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评论:贫富差距大 平均数惹祸

火烧 2009-05-0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中国贫富差距大,平均数统计失真,引发社会不满。银行薪酬与普通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反映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强调中位数更真实,但尚未广泛采用。

中国评论﹕贫富差距大 平均数惹祸    

   

【明报专讯】内地传媒近日公布了14家银行去年的平均薪酬水平,上海的浦东发展银行以41.14万元的工资奖金和4.48万元的年度福利合计45.62万元,蝉联银行员工收入排行榜冠军,而工商银行以13.04万元、交通银行以14.79万元、建设银行以15.36万元敬陪末位三甲。  

   

这则消息在内地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震撼,对于08年平均年收入不过1.5万元的内地城镇居民来说,银行业的薪金水平是高得异乎寻常,于是勾起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抨击;但另一方面,不少银行员工亦对上述数据大呼冤枉,明明每年只有三数万元的收入,怎麽会变成十多数十万?  

   

这样的质疑不仅是银行职员有,上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首季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399元,较上年增长13.4%,立即在网上遭遇一片质疑之声。很多网民都说,这一数字与本人的实际情相差太远。  

   

不患寡而患不均  

   

昨天,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程子林终于承认,问题就出在「平均数」。原来, 拿月薪数千元的银行柜员和月薪数十万的银行经理一平均,就平均出银行职员个个过万的平均月薪,同理,1.5万元的城镇居民年收入,也是拿千万富豪的收入和下岗工人的数百元月入平均来的。  

   

虽然统计局的官员强调平均数是统计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统计学里有一个基础地位,不算造假。但在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里,这样的统计数字至少是不真实的,而且差距愈大愈失真。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在香港和国际上通行的收入中位数,就算是一个大致可接受的数值,只是中国的统计改革喊了这麽多年,中位数的概念只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指导价中使用过,究竟是习惯问题还是别的更深层原因,统计局的官员欠一个解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