动作了:
1,脱开美圆,和一些国家(某些斯坦和巴西)的货币互换小动作。就像当年伊丽莎白一世指点英国船只在西班牙的眼皮底下抢劫西班牙的贸易船一样小可爱。
2,产业升级,普及高精尖端技术,普及高精尖人才及大思想家,大思想。思想文艺上的独立自强,不过可能不是莎士比亚,而是一帮集大成的草根山寨。或许中国的网络文化能够在世界开花~~~(可能吗?)
3,法制改革,一些新的得利集团诞生,一些旧的得利集团消亡。(可能吗?)
4,建造航母。腓力二世把玛丽送往英国就像美国向中国输出新自由主义的“精英”一样,麻烦,但又脆弱,前提是中国现在是伊丽莎白。显然,如果新自由主义被中国的某虾或某蟹之类的主义打败的话,“和平演变”中国也就不可能了,那么,腓力二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就要整天在中国的海洋贸易路线上打转了。
5,假设“无敌舰队”遭到溃败,日不落帝国的时代就来了。(“无敌舰队”的失败,不只是西班牙海军的一次失败,是西班牙制度政策等等一系列的失败。而且现在这个时代,霸权的转移绝对不是能否打败一只舰队的问题。)
6,假设中国的“殖民地与贸易”,老大地位获得确立,那时候会有“光荣革命”之后的君主立宪?以及之后带来的类似“法国大革命”式的不流血的“世界文化大革命”?(会来临吗?)
某些假设我自己都觉得牵强,我还要要多看多学多思考多联系,但是
我会要坚信中国将来会战胜挑战,赢得机遇,祖国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