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一个包子引发的全民道德血案 一个包子引发的全民道德血案

火烧 2009-05-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一个包子引发的道德争议,批判文化市场对汉奸型人物的推崇,反思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信仰的重建,引发全民对道德血案的讨论。

一个包子引发的全民道德血案

这些日子,找些儿时的书来看,又将金庸全集无聊的翻了一下,总觉得令狐冲不是个善茬,总能找到理由吸引女人眼球,总能为杀师傅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很讨厌云南卫视总把《我的团长我的团》放在半夜播新剧,很想看看这支很抗日的云南远征军,是为什么而战。于是又把《民国演义》翻出来,一边看电视,一边翻书看。《潜伏》来后,又去网上下载下来,全部看了一遍。忽然明白,人是为思想和信仰而战,否则为猪肉炖粉条而战,似乎有些对这些战士不敬。

网站“浪淘网”终于等到了被停的局面,空间商多次告诉我,机房的服务器,我的站麻烦最多,当然,我的站除了宣传毛泽东思想不会有任何其它内容。站的程序是我一句一句写的,对我这样文化水平的人来说,说会写程序,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好在写出的作品,还能运行。

天热起来了,可单位的形势很冷,听说是啥危机闹的。下过岗的人一听这危机就头皮发麻,我赶快打电话给老弟,他说还成,好像现在下岗不吃香了。

单位是同行业最大的国有上市公司,如果再轮到下岗,我想当时俞书记坚持国有企业为主的正确决策,与大型企业官僚腐败分子惊心动魄的斗争取得的重大胜利,可能就白废了。

今天,省党校的朋友不知从哪里弄到本清算某某某的书,作为研究对象,我一听书名就想骂人,医改、房改改走了我的那点自尊,教改又要忍受几倍书杂费的补课费,我好像没女人有志气,当女同事拿着雇佣合同叫她签时,她很干脆,不签,这个工作是毛主席给我的,你要我签,问毛主席答应不答应。女同事后来被流放到哪里我不知道,但我只能忍着泪签下了“卖身契”。

单位亏损,职工中流传的谣言也多,什么59和69一刀切,还有辅业改制,这些好像与我关系不大。不过,最明显的是管理层好像把以前公家给配的上下班的坐骑用在了工作上,免得上下班公司的公车如同游行一样,当然职工不会说什么了,因为听说美国、韩国都是这样的。以前还听说工人工资要涨得和发达国家接轨,但先得几十人养活一个领导公车,再几十人养活领导的职务消费,再几十人养活领导的烟酒茶水费,再先让领导工资涨得超过职工工资无数倍。不过这些都做了以后,职工工资至今没见到接轨的传说。

回家打开电视,正在说什么大师死了,我忽然来了兴趣。忙下载大师的成名作品看了一遍,不禁有些伤感,当历史的烟尘散去,往日的烽烟换来了新中国独立与和平,人民建立了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道德信仰,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一切的精神风貌时。一个包子被隆重推出了,他把某些见利忘义,临财苟得,临难苟免的汉奸型人物作为正面人物,推向了文化市场,这就是大师们的《如此照相》。

相声名人今天已经作古,主流媒体正在同唱赞歌,文化名人正在为几秒钟的露脸赚取相当工农一辈子的所得而搔首弄姿,烈士们成了精英口里不屑一顾的“二秆子”。我终于知道,自从《如此照相》作为主流被不断拔高宣传,大师凭此大红大紫时,中国在革命战争年代用鲜血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念便轰然倒塌了,从此我辈工人就被慢慢剥夺了几乎全部权利。

《如此照相》好像是以反对极左为借口,猛烈抨击毛泽东思想,把人民自发地运用毛泽东思想妖魔化成无知和盲目,把人民建立自己的道德体系说成无理取闹,把人民学习英雄模范事迹说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当我每天打开电视,“奴才”、“喳”、“朕”、“刁民”、“三妻四妾”等,比炮弹还密集的在我耳边爆炸时,就完全明白当初他们疯狂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理由了。

《如此照相》在最后通过极端丑化的肢体语言,把正面描写红军过草地的艺术形象、把宁死不屈的革命者形象、把为了世界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形象,进行了最极端的妖魔化,把所有正确的革命思想和道德解释成——为了包子的饿狗。

接下来,文化大师们,以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为借口,开始了全面否定毛泽东思想在人民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社会主义道德迅速崩溃,又需要从基本的“八荣八耻”开始重建道德底线。

文化大师们几十年的轰炸,把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人人学做雷锋时代,轰炸成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价值观的时代;文化大师们几十年的轰炸,把一个人人斗私批修,官兵一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代,轰炸成了“一切向钱看”为价值观的时代;文化大师们几十年的轰炸,把一个不为名不为利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轰炸成了“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厚黑权谋。”为价值的时代。

打开《当代工人》,里面全是死了多年无人管的下岗工人;倒在家门口的老人,她女儿哭叫求救,换不来邻里的帮助,邻居们反而赶快关上门的冷漠;还有就是黑心暴发老板,想各种办法,将手下的员工全部奸淫,并自称是主流的企业家;还有就是学那些主流文化名人把自家的女儿送到洋人怀里,却落得“陪了夫人又折兵”的。

《如此照相》里的那个包子,成为了打响摧毁工农信仰的第一枪,从此,他们恶意引领文化向反动和腐朽发展,直至在所有主流媒体上,在伤痕文学里,全面丑化毛泽东思想和工农群众,彻底使新中国建立的道德体系被摧毁,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似乎昙花一现。

身边的工友又在唱《洪湖赤卫队》:“石板栽花无根底,穷鬼竟想上天梯。”似乎在说一个现实真实的故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