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异化
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异化
杨景水
“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是高明的、远见卓识的。然而,人们的实际行动有诸多方面距此目标却是南辕北辙的。
众所周知,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资源的开发、占有和利用,暂不说国际纷争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如战争、掠夺等,仅就国家内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这种生产关系下的商品经济,其根本特点是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利润最大化,是对利益的贪得无厌和你死我活的竞争所导致的两极分化、过度消费与劳动者的贫困相伴而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矛盾。因大自然给人类的资源不可能无限地满足贪婪者的奢望,竞争的结果必然会暴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不过是“金融产品”“生产”的异化,即金融家们“劳动”的异化。美国从上到下“借贷消费”,以致使号称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变成世界最大的债务国。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一些“白领”被解聘,“蓝领”被解雇,“房奴”被“扫地出门”。社会购买力下降,消费品生产“过剩”,工人创造了财富养肥了资本家,自己却丢了饭碗,不得不饱尝这劳动异化的苦果。因此,生产资料私有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随着基础、即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这种调节消灭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化关系),供求关系的统治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支配。”那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才能得以合理开发、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才能得以有效保护,周期性经济危机将不再发生,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遗憾的是,几千年的私有观念驱使着剥削者不愿心甘情愿地退出历史舞台,正大光明地在“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里圆着自己梦寐以求的“世界首富”梦!
我们应当从2008年暴发的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深入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理论对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现实意义! 2009,4,2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