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根基探源(续)
4. 文化根基所在
4.1. 发现曲误,深入研究
罗老是学历史的,因工作的需要重点研究中共党史。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他提出一个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虽然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但其本国文化根基是什么?难道悠悠五千年的文化,除了孔孟之道,就没有与民主、科学、共产主义相适应的文化底蕴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罗氏通读先秦诸子典籍,认定老子是一个具有独特远见之人。由于当时所读为通行本,学术界根据各自的理解与好恶来注解,几乎是千差万别,从章节到立论,矛盾重重,根本就不成体系。这使得世人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看法,大相径庭,甚至是天壤之别,从普通读者到教授、科学家,从老百姓到决策者,从唯心到唯物,从医学、军事、法历到政治……,无不出现对立的阵营,即使同一阵营甚至持同一观点的群体,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尤其近代----清末至解放初,对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十分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以至于只有通过最高领导者表态方可平息。如1958年,对老子及其学说的辩论,几乎是难解难分。最后,毛泽东说:老子倡导的是朴素的辩证法,客观的唯心主义。至此,有关老子的大辩论方告一段落。
为驱散迷雾,罗老深入研究老子及其原著。
4.2. 解读帛书,拨开迷雾
马王堆帛书《老子》出土之后,老学爱好者、专家们都喜出望外,无不先睹为快。当罗老精心研读帛书《老子》(影印件)之后,充分坚定了他的信念与看法:通行本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对老旨的误解、曲改甚多,深感老子蒙冤太深,理应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却不被世人所知,甚至被污为阴谋家、自私者;老子的哲学原本是抑王权、制贵族、助穷人、兴科学、讲民主的,世间少有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却被曲解为:没落的贵族文化、帝王们的面南术、客观的唯心主义……。
在帛书《老子》出土之前,有再多的曲误尚可理解,但至今各大小书店,发行的有关老子的书籍甚多,大有旺销之势,有的已改编成儿童读物,虽有些解释从贬损渐变为褒扬,其矛盾、曲误却仍不见削减。出现这种局面,使得罗老深感责任重大,为了使中国繁荣昌盛,更为了使世界的安宁有理可循,一定要为老子洗清这千古奇冤。
4.3. 文化优秀,民兴国旺
一个民族的繁衍、兴盛,没有优秀文化引导和启迪是不可想象的,而优秀文化又需要先进民族不断地在实践中建设。从古到今,为何很多创造过灿烂文化的民族,除了中华民族之外,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呢?很显然,灿烂文化不等于优秀文化,但优秀文化必定是灿烂辉煌的。那么,中华文化优秀在何处呢?
请看,西方文化凸现的是上帝,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按上帝旨意构成的。又请看,东方文化以儒、佛、道为代表。儒家崇尚---仁,佛家讲究---悲,道家倡导---慈。所以,至今仍有“仁慈”与“慈悲”之说,但无“仁悲”或“悲仁”之词。这表明:儒、佛均需与道相结合方能顺理,并可被人们所接受、传承。还有,儒家相信孔子的天命论,佛家崇拜如来法力无边,道家颂扬老子的道法自然,是生成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 25” 即可理解为:宇宙万物,按自然规律运动,生生不息,而决非是上帝、如来或菩萨创造的,更非按他们的旨意先天构成的。因此,西方学者惊呼:老子是上帝以前的圣人!但老子却谦虚地告诉后人,他是一个比较愚笨的人,只不过通过沕望与静思的方法,观察、领悟到万物运作特征,发现了一些自然规律(“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16)。
一个民族,很早就悟出了自然之道,掌握了“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58” 的辩证关系,明白了“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 8” 的道理,又怎么会遭至灭顶之灾呢?如果中国人都按孔子“不成功,便成仁”的信条去舍身追功求荣,也许早就不复存在了,好在只有少数相信“学而优则士”的信徒们“成仁”,而普通百姓及多数学子,乃至大部分为官者(尤其失宠者),仍能顺其自然地生活,遇到问题,均能因势利导,与时俱化。
然而,当今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都是不得人心的。不管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初,以德、意、日为轴心所蓄挑起的世界大战,还是随后由美、苏演义的争霸及冷战格局,均以逞强者失败而告终。当今的中东战争,更是典型实例,霸权与恐怖这对孪生兄弟,均将逃脱不了同归如尽的命运。发生在中华民族内部的分裂与腐败行径,也是背离老子和生与不争(不贵难得之货)精神的,很快即会被人民统统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无数事实证明,以暴易暴、杀身成仁、冤冤相报的劣根,没有不腐烂并随之消亡的道理。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并全面倡导现代和生文明(见中国广东罗尚贤研究员《老子道学精华与和生文明时代》),才能可能开创生机勃勃局面,从而形成继往开来的和谐世界。
由此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粗壮最正直的根,无疑在被荣为古代百科全书的《老子》。如有怀疑,可将《老子通解》与《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照起来精读,在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上,是何等的一致?!
(待续)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