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火烧 2009-05-15 00:00:00 国际纵横 1034
探讨《共产党宣言》在当代的政治经济学价值,分析资本主义新变化,如消费主义、国家垄断与阶级结构演变,强调其对社会主义的挑战与机遇,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美国纽约大学阿门·巴格罗亚(ArmenBaghdoyan)教授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8年的《宣言》至今在政治经济学中仍然是最有份量,也是最为珍贵的文件。宣言的核心论点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的斗争史”。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手段,军事化是如此错综复杂地植根于美国的经济,以至于它的毁灭将威胁到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国际和国内的不平等仍然是资本主义秩序的标志,资本主义解决不了这个百年历史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即将衰亡的单极化和全球单中心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无疑正在形成。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表现是全球蔓延的消费主义。劳伦·朗曼(美国芝加哥罗约拉大学教授)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时期的资本主义有很大区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集中体现为霸权主义,其中的一个重要形态就是正在向全世界推延的消费主义,它的特征是广告等媒介和丰富的产品的吸引,使人们消费的意愿逐渐增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甚至掩盖了阶级对立。消费主义是把双刃利剑,既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力,又可能带来生态危机,这种性质不会改变。所以,资本主义将越来越面临各种运动的挑战。从《宣言》的精神和历史性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将遇到更大的抵抗力量,不只是社会主义,还包括一些诸如正义运动的新社会运动。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而是更近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青宜认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两制”力量对比中,资本主义赢得了暂时的优势,社会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日益高级化;第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系统与完善;第五,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但两大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资产阶级呈现多层次化,工人阶级也表现为扩大化,同时新中间阶层崛起并成为中坚力量,几个特殊的集团或阶层在扩大。第六,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职能逐步转变到非强制性的意识形态职能与经济职能上。国家主要不是依靠强力,而是通过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宣扬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优越性来维持与巩固他们的阶级统治。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职能也大大加强,通过经济、行政、立法、金融等手段来调节经济,缩小社会差距,保持社会的稳定,以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长治久安”。其次,从上层建筑与法制方面来看,资产阶级阶级通过多党的议会民主制度来保持政权的合法性与稳定性。在社会管理领域,国家法制比较完备,管理机制比较成熟。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这些变化,无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保护与推动作用,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行社会变革变得更加困难与复杂,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渐趋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民主与法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借鉴和利用,在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尽快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因此既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又要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辩证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全人类的经验和财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而是更近了,也不排除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与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未来社会的因素。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末浪靖司(YasushiSuenami)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宣言》理论成果运用于实际,我们要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基于自我价值实现来激发变革的需要。资本主义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劳动力的潜能不断发挥出来,但资本主义的极端发展又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私人财产转化为资本,通过股份公司和信贷体系进行社会化生产,这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未来社会的因素。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更高级别的社会,只有在国际团结和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  

评价“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为时过早。美国芝加哥罗约拉大学劳伦·兰格曼(LaurenLangman)教授谈到,当周恩来被问及他对法国大革命作何感想时,他说到:“现在评价还为时过早。”当评价全球化时代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时,必须也要考虑它的辩证的矛盾。为什么160年之后,《共产党宣言》仍然是他思想、分析、预言的最精华的结晶。当马克思写作宣言时,处在早期工业化阶段的资本主义,正在按自己的面貌改变世界。它把世界变成一个市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消除了闭关自守和“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并且确立了它现代形式的基础。“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今天,在全球化的原材料生产和金融市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繁荣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一个去地域化的无缝市场。群众从赤贫和疾病中摆脱,达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舒适、富足和健康。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是建立在阶级矛盾的基础上。的确,如他所指,有文字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关系是赤裸裸地建立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上的。随着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公开——由于资本家把工人聚集在一起,资本主义的生存能力变得让人怀疑。  

但是资本家是十分聪明的,他们继承垄断的影响绝对不应被低估。有了对他们制度中矛盾性质的理解,他们设置了很多经济的和文化的议程来淡化异化和剥削,并延续他们的制度。这些包括淡化其经济矛盾,即社会保障立法给予津贴(失业/退休/医疗保健),承认工会和切实提高工资待遇的改革。与此同时,因为思想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统治阶级也控制思想的产生,在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增长,以及后来出现的消费主义,都为霸权主义自发同意统治的功能而服务(葛兰西)。矛盾的“解决办法”,产生了更多的矛盾。津贴议程导致了合法性危机。民族主义已促成超过资源承载的武器和战争的开支浪费。消费主义促进了对环境的掠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失业已促成原教旨主义。面对全球资本的许多矛盾和危机,我们也看到了如迅速扩散的各种全球正义运动等各种形式的抵抗,这是世界社会论坛宣称的“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的最佳体现。这种情况会发生吗?正像周恩来所说,现在评价还为时过早。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与现实资本主义最本质区别。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宋萌荣 教授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宣言》关于新社会的核心表述,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现实资本主义最本质区别。这个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包括了出发点和归宿,不能将其简单类比和庸俗化。理解这个命题需要坚持两点:一是在当代中国始终坚持这个核心价值观和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和希望之所在;二是在当代的实践中,坚持从现实出发,即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具备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明确:既要利用市场推动发展,又要时刻记住在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运用主体创造性尽可能实现多数人的全面发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